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鄧小平親自前往為葉劍英祝壽,葉帥一句話,讓鄧公開懷大笑

  • 在〈1977年鄧小平親自前往為葉劍英祝壽,葉帥一句話,讓鄧公開懷大笑〉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 281

1977年5月14日,一代名將葉劍英的住所匯集瞭徐向前、聶榮臻、鄧小平等開國功勛,因為這一天是葉劍英的八十歲壽辰。

但令人奇怪的是,原本應該插著八根壽燭的蛋糕上,卻整整齊齊豎立著九根壽燭。這裡頭是有什麼寓意嗎?

的確,這是鄧小平的建議,“九”意味著“長長久久”,也是他對葉劍英最真摯的祝福。鄧小平的提議得到瞭在場人員的一致贊同,葉劍英也是招呼大傢一起吹壽燭。

宴會過程中,鄧小平高度贊揚瞭葉劍英對於國傢做出的卓越貢獻,還親切地稱呼葉劍英為“老帥”。葉劍英也說道:“你也是老帥嘛,你是我們老帥中領班的。”鄧小平聽到葉劍英的這句話也是開懷大笑。

但是,“老帥”的稱呼可不是誰都能承受的,也隻有十大元帥才有這個資格。

我們都知道十大元帥之稱,來源於1955年的授勛儀式。當時,毛主席親自為朱德、彭德懷、葉劍英、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十人進行元帥軍銜授勛,十大元帥之名自此流傳。

很明顯,鄧小平並不在十大元帥之列。那麼,葉劍英為什麼還會稱呼鄧小平為老帥呢?

有實無名的老帥

其實,一開始元帥的名單並不是隻有十個,而是十三個。另外的三個人就是周恩來、劉少奇以及被葉劍英稱為“老帥”的鄧小平。

而且,在當時黨和國傢主要領導人的想法中,還應該有一個並沒有實現授勛的軍銜,那就是大元帥。這是在效仿蘇聯,斯大林就曾擔任大元帥一職。

當時國傢領導人一致認為,大元帥一職,肯定是要授予毛澤東主席的。因為毛主席創造性的提出瞭“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在四渡赤水等戰役中也表現出來瞭卓越的軍事才能。毛主席受大元帥,當之無愧。

但是,毛主席認為自己以後也是要經常到群眾中去講話的,穿著大元帥制服該是多麼不方便。於是,在毛主席的建議下,大元帥軍銜便被放棄瞭。

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三人知道毛主席放棄瞭大元帥軍銜後,也都主動表示自己不參與元帥的評定,這才有瞭我們所熟知的十大元帥。

或許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鄧小平是那個決定改革開放、提出“一國兩制”、在南方畫瞭一個圈的偉大領袖。卻很少有人知道,鄧小平其實也是一個卓越的軍事傢。

1927年,第一次國共合作失敗後,毛澤東做出瞭“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偉大決策。鄧小平也在這一時期來到廣西秘密建立武裝,最終和張雲逸、李明瑞等人創建瞭紅七軍和紅八軍。

在十四年抗戰中,毛澤東和朱德提出的“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方針發揮瞭巨大的作用,給予日軍以沉重的打擊。

但是,隨著這一戰術的頻繁應用,日軍也逐漸掌握瞭應對方法。針對這一局面,結合長期的戰鬥經驗,鄧小平提出瞭“敵進我進”的戰術方針。

也就是說,當敵人主力對我根據地進行掃蕩時,我方也相應派主力打擊敵人後方。這一策略在一二九師反掃蕩時獲得瞭巨大的戰果,也因此向全軍推廣。

不僅僅是軍事理論的提出,鄧小平其實參加過眾多戰役的指揮。像我們所熟知的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就是劉伯承元帥和鄧小平一手造就的,拉開瞭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

自古以來,大多都是得中原者得天下,而進軍大別山就是逐鹿中原的重要一環。為此,中央軍委制定“三軍配合”戰略。最重要的就是劉伯承和鄧小平率領大軍直逼大別山,陳毅、陳賡分別率領大軍在兩翼配合。

從這個戰略重心任務的分配上也可以看出,當時的領導人對於鄧小平的能力是十分信任。

而鄧小平也不負眾望,帶領四個主力縱隊十二萬人於夜間奇襲,直接突破瞭蔣介石號稱可抵四十萬大軍的天塹——黃河。此舉可謂是直接打臉蔣介石。

渡過黃河後,因為陜北情況危急,鄧小平不得不下達提前結束修整的命令。在劉伯承和鄧小平的率領下,全軍進行瞭長達二十三天的急性作戰。最終先於國民黨軍隊來到大別山北麓,完成瞭千裡躍進的計劃。

但是作為戰略要地,蔣介石很快調集大部隊過來圍剿。此時的劉鄧大軍一路急行,追求速度的情況下重型武器都已丟棄。而且長時間高強度行軍,戰士們都十分疲憊,戰鬥力下滑嚴重。

