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名將黃維:終生不罵哪兩個人?最恨的三人為何是蔣介石愛將?

  • 在〈國軍名將黃維:終生不罵哪兩個人?最恨的三人為何是蔣介石愛將?〉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 153

黃維是國軍名將,在淮海戰役中被俘虜,他愚忠於蔣介石,一直不配合改造,直到1975年才在最後一批被特赦。

最後一批才被特赦的黃維

1948年9月,為瞭挽回解放戰爭中的敗局,蔣介石組建第十二兵團,準備讓自己十分信任的得意門生黃維擔任司令。

當時黃維在辦軍校,正幹得如魚得水,有點不想趟這攤渾水,但蔣介石發瞭火,甚至要拿起拐杖打他,再說兵團司令畢竟位高權重,黃維最終還是上任瞭。

在淮海戰役中,黃維率領的第十二兵團被解放軍包圍,最終除瞭副司令胡璉等人逃脫外,整個兵團全軍覆滅,黃維也被解放軍俘虜。

黃維被俘後,蔣介石以為自己的弟子不會活著給共產黨俘虜,國民黨政府就此宣佈黃維陣亡,還為他舉辦瞭盛大的追悼會,但其實他並沒有殺身成仁。

雖然不肯自殺,但黃維從被俘的第一天開始,就表示得十分的不配合,他心中還有對蔣介石的愚忠思想,不願接黨和人民的改造。

解放戰爭還在進行中時,我軍就動員被俘的十二兵團高級將領們給被圍在陳官莊的杜聿明、邱清泉寫勸降信,八十五軍的參謀長陳振威寫好瞭信,被俘的國民黨將領們紛紛簽字,隻有黃維梗著脖子,堅決不簽。

當時有人問他為什麼不早點投降,黃維氣的拍桌子大罵,說隻有戰死的烈士,沒有茍活的將軍,他要戰鬥到最後的一兵一卒。

此時的黃維,依然以國民黨的烈士自居,這也使得對他的改造工作格外艱難。

戰後,他被關在北京德勝門外的功德林戰犯管理所,和他一起關押的,還有杜聿明、宋希濂等國民黨高級將領。

黃維進瞭功德林,就抱著“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他還受封建忠君思想影響,認為君子不事二主,自己雖然被俘,但不能失瞭氣節。

因此,黃維一直沒有被特赦,當年在功德林和他一起關押的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楊伯濤邱行湘等人,都在1959年的第一批特赦名單中,離開瞭戰犯管理所,但黃維一直留在那裡。

黃維一方面堅持抵抗改造,一方面也要為自己找些精神寄托,因此他就想在動力機械領域有所突破,這就是後來廣為流傳的黃維研究永動機的故事瞭。

黃維早在戰爭時期,為瞭掌握美國支援的新式軍械,就學習瞭機械構造的知識,對這方面也有著濃厚的興趣。

被俘後,黃維有次看到關他的茅草房外面有口井,天天有人拉轆轤提水,黃維是受過教育的,知道水桶是受重力影響而下沉,因此他就想著如果能夠研制出一種機械,能夠把重力轉化為動力,就能讓機器源源不斷地轉下去,這樣的發明也能造福全人類。

因此,所謂黃維想要研究永動機,倒不是他真的以為能憑空就有永恒的動力,而是想要把地球上無處不在的重力轉化為動力。

雖然戰犯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大都認為他研究這個是為瞭逃避改造,但他設計出來的圖紙和文字資料,還是被轉送給瞭中科院,中科院的力學研究所也認真對待,組織人員進行瞭一個星期的論證後,把不可能實現的結果和相應的理論依據退回給瞭黃維。

