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什麼每隔若幹年掃一次黑社會?

  • 在〈中國為什麼每隔若幹年掃一次黑社會?〉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 302

一提起“黑社會”三個字,很多普通人都會下意識地想到香港警匪片中的混混大哥大,墨鏡西裝槍支大花臂,抽雪茄,戴名表,走路帶風,一呼百應。這些形象,現在看來怎麼著都透著一股古早中二的痞味。

然而傳說中的“黑社會”到底還存在嗎,答案自然是肯定的。《掃黑除惡》這部電視劇,每一件案件都是有原型的。這些窮兇極惡的“黑社會”惡人,在現實裡隻會更加沒有人性,例如“大名鼎鼎”的孫小果。

孫小果已被繩之以法,那現在還存在惡勢力嗎,答案自然也是肯定的。

孰黑孰惡孰為“黑社會”

我國從建國之初,一直到新世紀,經濟政治等方面的發展都是十分迅猛的。能吃飽飯瞭,有錢去消費瞭,再也不用擔心炮火的轟鳴瞭。日子一天天地過去,炮火、饑餓、死亡和流血似乎已經離我們很遠很遠瞭。一傢安穩,全世界仿佛就太平瞭。

但事實是如此嗎,最起碼,黑社會這種東西一直都是存在的,隻不過大部分普通人沒有機會接觸罷瞭。

民間雜亂的借貸,被強制拆除的傢園,挖沙采石,燈光迷亂的酒吧夜店,這些你可能都曾聽說過,但有時不會把它們與黑社會聯系起來,粗略一瀏覽,可能覺得與自己的生活也沒什麼幹系。

以前的黑社會是靠著打打殺殺占地盤搶生意的,但現在的黑社會進化瞭,他們會借著明面的合法生意,與相關的人員推杯換盞,混的是如魚得水。如果有人覺察不到,那可能是你跟他們沒有直接的利益牽扯。

那普通人的生活是安全的嗎?放眼世界,我國的城市治安達到瞭很高的水平,十數年前,飛車搶奪、街頭鬥毆、黃賭毒泛濫,而今獨自夜跑已經可以說是十分安全,夜市也極為繁榮,尋釁鬧事的事件也是越來越少,普通人的生活已經可以說離暴力越來越遠;

可在看不見的角落裡,黑暗卻依然在暗自滋生。比如在這次鬧得沸沸揚揚的唐山事件中,一個普普通通的晚上,幾個如常吃燒烤的姑娘,沒有任何過錯,卻被一群涉黑人員肆意騷擾毆打,這才引發瞭公眾的極大不安。

既然“黑社會”尚存在,那麼到底怎麼判定“黑”與“惡”呢?這個問題,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的研究員房寧給出瞭答案。

凡事皆有兩面,社會也是。既然存在一個主流的、公開的法治社會,那麼相應的,也會存在一個非主流的、不透明的,甚至是非法的另類社會。

主流社會遵循法律秩序,而黑社會則自有一套隱蔽的、非法的秩序,以前的“江湖”就是流於主流社會之外的一種另類社會。

黑社會又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特立獨行的“江湖”,它雖隱蔽,但有時並未觸犯法律,它有自己的灰色地帶;第二類就是“掃黑除惡”的“黑社會”,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違法犯罪的性質,但並不是個體犯罪,而是有組織的犯罪集團。

黑社會與主流社會是伴生的,即使你日常覺察不到,但黑社會也是存在的。礦產、沙石、運輸、金融、房地產、娛樂等領域,都可能滋生黑社會。

主流社會的人們每日兢兢業業地經營、上班,一點一點地積累財富。而黑社會的人往往會為瞭驚人的超額利潤“鋌而走險”,換句話說,黑社會做的都是沒本兒的生意。

由此看來,黑社會就像人類體內的癌細胞,以極快的繁殖速度瘋狂掠奪人體營養,時間長瞭,如果不抑制的話,人體終會垮臺。

就像不抑制癌細胞一樣,如果不打擊黑社會,那麼時間長瞭,主流社會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法治秩序也會被破壞。

那麼我國已經進行過十分嚴厲的“掃黑除惡”行動瞭,那麼為什麼每隔若幹年還要掃一次黑呢?

“黑社會”死灰復燃的周期

人類體內的癌細胞能被徹底消滅嗎?照目前的醫療水平來看,基本是不可能的。黑社會也一樣,它是不可能被永遠拔除的。它像癌細胞一樣,消滅瞭,但它會復發,會轉移,也會滋生新的癌細胞。

這個黑惡勢力被掃除瞭,可一定的時間之後,新的黑社會組織就會死灰復燃。一般情況下,黑社會復燃的周期大約是七年。有的人就說瞭,難道就不能在黑社會剛剛冒頭的時候,一舉掐滅苗頭嗎,為什麼非得等他們出來作惡才行動?

這話說的看似有道理,但其實不然。要知道,黑社會剛剛冒頭的時候,他們的行為並不一定觸犯瞭法律,可能是遊走在灰色地帶,這個時候你是不能給他們定性的。而且,黑社會剛剛冒頭的時候,是非常難以察覺的。

即使是察覺到瞭,你也不能見一個掐一個。即使是掐瞭,也可能隻是掐的小嘍嘍,而對於那雙看不見的大手,你早已打草驚蛇瞭。

當黑社會再次冒頭並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就需要快準狠地掐滅。所以,我國大約若幹年會有一個掃黑周期。

1979年9月9日,數十名犯罪分子在上海街頭搶劫打砸,攻擊民警,扒女人衣服;11號,40多人在天津流竄,亂打亂雜;10月10號,多名犯罪分子在北京連續搶劫。從1978年到1981年,刑事案件每年增加10萬多起。