鄧小平認為,不對戰鬥力削弱是事實,但卻也可以以此制造戰機,讓敵人產生輕敵思想。劉伯承和鄧小平將戰場定在高山鋪地區,並派出遊擊隊示敵以弱。

遊擊隊身著便服,並專門收集瞭各式各樣的舊步槍,對敵人進行不間斷的騷擾。敵人看我軍隊形混亂、武器也相當落後,追趕起來可謂十分大膽。

最終,不出鄧小平和劉伯承所料,我軍在高山鋪地區等到瞭敵人的大部隊。這次戰役剿滅敵人一萬兩千餘人,俘虜近萬人,繳獲槍支彈藥無數,為大別山革命根據地的創立送上瞭最好的禮物。

如果說這樣還不夠資格評元帥的話,加上三大戰役以及渡江戰役就無人可以質疑瞭。

淮海戰役是解放戰中持續時間最長同時也是規模最大的戰役。為瞭打贏這場仗,中央軍委決定組建總前委,處置淮海戰役的一切事宜。總前委共五人,鄧小平就是其中之一,而且還被任命為書記。

在總前委的指揮下和五百四十餘萬民工的配合下,六十餘萬解放軍和國民黨主力進行瞭長達六十六天的鏖戰,最終殲滅、俘虜瞭將近五十六萬國民黨官兵,解放瞭長江中下遊以北廣大地區。

渡江戰役前,同樣組建瞭以鄧小平為書記的五人總前委指揮,如果和國民黨談判破裂就發起渡江戰役。同時任命鄧小平兼任華東局第一書記,負責接管國民黨政府原來的統治中心華東地區。

但是,蔣介石又怎麼可能放棄手中的權力,談判最終還是破裂。鄧小平和總前委其他領導人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發起渡江戰役,指揮百萬雄師一舉突破瞭國民黨軍苦心經營的“天塹”江防陣地,並於4月23日攻占瞭國民黨的首府南京,宣告瞭蔣介石集團22年反動統治的覆滅。

渡江戰役的輝煌勝利,是黨中央英明決策和以鄧小平為書記的總前委戰略指揮藝術的又一次升華和體現。共和國建立後,鄧小平還和劉伯承、賀龍等人相互配合,進軍西南剿匪。

不能沒有鄧小平

可以說,鄧小平的戰績完全是可以被評為元帥的。而葉劍英對鄧小平如此看重也不僅僅是他在軍事上的功績,因為此時劉伯承、徐向前、聶榮臻三大元帥都尚在人世。葉劍英還更看重鄧小平作為政治傢的治政能力。

在抗日戰爭時期,鄧小平曾經代理中共中央北方局書記,全面領導根據地的黨政軍工作。渡江戰役前,鄧小平被任命為華東局第一書記,負責接管國民黨政府原來的統治中心華東地區。

這些都說明鄧小平除瞭卓越的軍事才能外,還有著極為優秀的治政能力。這也是葉劍英一直十分關註鄧小平,想要他出來主持工作的原因。

十年動蕩期間,黨和國傢的多位領導人遭到不白之冤被下放,這其中就有鄧小平。當時的葉劍英處境也不好,但是相比於自己他還是更擔心鄧小平的處境。

行動比較自由的王震來看望葉劍英,當得知他也見過鄧小平時,就迫不及待的問起鄧小平的近況,從身體情況到生活到傢庭,事無巨細。

在得知鄧小平生活比較艱苦的時候,葉劍英的心裡不由得有瞭一絲擔心。他鄭重的向王震叮囑道:“你快點回去照顧小平同志,中國可以沒有我葉劍英,但是絕對不能沒有小平同志”。

葉劍英明白,中國的動蕩需要一個人站出來統領大局,撥亂反正。在他心目中,這個人就是鄧小平。

後來,葉劍英被重新啟用。葉劍英向毛主席致信:應當恢復鄧小平同志的工作,他是毛主席最適合的接班人。

在葉劍英的多次努力下,鄧小平終於被調回中央工作。1975年1月5日,鄧小平被任命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之後,周總理病重住院,鄧小平在毛主席的支持下開始主持黨政日常工作。

但是,好景不長,鄧小平在後來被迫離開崗位,葉劍英也被宣佈“生病”,但好在保留瞭在中共中央的職位。

在這種特殊情況下,葉劍英拒絕瞭去外地療養,而是選擇留在北京,時刻關註時局的動向。在這期間,葉劍英不能夠前去看望鄧小平,就讓子女們前去看望,並全力保護鄧小平。

功夫不負有心人,葉劍英等國傢領導抓住瞭機會,撥亂反正,國傢終於有瞭新的曙光。

後來,葉劍英便想要讓鄧小平重新回到黨中央工作。葉劍英讓兒子親自開車將鄧小平接到自己的住處,二人見面時,鄧小平長聲叫瞭一聲“老兄”,兩人的手便緊緊握在瞭一起。

之後,為瞭讓鄧小平恢復職位後快速的接手工作,葉劍英派自己的辦公室主任和機要秘書將自己收到的所有文件都轉送給鄧小平一份。

與此同時,葉劍英多次找華國鋒談話,建議請鄧小平出來參加黨中央的領導工作。葉劍英說:“小平同志具有治黨治國的全面經驗,是我們黨 內難得的人才。毛主席、周總理多次贊揚過他。現在,黨內、軍內的絕大多數同志和全國人民,都強烈要求讓小平同志出來工作。我們應該盡快把小平同志請出來。”