但黃維並不死心,他認為科學史上的偉大發明,往往都是從大膽的猜想開始的,因此不應該輕易否定這個猜想,在小心求證後說不定真的有成真的一天。

在被俘時,黃維的身體狀態就不太好,到瞭功德林戰犯管理所,黃維身患5種結核:肺結核、腹膜結核、淋巴性結核、副睪結核、精囊結核。

1952年,黃維的結核病發作,腹膜結核發展為腹膜炎,出現瞭大量腹水,嚴重時皮下都是水,肚子裡晃蕩晃蕩的,兩腿腫脹不能下地行走。

雖然他當時抗拒改造,但戰犯管理所還是十分重視他的健康,為他請瞭北京著名的醫學專傢前來會診,他的病需要特效藥鏈黴素,但那時候國內還無法生產。

最後,周總理辦公室特批,為瞭給黃維治病,動用瞭外匯給他在香港買到瞭藥。

黃維在這之後養病瞭四年,四年裡他的餐桌上每天都會有1斤牛奶、2個雞蛋和3兩肉,在全國人民都節衣縮食的建設時期,為瞭保證的他的營養,他餐桌上的肉蛋奶都沒有斷過。

事後,黃維才得知,國傢為瞭給他供應肉,在豬肉牛肉不足的時候,還專門派武警戰士去內蒙古打黃羊,這讓他十分感動。

經過四年的精心治療,黃維的結核病終於根治,這給瞭他很大的觸動,他認為這是共產黨給瞭他第二次生命,這樣重的病,又病得這樣久,要是在過去,哪怕他是國民黨的高級將官, 也得一命歸西。

雖然思想上有瞭一定的改觀,但黃維仍不願輕易接受改造,他也不再進行對抗瞭,就把全部的時間精力都投入到永動機的研發中。

雖然經過瞭多次的實驗和失敗,黃維一直到去世都沒有放棄研究永動機,黃維固執的性格可見一斑。

隨著歲月的流逝,黃維的思想也終於逐漸轉變瞭過來,新中國發展的巨大變化也讓他心有感觸,他最終還是認同瞭共產黨和新中國。

1975年3月21日,來自沈陽的12次特快列車停靠在北京站,車上是第七批、也是最後一批特赦的293名戰犯,黃維就在其中。

作為這次特赦戰犯的第一名,黃維代表293名戰犯,給中共中央和毛澤東寫瞭一封感謝信,並在3月23日招待宴席上宣讀。

這封信後來由葉劍英帶給瞭毛澤東,毛澤東看後批示,要求轉發全國縣團級以上幹部閱讀。

這一年,黃維71歲,他終於回到瞭等待已久的傢人身邊,可以安度晚年瞭。

而回顧自己的一生,黃維曾經說過,他一生有兩個不會罵的,但也有三個最恨的。

終身不罵蔣介石和陳誠,最恨三個人

特赦後,黃維專註於全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的工作,被選為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屆常委,留下瞭很多寶貴的回憶材料。

關於淮海戰役的失敗,黃維多年以後回憶起來,有他的委屈和無奈,也有他對國共兩黨本質的深刻剖析。

在淮海戰役中,國民黨的軍隊兵力占優,卻被人民解放軍打的落花流水,黃維所率領的兵團,被圍困在雙堆集,最終被圍殲,黃維也因此被很多人罵成草包、笨蛋,黃維對這個說法很不能接受。

黃維自己曾回憶過,當年他的部隊被包圍瞭,無法突圍,隻能固守等待援軍,但援軍遲遲不到,糧草軍服都不足的黃維部隊陷入瞭饑寒交迫的境地之中。

當時黃維的部隊沒有吃的,又得不到當地百姓的支持,有的士兵被逼無奈,隻有挖草根剝樹皮吃,本來打算突圍時用的軍馬也隻能全部殺瞭充饑。

黃維向南京求援,希望南京派飛機來空投食物,但飛機空投下來的東西根本是杯水車薪,養不活整個部隊,有些飛機空投下來的食物還落在解放軍的陣地上,白白送瞭禮。

這樣的窘境下,黃維的部隊自然無法支持,反觀我方的解放軍部隊,雖然武器裝備不如國民黨軍隊,但因為是為自己的傢園和土地而戰,個個士氣高昂,打仗勇敢,沖鋒起來前赴後繼,一個個都不怕死,國民黨士兵在他們面前都沒瞭膽氣。

