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患者,一直以來面臨的困境,就在於兩點,一個是治療,另一個就是復發,這是最讓人頭疼的,癌癥是個復雜的疾病,主要在於癌細胞是一個聰明的主,它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治療和身體環境,而做出相應的調整,所以,才會導致治療難。
現代的癌癥治療是有瞭很大的突破,可是,想要根治癌癥,仍然需要做很多的努力。但相比以前已經大有好轉,至少有很多患者實現瞭長久的帶癌生存。可是,對於癌癥患者來說,並不會象其他疾病,治療後會放松很多,癌癥患者還是要擔心復發。
對於癌癥患者來說,一句話比較熟悉,就是癌癥復發5年是一道坎,為啥會如此說?
不瞭解癌癥的人,就會覺得5年一定會復發,認為這個數字,就意味著自己的生命隻有那麼長時間瞭,心理負擔就很重。但醫生說的5年生存率,隻是根據以往的大量數據,作出的大概評估,並不是說就一定是這個時間。
想要延長壽命,延緩復發時間或者說一輩子不復發,更多的是需要患者與醫生配好,做好相關治療,同時,還要在生活方面做好調理,如此,才能更好的治療癌癥,是否會復發還是未知數,5年的確是一道坎,到底能不能輕松度過,要看個人情況瞭,不要一味的以為就隻剩那麼多時間瞭。
還有一點需要瞭解,就是5年生存率,是根據大數據得來的,並不是說所有人都是如此,還有可能是1年或3年,每個人的患癌情況不一樣,治療結果也不同,對於治療還算不錯的患者,大多都是以5年生存率為判斷標準,而情況不太樂觀的,則可能是1年或3年,但大多數都會是5年。
如果癌癥患者在5年生存率之後,沒有發現復發的跡象,說明此後發生復發的幾率會比較低,但也不是說就沒有可能,隻是說相對比較低而已。在這裡也是希望患者,對於5年生存率,要放在心上,但不是增加心理負擔,隻要配合好治療,做好生活調理,定期去復查,還有就是早發現癌癥早治療,都是決定癌癥復發幾率小的重要因素。
癌癥復發時,身體會有啥感覺?
身體疼痛
癌癥轉移途徑之一就是骨轉移,在骨轉移時,身體也就會出現一些疼痛,比較常見的疼痛表現就會有腰背疼痛、腿腳疼痛,還有人會出現頭痛或者腹痛,而這兩種疼痛,有可能是發生瞭種植轉移和腦轉移,不管是哪種轉移,如果癌癥患者在治療後,出現瞭這些疼痛,就要放在心上,有可能是癌癥復發的信號,需要早做檢查。
淋巴腫塊
身體遍佈著淋巴組織,也就成為瞭淋巴轉移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發生淋巴轉移過後,比較容易出現的表現就會有淋巴腫塊,這些腫塊可能發生在脖子,也可能是腋下、鎖骨或者腹股溝,隻要發現這些地方突然出現腫塊,就算沒有任何感覺,也要多重視,越早檢查越好。
咳嗽、呼吸困難
癌癥還可能會發生肺轉移,如果癌細胞轉移到肺部,就會影響到肺部功能,表現出來的現象,也就可能是咳嗽、呼吸困難,特別是在夜裡更容易出現,若癌癥患者在發生這樣的轉變後,需要給肺部做個詳細的檢查。
那麼,癌癥患者大多都會變瘦,如果有人癌癥復發轉移瞭,不僅增重,還精神、食欲好,意味著病情轉好瞭?
對於此種情況,還真不一定,這就需要結合患者情況來看瞭,癌癥類型有很多,一般來說不屬於消化道或者咽喉、口腔類癌癥,對食欲並不會有影響,再加上病情不算嚴重,癌癥類型不是兇險的,在復發轉移後,也就會出現增重,精神和食欲好的情況。
另外,還有人是因為藥物作用,有些藥物含有較多的激素,在激素的作用下,食欲也會有所變好,可能就會變得能吃,如果屬於這種情況,可能並不是好事,需要及時的調整。或者是有的人心態就比較好,體質也還算不錯,再加上病情程度並不算很嚴重,在此基礎上,患者的食欲、精神也就不會受到太多影響,會表現的比較好。
患者突然出現這樣的變化,確實很值得關註,至於是好事還是壞事,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是轉好還是病情發生其他變化,還需要綜合考慮,不能單靠身體表現去做判斷。
癌癥復發,本身對於癌癥患者就是需要度過的一個重要坎,而大坎之中還有一個5年之坎,不管是哪一個,都不應該被輕視,該做好的事情,一件都不能大意,這樣才能降低復發風險。
參考資料:
1. 《癌癥轉移不代表無藥可救》·科普中國·2021.5.17
2. 《腰背疼留神癌癥轉移》·健康時報·2013.2.4
3. 《癌癥是如何轉移,容易轉移至哪些部位?》·健康界·20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