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知否》的朋友們或許都記得故事裡面那個大大咧咧的盛傢大娘子王若弗,故事中的王若弗和盛竑兩個人同框就極具人物張力,像極瞭沒頭腦和不高興。對於王若弗,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評價,有的人覺得她愚蠢,明明是大娘子,掌管全傢大小事,卻鬥不過一個小小的妾室林噙霜,也有人覺得她大智若愚,看上去並不聰明,但卻教養出最好的兒子和女兒。盛傢的長楓和華蘭,誰見瞭不是一句誇贊?故事中的明蘭也曾這樣對大娘子說:我不相信哥哥姐姐這樣好,是憑空長出來的。
王若弗確實是一個戲劇張力比較強的角色,每次大娘子出現,我們都無法轉開我們的視線,這也是因為大娘子這個人物在故事中頗有些“醜角”的意思。但我們仔細去分析這個人物,我們就不難發現,大娘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她的“善良”。或者說,大娘子成也是因為善良,敗也是因為善良。故事中的盛傢老太太願意跟王傢聯姻,讓盛竑高娶,她看中的並非是王傢的勢力,而是大娘子心善。王若弗確實不聰明,在後面的諸多故事情節中,我們都不難發現,王若弗的不聰明是因為被王傢嬌生慣養多年,根本就宅鬥的腦子。
基於此,王若弗雖為當傢主母,但是她總是要聽自己身邊人的話,才能做正確的選擇。這樣的女人不管淪落到哪個傢族,總歸是吃虧的,娘傢的背景勢力再強,但是日子都是自己過出來的,大娘子無法做到自立自強,必然要受委屈。而在盛傢這些年,王若弗自然也有過不痛快,最大的不痛快就是林噙霜。盛竑偏愛小妾,跟著還要偏心林噙霜的女兒墨蘭,這本就讓王若弗多有不滿。為瞭對付林噙霜,王若弗甚至不惜買進另一個女人,也就是明蘭的親生小娘衛氏,試圖以毒攻毒,打破常規。
隻可惜,衛氏不爭氣。她生下明蘭後沒多久,懷瞭個男胎,難產去世瞭。以王若弗的腦子,她自然不可能揪出背後的殺人真兇,她隻會暗自懊惱,隻怨自己的“武器”不夠給力。或許,從這個角度來看,王若弗也是幸福的。在盛傢,誰不是需要七竅玲瓏心才能活下去?但唯獨王若弗和如蘭不用。如蘭尚且年幼,加上她又是正室嫡出的小姐,上面還有個正兒八經的嫡姐姐,嫡哥哥,自然是受盡瞭寵愛。但王若弗就不同,王若弗能夠在盛傢橫著走,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自然是盛王傢聯姻。我們都知道盛竑娶王若弗,主要是為瞭自己在前朝能夠謀得一席之位。王傢當年願意把自己的大女兒許配給盛竑,一來是看他老實上進,往後的日子必然不會虧待瞭王若弗。二來就是因為他們自己也清楚這個女兒沒有什麼太聰明的頭腦,進入大傢族,反倒是被弄得團團轉,倒不如嫁一個小傢小戶,娘傢都是王若弗最大的依靠,後半輩子,衣食無憂。而這個思路,盛竑也同樣用在瞭墨蘭的身上。從這裡我們就能看出,王傢其實十分精明,他們分得清自己要什麼,能夠給對方提供什麼,這場婚姻就是等價交易。在這個基礎上,盛竑就不可能欺負瞭王若弗,不然他無法向王傢交代。
而第二個原因,那就是盛竑確實對王若弗有感情。雖然在故事中,我們常常看到的是盛竑寵愛林噙霜,常常把王若弗氣到跳腳,一口一句罵著對方賤人。但實際上,盛竑和王若弗有自己的相處模式。他們兩個人之間其實早就超越瞭愛情。誠然,從某些方面來說,夫妻之間沒有愛情,多少都少瞭些許情調。但情調這兩個字還是要用在正確的地方,如果要讓王若弗做出林噙霜那種撒嬌賣弄的可憐姿態,那大娘子就真的不是大娘子瞭。王若弗和林噙霜是截然不同的人,盛竑在不同的人身上取自己的所需所求。盛竑喜歡林噙霜,但這不代表他不愛自己的妻子。
長楓因為酒醉在外妄自議論儲君,盛竑被官傢關在瞭宮裡一天一夜,王若弗急得就像熱鍋上的螞蟻。而盛竑放出來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見瞭自己的母親,而後沒多久,王若弗急沖沖地沖瞭門,抱著自己的丈夫大哭,盛竑也是輕輕安撫,沒有半分厭煩。細節見真章,盛竑對王若弗有足夠的耐性,那就代表並非毫無感情。就拿華蘭出嫁來說,王若弗在府裡發脾氣,隻說忠勤伯府袁文紹也沒有什麼侯爵官位,她根本就瞧不上,旁邊的下人忙著給大娘子梳妝打扮,但又被她一次次趕走,最後是盛竑低聲跟她解釋,然後親自為梳起瞭頭發。
盛竑對王若弗的感情,未必比對林噙霜的少。隻是盛竑的表現方式不同,對林噙霜,他多的是那一份男人對女人的欲望,他滿足於女人的撒嬌和討好,但是對於王若弗,盛竑有更多的理智,也有更多的責任。但不管如何,要說林噙霜和王若弗哪個更重要,或許為瞭傢族,盛竑也會選擇大娘子。而這,就足夠能體現盛竑的重視。盛竑寵妾,但未必滅妻。
基於此,王若弗隻要能夠安心得過好自己的日子,那麼福氣就在後頭,她根本不需要鬥,也可以完勝林噙霜。但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王若弗竟然給祖母下毒。這確實不像是一個大娘子會做的事,更不像是王若弗會做的事,哪怕明蘭最終問出來瞭個所以然,是王若弗的妹妹康王氏攛掇著她下毒,這件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她的善良和野心起瞭沖突。王若弗礙於祖母對盛傢的掌控,她想要成為盛傢唯一的主理人,因此她才聽信瞭自己親妹妹的話,偷偷給老太太下瞭“拉肚子”的藥。
明蘭回來後,王若弗才知道原來自己下的是毒藥,老太太吃多瞭就會死的那種藥。實話說,王若弗自己也嚇著瞭。但是在那個時候,王若弗還是不願意相信,原來康王氏是嫉妒自己,想要害死自己。王若弗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傢人會做這樣的事。這也是因為王傢對王若弗的保護,讓她失瞭眼睛,盲目聽信傢人。事發之後,王傢上門,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瞭,明蘭卻死不放手,想要還自己祖母一個公道,那個時候的王傢卻翻臉不認人,將所有的罪責都甩到瞭大女兒身上。
那個時候的王傢明白,王若弗如果有罪,盛傢為瞭孩子,也會留住大娘子,但是如果是康王氏有罪,盛傢必然會不惜代價讓康王氏償還。基於利益考量,王傢選擇瞭小女兒,這也給瞭王若弗一個致命的打擊。在這一件事後,王若弗終於成長瞭,她明白瞭大事面前如何分黑白,也明白瞭自己究竟犯下瞭怎麼樣的錯誤。這是王若弗必然要上的一課,王傢滋養瞭王若弗,也成就瞭王若弗,也正如她骨子裡的善良,讓她幸福,也讓她受挫,學會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