人民解放軍的後勤是靠廣大人民群眾支持的,在淮海戰場上,幾十萬父老鄉親們,自發地推著小車子給解放軍的戰士們送饅頭、送稀飯,而黃維手下的士兵們,老百姓們根本不會送一粒米給他們。

這樣的局面下,黃維的部隊沒有任何士氣,不管怎麼鎮壓,逃兵還是越來越多,派士兵出去偵察或者執行任務,隻要是一個人行動的,基本就不會回來瞭。

這樣的局面下,黃維覺得淮海戰役的失敗不是他個人的問題,而是兩黨的民心所向造成,國民黨失去民心的關鍵,在他眼裡就是腐敗,國民黨實在是太腐敗瞭,這樣的黨和政府,又怎麼會有人支持呢,又怎麼可能不失敗呢?

雖然認識到瞭國民黨政府的腐敗,但黃維依然不肯說蔣介石一句壞話,他認為蔣介石在私人生活中對自己要求很嚴格,平常不抽煙喝酒,連茶也不喝,隻喝白開水,這是他自律的表現。

黃維一直認為蔣介石對自己有知遇之恩,因此終生不能背叛,他原來的字是悟我,蔣介石把他的字從悟我改成培我,黃維認為這個培是培養的意思,蔣介石就是想要培養他。

黃維在回顧他的一生時,說他20歲當團長,24歲當旅長,27歲當師長,34歲當軍長,在淮海戰役中當上十二兵團司令時44歲。

前半生如此春風得意,飛黃騰達,離不開兩個人,一個是蔣介石,是他的校長又是他的最高長官,一個是陳誠,沒有陳誠的賞識和推薦,他提升得不可能這麼快,因此他終生不罵蔣介石和陳誠這兩個人。

黃維在1924年考入黃埔軍官學校,當時陳誠就在黃埔軍校任特別官佐,黃維從黃埔畢業後,一路順風順水,都離不開陳誠的賞識和幫助。

黃維畢業後就被委任為區隊長,接著任排長、連長、營長,參加瞭國民革命軍東征和北伐,很快當上瞭團長,1928年他被派到北京陸軍大學的特別班受訓,深造三年後,黃維回到軍中,就到第十八軍十一師三十二旅任旅長,當時十八軍的軍長就是陳誠。

黃維心知肚明,自己提拔得如此之快,首先是陳誠的極力推薦,後來淮海戰役時,黃維走上自己職務的巔峰,擔任瞭國民黨組建的十二兵團司令官,其中起主要作用的,也是陳誠。

黃維認為陳誠對自己如此厚愛和信任,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做人的基本原則,而且他和陳誠私交也很好,這樣的朋友和恩人,自己怎麼能昧著良心去說他的壞話呢。

所以提到蔣介石和陳誠兩人,黃維終生不說一句壞話,在這裡他是不談政治隻論私情的。

黃維終生不罵蔣介石和陳誠,又有三個人是他最恨的,這三個人是戴笠、毛人鳳、沈醉,他們都是國民黨情報線的特務人員。

在戰場上輸給共產黨和解放軍,黃維心服口服,沒有什麼痛恨之情,但國民黨內部的這幾個特務分子,黃維覺得他們盡搞陰謀詭計,整日在背地裡整人、殺人,把國民黨內部搞得烏煙瘴氣。

黃維畢竟是個軍人,他認為有本事就要在到戰場上見,真刀真槍的見個真章,躲在背後打黑槍算什麼本事,他熟悉國民黨特務的工作內情,知道他們很多時候沒有真憑實據就亂殺人,是一群陰險小人。

在淮海戰役時,黃維的通訊副官,其實也早已是共產黨,他的命令一發出,解放軍早已知道得一清二楚,因此黃維覺得國民黨的這些特務,隻知道整自己人,真正潛伏的共產黨卻一個也抓不到,既陰險又無能,黃維對他們是切齒痛恨的。

