眨眼間立夏剛剛過去,根據節氣知識的說法,立夏的到來預示著我們將正式進入炎熱的夏天,氣候,環境,生活方式都需要發生一定的改變。
對於關心著健康的大傢來說,養生方式自然也要隨著節氣的變化而變化,隨著夏天的正式到來,我們也需要制定屬於自己的養生方式,做好立夏養生的意義也非常重大。
立夏後養生,究竟能帶來怎樣的好處?
關於立夏養生的說法,從我國古代就有所講究,古人認為“夏三月,天地氣交,萬物華實”,意思就是說,立夏到來代表世間萬物都來到瞭穩定生長階段,對於人的身體來說,也是血氣,陽氣發散最穩定的一段時間,立夏做好養生,屬於“順天時”的做法,自然有利於身體健康。
而中醫自古就有“春夏養陽”的說法,立夏補充氣血,滋生陽氣,能夠讓身體的五臟六腑運轉更加飽滿,並且高效率清除體內濕氣。身體變得更加強壯,且不容易被濕毒,疾病侵擾,這就是立夏養生的好處和意義所在。
由此可見,立夏養生正當時,可以說是好處多多,但是,在養生的過程中,也要註意別犯錯誤,如果立夏養生不小心進入誤區,反而是不利於身體健康的。
立夏養生雖好,卻很容易踏入這2個誤區
立夏養生的誤區,源自於對“暑氣”的錯誤理解。很多人認為,立夏來瞭代表夏天到瞭,所以消暑就是正確的養生方式。但其實並非如此,盲目消暑,反而會導致身體血氣和陽氣損失,形成養生誤區。
第一個誤區,飲食過於清淡甚至偏好寒涼
本著立夏養生的原則,很多朋友會降低飲食中的營養,讓自己的一日三餐偏向於清淡,覺得能夠起到清熱解暑的效果。
但實際上,飲食過於清淡,反而會導致原本應該“生長”的氣血受到抑制,起不到原有的養生效果。而且過於清淡的飲食,可能還會包含寒涼食品,反而對腸胃是一種刺激。因此,立夏飲食雖然適宜清淡,但不宜過分清淡,保證肉類,碳水等正常的營養物質供應,輔以新鮮瓜果蔬菜等輔助補水和消化,才是正確的選擇。
第二個誤區,用冷水洗澡消暑
不少人覺得立夏到瞭,氣溫升高身體火氣變大,用冷水洗澡正合適。其實並非如此,立夏隻是代表夏天的開端正式到來,氣溫仍然是會有比較大的變化的,盲目用冷水洗澡,很容易導致寒氣入體,增加寒涼發燒等疾病的風險。
不僅如此,我們人是恒溫動物,遠低於體溫的涼水會帶走身體熱量,對氣血產熱也是非常大的損耗,因此不健康。
所以說,立夏養生雖好,但如果盲目相信一些誤區,反而更容易對健康造成損害,那麼,正確的立夏養生是怎樣的,還請聽我細細道來。
正確的立夏養生是怎樣的?牢記“3清2補”的方法
立夏養生,推薦大傢使用“3清3補”的養生方法,顧名思義,在這個特殊的時間段,既要兼顧到氣血和陽氣的補充,也要避免火氣上揚,及時疏瀉和清熱,才能真正起到養生的效果。
首先是“3清”
分別是“清心”,“清熱”以及“清腎”。
清心:立夏伴隨著氣溫上升,天氣變熱,心情也會變得煩躁,長期保持負面的情緒,對身體健康也會起到反效果。所以,立夏時及時“清心”很重要,比如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入,註重運動的時間和計劃等,控制自己的情緒,都是有效的方法。
清熱:立夏代表環境中陽氣更勝,如果體內陽氣占比過多,會導致上火的情況出現。因此,減少油膩辛辣的食物攝入,適當多吃些蓮子,扁豆,綠豆等清熱疏水食物,有效改善體內陰陽平衡,從而達到清熱效果。
清腎:夏天到來,腎臟的工作效率會因為氣溫的升高而降低,清腎就是提高腎臟運轉效率,加快腎內代謝物和毒素的排出,維生素B,維生素C,以及雞肉,瘦肉等優質蛋白質食物及時補充很有必要。平日裡多喝水,也有利於加快腎臟運轉。
然後是“2補”
俗話說得好,“有失有得,有清有補”。想要達到身體健康平衡,起到最好的立夏養生效果,補充營養也非常重要。
“2補”分別是“補氣”,“補眠”
補氣,指的是補充陽氣和血氣,雖然立夏的氣溫較高,但正如上文所說,立夏“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同樣也是補充陽氣和血氣的好時間。適當增加牛肉,牛奶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攝入,提高肝功能效率,藏血補氣的效果也會更好。
補眠,指的自然就是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睡眠在中醫的說法中有“斂陽”的效果,同樣是有助於立夏養生,生發陽氣的。一般來說,建議在晚上11點左右睡覺,每天睡眠7到8個小時相對合適,規律的睡眠也有助於養成健康的生物鐘,對身體產生更好的裨益。
總而言之,立夏養生是很有必要的,但在養生的過程中,也需要註意方式方法,避免踏入誤區,健康且合理地養生,才能真正對健康產生好處。
參考資料:
[1]:《立夏當天要吃什麼? - 知乎》,知乎日報,2021-5-7
[2]:《立夏時節養生四宜四忌!謹記》,健康時報,20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