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華清離鄉82年鄉音不改,四弟私事遭拒終身務農

  • 在〈劉華清離鄉82年鄉音不改,四弟私事遭拒終身務農〉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 278

從1955年到1988年,劉華清從少將一路做到瞭上將,他為中國海軍的現代化發展也同樣作出瞭不可磨滅的貢獻,被譽為“現代海軍之父”。

而劉華清離開傢鄉82年,始終沒有忘記傢鄉,不過,他身居高位的時候,也始終沒有想著為親人謀私。

鄉音無改

1988年,劉華清被授予瞭上將軍銜,也就是這一年,劉華清回到瞭大悟縣的老傢。

那會,黃世鵬是大悟縣縣長,因為這層關系,他也有一些工作上面的事情和劉華清聊聊,不過,劉華清回來的時候,一般都不會驚動縣政府,反而自己隨便找個地方住住。

在劉華清回來瞭很久之後,黃世鵬才知道這件事,覺得非常不好意思,於是趕緊一路跑去瞭劉華清下榻的房子。

見到劉華清後,黃世鵬趕緊握住瞭劉華清的手對他說:“首長,還是請您到縣裡面去住吧,您現在年紀大瞭,這裡的條件實在是不太好。”

不過,劉華清馬上就表現出瞭一副不高興的樣子,對縣長說:“這怎麼不好啊?我在傢鄉生活瞭十幾年的時間,也在這個房子生活瞭十幾年,怎麼現在住就是條件不好瞭?”

黃世鵬看見劉華清如此堅持,也就沒有多說什麼瞭。

不過,黃世鵬絕對不是客套,他和劉華清還是比較熟悉的。

他在縣裡還是一縣之長,可到瞭北京去,連個官都快算不上瞭,可回憶起去北京的時候,他總是能夠得到接見,因為是傢鄉的人,每次他去,都能見到劉華清,若是劉華清在上班,他就去海軍司令部或者軍委辦公室,若是劉華清休息瞭,那就可以直接去劉華清的傢裡。

在80年代,大悟縣也在北京成立瞭聯絡處,黃世鵬等人也去瞭北京,那一次,他得知劉華清將軍正在開會,就想著不去打擾。

可沒過多久,劉華清散會以後,馬上就想著來接見遠道而來的鄉親,這次傢鄉來瞭20多個人,劉華清也算是破瞭一次例,將所有人都請瞭進來。

黃世鵬回憶道:“將軍那一次非常高興,我們把自己的工作匯報完成以後,將軍又說瞭很多話,這次接見長達2個多小時,那天他還強調瞭大悟是革命老區,希望縣裡面的同志們都能夠認認真真做事。”

令老鄉們感慨最深的,是劉華清那一口流利的大悟話。

劉華清將軍離開傢鄉有很多年瞭,可他平時在說話和開會的時候都會講大悟話,而黃世鵬平時幾乎沒有離開過大悟,因此更不會說普通話,每次兩人見面的時候,都會用大悟話相談甚歡。

黃世鵬也介紹說:“將軍的傢在農村,之前祖祖輩輩都是農民,他少小離傢,不過講瞭一輩子的大悟話,他也始終都記著鄉親們。”

劉華清的工作非常繁忙,也很少有機會能夠脫身回到傢鄉,傢鄉要是有瞭什麼變化,還都是黃世鵬來到北京的時候講述的。

每當黃世鵬講起一些傢鄉的故事時,劉華清都感覺到格外高興,還不斷給黃世鵬鼓勵。

若是將軍得知傢鄉的經濟發展還沒有跟上節奏後,他也會稍微鞭策一下黃世鵬,讓他回去好好想想辦法。

作為上將,劉華清在關心傢鄉的時候,更是細節到瞭一草一木。

有一次,劉華清回到傢鄉,在傢中休息瞭一下後,就去瞭革命烈士傢庭去探望烈士的後人,還自掏腰包給他們送瞭一些小禮物和錢。

他和縣裡面的幹部們與鄉親們講瞭話,號召大傢要搞好計劃生育,培養好下一代,也要辦好學校。

看著山上的樹被砍瞭不少,將軍更是直接說:“現在,村裡面的樹比過去少瞭很多,記得戰爭年代的時候,山上還有很多樹,我們在山上能打遊擊,吃住都在山上,你們也要發展好林業生產,這樣也能保護生態平衡。”

