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曦臨死之前,將蒙古王爺給的玉佩送給瞭承歡。這件事的本質上就是給瞭承歡一層蒙古勢力,讓她的身份更為貴重。沒有人再敢欺負承歡,因為若曦給瞭她一個母親最好的愛。或許若曦沒有自己的孩子,所以承歡就成為瞭她的孩子。在這個異世界,承歡一聲“姑姑”,就是對若曦最好的回應,也是最好的感激。
《步步驚心》中,現代白領張曉穿越到清朝,成為瞭馬爾泰若曦,她看到瞭歷史上的康熙帝,雍正帝,以及諸位阿哥,可以說是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若曦雖然一直都是歷史的旁觀者,但因為她跟眾位阿哥都產生瞭不淺的聯系,因此她也被迫成為瞭九子奪嫡的一環。八爺示愛對於若曦來說是極大的考驗,若曦深知八爺的結局,她能計算好八爺最後的十六年,卻無法讓自己對八爺負責。若曦成為瞭故事中的人,所以她竭盡所能地想要改變歷史,或者說,想要改變自己的在乎的人的命運,但是她卻從未能成功,或許,這就是《步步驚心》最大的悲劇。個體的力量過於渺小,我們永遠無法跟命運做鬥爭,跟歷史做鬥爭。
但若曦的出現真的是多餘嗎?並非如此,若曦的存在還是影響瞭一些人的命運,也就是若曦所言的那些看不見的小人物,例如巧慧,玉檀,還有李德全。許多人往往忽略的是,若曦剛出場時曾有一個著名的外號,那就是拼命十三娘。若曦的存在看似沒有改變確實影響瞭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那就是十三爺和綠蕪的女兒,愛新覺羅承歡。
其實提到承歡,我們就不得不提若曦跟十三爺的關系。幾個阿哥中,若曦和十三爺的關系最為好,他們兩個人心意相通,是知己,更是傢人。從某些程度來說,十三爺在若曦心中的地位不一定比四爺要低。若曦投靠四爺是為瞭保命,而若曦和十三爺的交情,那就是純粹為瞭精神共鳴。十三爺被康熙帝關進養蜂夾道數十年,若曦跪在宮門口,才換來瞭綠蕪伺候的機會。禁閉這種事,痛苦的既是身子,也是心,若曦給十三爺換來瞭最後的光明,綠蕪跟著十三爺,在養蜂夾道生下瞭承歡。
而承歡這個名字是那樣諷刺,承受歡喜。但承歡生於那樣一個殘破不堪的環境,十三爺瀟灑瞭一輩子,養蜂夾道那十年,是最痛苦也最無助的十年。後來雍正登基,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十三弟從禁閉中解救出來。十三爺回到瞭自己的府邸,成為瞭雍正身邊的助手。在故事中,雍正曾對著若曦和十三爺說,以後除瞭他們兩個人,誰都不信。由此可見,十三爺對雍正來說有多麼重要,而若曦作為鐵三角的一份子,她跟十三爺的感情更是深厚。
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說,若曦雖然有姐姐若蘭,但是若蘭並沒有為八爺生下一個孩子。直到若蘭去世,若曦也沒有照顧過任何一個孩子。而八福晉有孩子不假,但是郭絡羅傢和馬爾泰傢總是爭鋒相對,明慧和明玉也不斷教育孩子要敵對若蘭,所以若曦的成長經歷中,是沒有跟孩子有過任何交集,而承歡是出現在若曦生命中的第一個孩子。承歡雖然不是若曦生養的,但因為若曦跟十三爺的矯情,她從小就跟若曦十分親近,總是喊若曦為姑姑。
對於承歡這個孩子,若曦總是有許多的照顧。當然,一方面來說,承歡是十三爺的孩子,十三爺從始至終都支持若曦,保護若曦,若曦自然是把十三爺當成傢人,把承歡也當成自己的孩子。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若曦看重承歡,更是因為綠蕪。我們都知道綠蕪的身份並不光彩,在那個年代,但凡是進瞭青樓的女子,不管是賣藝還是賣身,那都是一輩子的污點。如果不是因為十三爺入獄,綠蕪根本不可能跟十三爺在一起。他們在這樣艱難的條件下相愛,生下瞭承歡。
對於十三爺和綠蕪來說,承歡是他們愛的結晶,這兩個人都對這個孩子十分關愛。但是對於其他人來說呢,承歡是一個妓女的孩子。綠蕪的污點會跟著承歡一輩子。為什麼綠蕪最後會跳江而死?十三福晉的態度隻是一方面,她再怎麼惹事也就隻是在後院,但十三福晉爭風吃醋也好,惡意告狀也好,但是她卻偏偏抓住瞭綠蕪最害怕的那部分,她告訴綠蕪:你不想承歡長大之後有那樣一個親額娘吧?
是啊,承歡是十三爺的孩子,她是堂堂正正的小主子,但就是因為綠蕪的存在,承歡才成為瞭一個有污點的孩子。她的額娘是一個勾欄女子,沒有人記得這個女子重情重義,在她爹被禁閉那幾年,貼心照顧,不離不棄,更沒有人知道她的額娘綠蕪是一個重情重義的女子,她極具才情,根本不輸給這個京城任何一個大傢閨秀。但是沒有人記得這些,大傢所看到的都是“青樓”兩個字。而任何一個女子,隻要跟這兩個字搭邊,那就是一生的痛苦。綠蕪正是經歷瞭這些,她才不想承歡跟自己一樣。
因此,故事中的承歡根本不知道自己的親生母親是誰。綠蕪為瞭保護承歡,寧可給她當一個教養的師傅,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是她的額娘。而後綠蕪因為自己是明史後人,擔心自己會給十三爺帶來禍事,於是她選擇瞭跳江,結束自己的性命,換來十三爺父女一生的平靜。綠蕪死之後,若曦非常悲痛,她明明知道綠蕪死瞭,也明白她為什麼而死,但是她為瞭保護十三爺,不想讓他明白綠蕪跳江的真相,於是她欺騙十三爺,告訴他綠蕪隻是回傢瞭。
綠蕪死後,若曦更是將承歡當做親女兒。十三爺固然疼愛承歡,但是承歡終究是後院的姑娘。一方面,若曦狠狠打瞭十三福晉一個耳光,她惡狠狠地警告十三福晉,如果再敢對承歡做什麼事,她絕對會要瞭對方的性命。十三福晉已經害死瞭承歡的母親,這件事對承歡來說,是她一生的缺憾。而另一個方面,若曦求著四爺讓承歡進宮,給瞭承歡一個格格的身份,這個身份會讓十三爺後院的女人忌憚。他們敢於拿捏一個小妾生下的孩子,但是他們卻不敢對付皇帝親賜的格格。
若曦幾乎是為承歡考慮周全,她心疼承歡,更心疼那個年代所養育的女性。若曦根本不知道承歡的結局,但是她盡自己的全部,給瞭承歡最好的生活環境。因為若曦,承歡跟四爺關系也十分親密,成為瞭四爺十分重視的格格,得到瞭非常好的教育和照顧。若曦告訴承歡,每一年都要去祭拜另一個姑姑。那個時候的若曦其實想告訴承歡,那個人是你的額娘。作為女兒,承歡該記得綠蕪的犧牲,也該敬畏一個母親的身份。但若曦沒有告訴承歡,這也是在保護承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