但黃維最恨的這三個國民黨特務,偏偏都是蔣介石的愛將,推行獨裁統治的蔣介石需要特務來維持自己黑暗血腥統治,黃維看得出這三個人的嘴臉,但偏偏用這三個人搞白色恐怖的,就是他終身不罵的蔣介石。

黃維終身不罵蔣介石和陳誠,是因為他們的提攜之恩,但其實他在進入黃埔軍校前,還有一位引路人,那就是我黨的革命先烈方志敏

方志敏比黃維年長4歲,兩人在江西省立第四師范學校學習時認識,方志敏對這位小兄弟十分照顧,也是在方志敏的指引下,黃維才開始閱讀進步書籍,接受新思想。

黃維也是在方志敏的引導下,才去報考黃埔軍校,從此走上瞭前半生的飛黃騰達之路,而方志敏卻在1935年8月死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屠刀下。

1977年10月,黃維參加完國慶28周年觀禮後,在女兒的陪同下去參觀南昌革命烈士紀念館時,棺中有個有個烈士名冊在玻璃櫃裡鎖著,黃維看到第一頁,就要求管理員打開拿出來讓他看一下。

原來黃維在第一頁中看到瞭同學的名字,拿到烈士名冊後,他翻瞭翻,有好幾個都是他同學,其中就有方志敏。

已是七旬老人的黃維,看瞭之後堅持要去參拜方志敏烈士墓,那天,在方志敏墓前,黃維佇立在墓碑前良久,才告別這位年少時指引他的大哥。

參考文獻:

《我與黃維的一段交往》,《北京觀察》,1999年8月

《黃維:悲歡與重生》,《同舟共進》,2015年11月

呱呱資訊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6月23日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連結:https://www.guaguazixun.com/history/102313.html
《知否》:小秦氏一句話,暴露顧偃開有多惡心,讓她守瞭20年活寡 歷史

《知否》:小秦氏一句話,暴露顧偃開有多惡心,讓她守瞭20年活寡

顧偃開始沒有承認,但是他也沒有否認。答案顯然已經呼之欲出,顧廷燁更是傷心欲絕,他無法接受這樣的傢庭,他跪下抱著自己的父親,那個他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的父親,他想問問父親,為什麼要娶自己的母親進門,為什麼...
歷史上有多少被誅九族的案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據可查就一個 歷史

歷史上有多少被誅九族的案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據可查就一個

看古裝劇,尤其是皇帝劇、宮鬥劇,經常都會看到皇帝下令誅臣子九族,很多觀眾對此就有這麼一個疑問:誅九族說的是哪九族?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說有關“誅九族”的二三事!“誅九族”不是“株連九族”很多人在歷史書...
《知否》番外:明蘭活到七十歲,年老生病,賀弘文終究是後悔瞭 歷史

《知否》番外:明蘭活到七十歲,年老生病,賀弘文終究是後悔瞭

近些年來,國產大女主劇,逐漸成為影視行業的主流,前有火瞭十年不止的《甄嬛傳》,後有令人回味無窮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這兩部大女主劇中,《甄嬛傳》的女主甄嬛是傢中嫡長女,身份尊貴;但是《知否》裡...
79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原諒導演楊潔 歷史

79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原諒導演楊潔

2017年,在天津日報報業集團舉辦的一場名為“菊壇春韻”的演出中,觀眾們發現瞭一個熟悉的身影——86版西遊記中“白骨精”的扮演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傢楊春霞。雖然此時的楊春霞已經年過花甲,但風采仍然不減...
翟志剛妻子有多漂亮?朋友都誇好看,翟志剛經常炫耀 歷史

翟志剛妻子有多漂亮?朋友都誇好看,翟志剛經常炫耀

可以說,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飛天探月的夢想,從明代萬戶的縱身一試,到火箭飛船的相繼放飛,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在飛天之路上付出瞭太多,每一位航天員的背後,都承載著祖國的希望與驕傲。但是有一個群體卻經常被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