之後,每當有傢鄉人到北京,將軍問得最多的還是關於傢鄉的變化。

而大傢後來漸漸發現,劉華清最怕的一句話,就是“回傢看看”。

在北京的工作非常繁忙,每次傢鄉人去北京探望將軍的時候,臨走的時候,劉華清都會拉著傢鄉人的手噓寒問暖。

按照中國人的傳統習慣,也總會說一句:“首長,傢鄉的人都希望您能回來看看。”

可每當劉華清聽到這句話後,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輾轉反側,總想著抽個機會能回傢看看。

不過將軍的年歲漸漸高瞭起來,來回不便,再加上還有很多事情要去處理,總是無法如願以償。

劉華清的故居是一處青磚瓦房,建成也有一百多年瞭,這麼多年的時間過去,他傢的故居也一直沒有翻新過。

鄉親們都能感受到將軍對傢鄉深厚的情誼,可面對傢人的請求,將軍總是分得非常清楚。

四弟堅持務農

1947年,劉鄧大軍千裡躍進大別山,劉華清也利用這次寶貴的機會回傢吃瞭一頓午飯。

那會兒,傢裡的人都湊過來瞭,也知道劉華清在部隊裡有瞭些本事,想著和他出去做一番大事業。

劉華清回傢的時間有限,幾乎是吃瞭幾口飯就要歸隊瞭。

弟弟劉梅清想要跟三哥一起走,可劉華清卻拒絕瞭這一請求,他告訴四弟:“弟兄裡面四個,就你的身體是最好的,我還是希望你能夠將傢裡的田種好,留在村裡面還有活幹,這不是很好嗎?”

農民都把土地看得很重,這可是一大傢子人賴以生存的基礎,聽到哥哥這樣說,劉梅清恍然大悟,也就打消瞭和哥哥一同參軍的念頭,留在傢裡陪伴父母,順便處理好農耕的事宜。

不過,那會的劉梅清估計也沒能想到,他會這麼留在田地裡,一晃就是一輩子的時間。

而且,劉華清的傢人們要去北京探望的話,都會提前打招呼,劉華清也會寄來路費,除此以外,不會多給什麼錢,無論是近親還是遠戚,但凡是有人提出想要找工作、找關系、要點錢這樣的事情,劉華清聽到之後都會非常不高興,並且一定會拒絕辦理。

1993年臘月,劉華清邀請劉梅清來到北京過個春節。

而兄弟倆見面的那棟房院也非常別致,劉梅清很少能見到這樣的房子,他剛看到自己的哥哥,絲毫沒有半點生疏的感覺,兄弟倆來瞭一個大大的擁抱。

劉梅清當瞭一輩子農民,可他的老伴還是比較有知識的,不僅能說會道,還曾於六七十年代在村裡擔任過婦聯主任,她看著兄弟兩人完全把自己冷落瞭,還咳嗽瞭一聲。

劉華清知道弟媳婦的性格,於是走過去和她開玩笑說:“你來幹什麼?”

對方回答道:“我們經常在電視上看到你,但是看不到嫂子和侄娃子,我是過來看他們的。”

晚餐之後,劉華清就將弟弟和弟媳都請到瞭自己的書房,詢問瞭傢鄉農業生產以及植樹造林的情況。

談到這些,劉梅清突然想起瞭有一傢傢鄉的建築公司希望他能夠在外地接工程,還專門來詢問他的意見。

劉華清馬上就意識到,人傢哪是看上瞭他的弟弟,明明就是想依靠他的名聲,於是他嚴詞對弟弟說:“我是接你來過春節的,可不是讓你來當說客的。”

劉梅清很快也意識到瞭這件事沒有那麼簡單,連忙對三哥說:“算瞭,算瞭,就當我沒有說過。”

可劉華清休息的時間非常有限,不可能天天都陪伴弟弟,於是就讓自己的孩子們輪流陪伴四叔,孩子們帶著四叔去瞭北京城中的很多名勝古跡處遊覽。

這次,劉梅清和老伴在北京住瞭有一個多月的時間,眼看著春耕的日子就要到瞭,才告訴劉華清自己想要回去瞭。

劉華清對弟弟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也就不留瞭。”