在鄧小平恢復職務的前夕,葉劍英的八十大壽聚會,葉劍英對鄧小平說道:“你也是老帥嘛,你是我們老帥中領班的。”這也充分體現瞭葉劍英讓鄧小平復出的決心。

在葉劍英的不懈努力下,終於在1977年7月16日召開的十屆三中全會上,鄧小平恢復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領導職務。

老帥們的領導

1980年底,在中央政治局的一次會議上,葉劍英對鄧小平作瞭一個評價。他說道:“在每一個重要關頭,他都敏銳、果敢地提出一些正確的決策和主張。在我看來,小平同志具有安邦治國的卓越才能,他當全黨的‘軍師’和全軍的統帥,是當之無愧的。”

可以說,葉劍英元帥的這番話是對鄧小平主持工作的最真實的寫照。

之後在十一屆三中全會這一歷史性的重大會議上,鄧小平做出瞭改革開放的決定。這一決定使得中國從站起來走向瞭富起來的道路。

“在南方畫瞭一個圈”讓世界看到瞭中國速度。“一國兩制”國策的提出讓國傢的和平統一成為可能。可以說,鄧小平的諸項舉措無愧葉帥的評價。

而葉帥也是一直踐行者生日宴上的那句話:鄧小平是老帥們的領導。在十一屆六中全會上,葉劍英給政治局常委寫信,想要將自己的名字排在鄧小平後面。

這是為瞭突出鄧小平在黨中央的地位,更好地發揮其領導核心作用。

正是葉劍英這種一心為國的無私與堅持,才有瞭以鄧小平為首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帶領全國人民富裕起來。

而鄧小平經歷數次大起大落,仍不改初心,在困境中磨礪自我,才有瞭數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一代偉人。

而今的我們,在享受著先賢們奮鬥下紅利的同時,也要向先賢們學習,用他們的精神和品格激勵自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添磚加瓦。

參考資料:

1.鄧小平的軍事生涯—中國知網

2.葉劍英與鄧小平的復出—中國知網

3.葉劍英傳—當代中國出版社

呱呱資訊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6月21日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連結:https://www.guaguazixun.com/history/102043.html
《知否》:小秦氏一句話,暴露顧偃開有多惡心,讓她守瞭20年活寡 歷史

《知否》:小秦氏一句話,暴露顧偃開有多惡心,讓她守瞭20年活寡

顧偃開始沒有承認,但是他也沒有否認。答案顯然已經呼之欲出,顧廷燁更是傷心欲絕,他無法接受這樣的傢庭,他跪下抱著自己的父親,那個他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的父親,他想問問父親,為什麼要娶自己的母親進門,為什麼...
歷史上有多少被誅九族的案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據可查就一個 歷史

歷史上有多少被誅九族的案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據可查就一個

看古裝劇,尤其是皇帝劇、宮鬥劇,經常都會看到皇帝下令誅臣子九族,很多觀眾對此就有這麼一個疑問:誅九族說的是哪九族?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說有關“誅九族”的二三事!“誅九族”不是“株連九族”很多人在歷史書...
《知否》番外:明蘭活到七十歲,年老生病,賀弘文終究是後悔瞭 歷史

《知否》番外:明蘭活到七十歲,年老生病,賀弘文終究是後悔瞭

近些年來,國產大女主劇,逐漸成為影視行業的主流,前有火瞭十年不止的《甄嬛傳》,後有令人回味無窮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這兩部大女主劇中,《甄嬛傳》的女主甄嬛是傢中嫡長女,身份尊貴;但是《知否》裡...
79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原諒導演楊潔 歷史

79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原諒導演楊潔

2017年,在天津日報報業集團舉辦的一場名為“菊壇春韻”的演出中,觀眾們發現瞭一個熟悉的身影——86版西遊記中“白骨精”的扮演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傢楊春霞。雖然此時的楊春霞已經年過花甲,但風采仍然不減...
翟志剛妻子有多漂亮?朋友都誇好看,翟志剛經常炫耀 歷史

翟志剛妻子有多漂亮?朋友都誇好看,翟志剛經常炫耀

可以說,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飛天探月的夢想,從明代萬戶的縱身一試,到火箭飛船的相繼放飛,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在飛天之路上付出瞭太多,每一位航天員的背後,都承載著祖國的希望與驕傲。但是有一個群體卻經常被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