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自己的心率有沒有關心過,如果不是體檢,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心率,對於自己的心率是快時慢,根本就是不清楚的,如果在做心電圖時,醫生隨意的說一句你的心跳好快呀!其實對於一生來說,隻是一句尋常的話,就隨便地感嘆一下。
但是,對於不瞭解自己心率的人來說,就會誤以為自己的心率很快,已經超出合理范圍瞭,就會很擔心,怕是身體出現一些疾病,想著結心電圖結果出來,情況一定不太好。隨後,就會陷入無限的想象之中,整個人都變得精神恍惚。
可是,拿到結果時,卻顯示一切正常,就會有點不敢相信,終於忍不住問出口,不是說我的心跳很快嗎?怎麼結果卻是正常的呢?相信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會有這樣的疑惑,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種情況並不算少見瞭,很多人對心率快慢瞭解得不夠深入,就會出現錯誤理解,隻是大概地瞭解正常心率在60次到100次之間,如果超出這個范圍,就會覺得自己的心率過快瞭,產生擔憂。
在生活中也會發現有的人心率是60次,有的人則是80次,不知道兩者會有啥區別?
心率不同是很正常的,每個人情況不同,不同年齡段的人心率都是不一樣的,60到100次每分鐘隻是成年人的正常范圍,而老人和小孩之間就會有很大差異,小孩心率相對會快一點,尤其是嬰幼兒,能達到120到160次每分鐘。老年人因心臟功能有所退化,心率就會稍慢一些,在65次每分鐘左右,還有一些成年人心率也是會在50次每分鐘。
而且心率也是會受到一些因素的刺激,從而產生變化,比如說情緒、藥物、運動,還有就是會受到疾病的影響,患有血壓高的人,心率大多會需要慢一點,如果太快,會給心臟帶來更多壓力,易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所以,正常來說會建議高血壓人群將血壓控制在60到80次每分鐘左右,如果能在70次以下,50次以上就更好瞭,這樣的水平不容易給心臟和血管帶來更多的壓力,也就會有利於平衡各項水平,對健康也會更加有利。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患有心臟病及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心率也是需要低一點,建議能維持在60次每分鐘,這樣心臟的耗氧量和耗血量也就會平衡一些,心臟所承受的負擔也就會小一點,降低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總而言之,如果心率不是突然降低到60次或者80次,就不必過於擔心,一直都是保持在這樣的心率,就屬於正常的情況,但若是突然發生變化,就需要重視起來,得及時的排查出原因,不能讓問題發展的更加嚴重。
心跳越慢的人越容易長壽?
我們需要明白一點,就是影響長壽的因素太多,不能說單看心跳速度,它隻能作為一種參考依據,而不是唯一依據。況且,從以上內容可以瞭解到,不同人群的心跳速度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天生心跳速度就比較快,或者有的人天生心跳就很慢,不能說心跳快的人就不容易長壽,還得要看是否存在其他問題。
比如說經常吸煙、喝酒的人,心跳相對會比較快,煙草和酒精中的一些物質會給血管、心臟帶來刺激,也就有可能會讓心跳快一點,這樣的心跳快確實不利於健康,也是有可能影響到壽命。還有就是運動員的心率稍微慢一些,心跳次數可以低到40次每分鐘。
還有就是患有高血壓和冠心病的患者,心率相對也會稍低一些,心跳也就會慢一點,但也不是說越低就越好,而是說相比正常心率要稍慢一些。還需提醒一下,就是心跳突然低於45次,且伴隨不適表現,比如心慌、頭暈等表現,這種心跳慢不利於長壽,反而可能縮短壽命,有可能是疾病的信號。因此,對於心跳越慢越長壽這樣的說法,還是請理性看待。
維持合理心率,要怎麼做?
英國做的一項研究表明,堅持合理的運動,對降低全因死亡率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鍛煉心臟,都是會有一定益處的,對維持合理的心率也就會有幫助。此項研究是針對8萬人進行的,一共持續追訪觀察瞭10年,在此期間,發現堅持揮拍類運動、遊泳以及有氧體操的人,全因死亡率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都有所降低。
因此,得出結論,如果想要維持一個合理的心率,不妨堅持做以上3種運動,除此之外,也可以適度進行有氧運動,對鍛煉心臟,維持合理心率,都是比較有益的。提醒一下,合理適度的運動,不僅要關註運動量和運動方式,還要多關註心率變化,最好每次運動時,連接好測心率的電子設備,可及時掌握心率情況。
而堅持運動的人,合理的心率可以通過一個計算方式得出,就是用最大心率乘以0.6-0.8,最大心率就是用220-年齡,舉個例子,60歲的人運動適宜心率,應該是220-60等於160,160乘以0.6-0.8也就是96-128次每分鐘。計算方式已經教給你,可對照計算一下。
心率與健康之間的聯系確實還是比較大的,但並不代表心跳慢的人就一定長壽,心跳快慢也是有衡量標準的,需要關註的是一些特殊性的變化,別過於緊張或過於疏忽。
參考資料:
1. 《心跳快瞭、慢瞭,是病嗎?》·丁香醫生·2016.2.20
2. 《心跳越慢越長壽嗎?》·丁香醫生·2019.8.12
3. 《專傢提醒:這樣科學的運動,才能讓心臟更強大!標準就是心率!》·科普中國·20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