為解決嚴峻的治安形勢,1983年,全國開展瞭第一次大規模“嚴打”,查獲犯罪團夥19.7萬個,共計成員87.6萬人。

1994年,哈爾濱警方查獲瞭“喬四”三大集團。“喬四”集團和以往的黑社會組織性質不同,除瞭本身違法亂紀之外,他們“頭上還有人”,即與警方相勾結,從而形成保護傘。

“喬四”集團案,共有62名公安民警涉案,其中還涉及瞭多名處級、科級幹部。就像人體內的癌細胞進化似的,黑社會組織也會進化,他們學聰明瞭,開始利用公職人員打掩護。

1996年4月,中央再次開展“嚴打”。消停一段時間之後,黑社會組織又再次卷土重來。光2000年這一年,全國犯罪案件就有367萬起。數量多不說,氣焰也愈加囂張。

河南商丘的一個黑社會大哥大李鐵良更是公開叫囂,說如果公安局再打黑的話,他就要在十天之內取瞭局長的項上人頭。膽大之包天,語氣之囂張,真是前所未有。都敢跟公安局直接叫板,可見他們私底下幹瞭多少惡事。

2000年12月至2001年10月,全國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此後的2001年、2002年、2006年、2009年至今,我國都在繼續推進“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隻要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欲望,而隻要有膨脹的欲望,“惡”就會產生。消滅瞭一個黑社會組織,幾年之後,就會有另一個黑社會組織悄然滋生。不去管,不掃除行嗎,在中國,是不行的!

黑社會在哪個國傢都存在,美國、日本、意大利等國都有各式各樣的黑社會。但每個國傢對待黑社會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比如在日本,他們是采用管控的方式來對待黑社會的,可以半公開,也可以登記在冊。隻要別太過分,國傢一般都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像日本、意大利這些國傢的黑社會,也不像我們想象中的那般所謂的講義氣。血拼、欺凌、凌辱,也有很多的陰暗面,國傢一般是能不管就不管。

但我們國傢和他們不同,我國對犯罪組織的打擊絕對是強有力的。每隔若幹年之期對黑惡勢力的有力打擊,就是一次佐證。

結語

光明的主流社會和隱藏在暗處的黑社會是共生的關系,一陰一陽。而黑社會就像人身上的毒瘤一般,忍痛割除之後,幾年之期,它又會死灰復燃。不過,在我國,不管它們復燃多少次,國傢任何時刻都有再次鏟除毒瘤的決心。

是以,每隔若幹年的時間,我國就會加大力度掃一次黑。掃黑除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要花費很多的人力物力,有時候,也會有犧牲,但即便如此,我國掃黑的決心是不會變的。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無數普通中國民眾和國傢的共同目標,對於那些破壞我們美好生活的毒瘤們,我們在心理上絕對不能懼怕他們。我們要對自己,也要對國傢有信心。

原本,下班的姑娘們可以安心自在地坐在燒烤店吃羊肉串;安守本分的生意人可以信心滿滿地開門賣蛋糕;開著酒吧的普通店傢也不會遭遇打砸和監禁……沒有一個人應該提心吊膽的活著,希望這種社會安全感,不會因為這樣的惡性事件就此喪失。

這條路很長,也很難走,但總會有逐漸變好的一天。我們可以懷著期待,對生活再多一分信心。

參考文獻:

《中國為何每隔若幹年要“掃”一次黑社會?》

《瞭望東方周刊》:《“中國式反黑”30年,黑社會每10年進行一次質變》

呱呱資訊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6月15日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連結:https://www.guaguazixun.com/history/101179.html
《知否》:小秦氏一句話,暴露顧偃開有多惡心,讓她守瞭20年活寡 歷史

《知否》:小秦氏一句話,暴露顧偃開有多惡心,讓她守瞭20年活寡

顧偃開始沒有承認,但是他也沒有否認。答案顯然已經呼之欲出,顧廷燁更是傷心欲絕,他無法接受這樣的傢庭,他跪下抱著自己的父親,那個他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的父親,他想問問父親,為什麼要娶自己的母親進門,為什麼...
歷史上有多少被誅九族的案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據可查就一個 歷史

歷史上有多少被誅九族的案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據可查就一個

看古裝劇,尤其是皇帝劇、宮鬥劇,經常都會看到皇帝下令誅臣子九族,很多觀眾對此就有這麼一個疑問:誅九族說的是哪九族?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說有關“誅九族”的二三事!“誅九族”不是“株連九族”很多人在歷史書...
《知否》番外:明蘭活到七十歲,年老生病,賀弘文終究是後悔瞭 歷史

《知否》番外:明蘭活到七十歲,年老生病,賀弘文終究是後悔瞭

近些年來,國產大女主劇,逐漸成為影視行業的主流,前有火瞭十年不止的《甄嬛傳》,後有令人回味無窮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這兩部大女主劇中,《甄嬛傳》的女主甄嬛是傢中嫡長女,身份尊貴;但是《知否》裡...
79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原諒導演楊潔 歷史

79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原諒導演楊潔

2017年,在天津日報報業集團舉辦的一場名為“菊壇春韻”的演出中,觀眾們發現瞭一個熟悉的身影——86版西遊記中“白骨精”的扮演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傢楊春霞。雖然此時的楊春霞已經年過花甲,但風采仍然不減...
翟志剛妻子有多漂亮?朋友都誇好看,翟志剛經常炫耀 歷史

翟志剛妻子有多漂亮?朋友都誇好看,翟志剛經常炫耀

可以說,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飛天探月的夢想,從明代萬戶的縱身一試,到火箭飛船的相繼放飛,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在飛天之路上付出瞭太多,每一位航天員的背後,都承載著祖國的希望與驕傲。但是有一個群體卻經常被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