然後,他依依不舍地將弟弟送上瞭南下的火車。

這麼多年時間過去瞭,兄弟倆一個是軍委副主席,一個是普通的農民,可他們的感情絲毫沒有改變過。

大悟縣有人想給劉梅清安排一點別的工作,也都被劉梅清拒絕瞭,他說:“三哥沒有答應過的事情,我也不能接受,就算接受瞭,三哥也會給辭掉的。”

就這樣,劉梅清始終都在傢裡面務農。

而且,劉梅清在北京住著,其實也並不十分舒坦,他過慣瞭農村的生活,去城市裡反而有很多的不適應。

而劉華清思念的故土,也總是難以有機會再踏上瞭。

13歲離開傢鄉,劉華清做成瞭一番事業,而劉梅清則一直堅守著老屋,現如今,兄弟二人都已辭世。

走進劉華清將軍故裡,村口就是劉華清所題寫的“大悟縣希望小學”,裡面還有將軍親筆寫下的“尊師人才出,重教國傢興”的大字。

當年劉華清回來的時候,大傢都非常激動,小學生們都夾道歡迎將軍回鄉,劉華清也帶瞭一些學習用品和糖果,鼓勵孩子們要好好學習。

臨別的時候,劉華清還專門送給瞭原校長一支鋼筆,並對他說:“給你一支鋼筆,為傢鄉的教育事業繪一幅美好的藍圖。”

劉華清為傢鄉的建設傾註瞭大量的心血,大悟縣檔案館還保存著將軍20多年前劉華清的親筆題詞。

從那些題詞中,也能看出劉華清對於傢鄉建設的大力關註和支持,他公私分明的態度,也被傢鄉人所銘記。

82年不改的鄉音,是劉華清心中最深的故鄉情結,而對四弟私事的拒絕,是他公平公正的原則。

參考

劉華清上將回鄉不願住賓館 力勸弟弟在傢種田 中國文明網

劉華清上將:悠悠兄弟情 拳拳赤子心 湖北黨史

呱呱資訊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6月17日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連結:https://www.guaguazixun.com/history/101483.html
《知否》:小秦氏一句話,暴露顧偃開有多惡心,讓她守瞭20年活寡 歷史

《知否》:小秦氏一句話,暴露顧偃開有多惡心,讓她守瞭20年活寡

顧偃開始沒有承認,但是他也沒有否認。答案顯然已經呼之欲出,顧廷燁更是傷心欲絕,他無法接受這樣的傢庭,他跪下抱著自己的父親,那個他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的父親,他想問問父親,為什麼要娶自己的母親進門,為什麼...
歷史上有多少被誅九族的案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據可查就一個 歷史

歷史上有多少被誅九族的案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據可查就一個

看古裝劇,尤其是皇帝劇、宮鬥劇,經常都會看到皇帝下令誅臣子九族,很多觀眾對此就有這麼一個疑問:誅九族說的是哪九族?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說有關“誅九族”的二三事!“誅九族”不是“株連九族”很多人在歷史書...
《知否》番外:明蘭活到七十歲,年老生病,賀弘文終究是後悔瞭 歷史

《知否》番外:明蘭活到七十歲,年老生病,賀弘文終究是後悔瞭

近些年來,國產大女主劇,逐漸成為影視行業的主流,前有火瞭十年不止的《甄嬛傳》,後有令人回味無窮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這兩部大女主劇中,《甄嬛傳》的女主甄嬛是傢中嫡長女,身份尊貴;但是《知否》裡...
79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原諒導演楊潔 歷史

79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原諒導演楊潔

2017年,在天津日報報業集團舉辦的一場名為“菊壇春韻”的演出中,觀眾們發現瞭一個熟悉的身影——86版西遊記中“白骨精”的扮演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傢楊春霞。雖然此時的楊春霞已經年過花甲,但風采仍然不減...
翟志剛妻子有多漂亮?朋友都誇好看,翟志剛經常炫耀 歷史

翟志剛妻子有多漂亮?朋友都誇好看,翟志剛經常炫耀

可以說,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飛天探月的夢想,從明代萬戶的縱身一試,到火箭飛船的相繼放飛,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在飛天之路上付出瞭太多,每一位航天員的背後,都承載著祖國的希望與驕傲。但是有一個群體卻經常被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