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五個子女:三個兒子早逝,幼子成航天專傢,長女至今仍在世

  • 在〈張學良五個子女:三個兒子早逝,幼子成航天專傢,長女至今仍在世〉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 340

張學良一生和於鳳至育有三子一女,和趙一荻育有一子。

圖|張學良

於鳳至與張學良是包辦婚姻的。早年間張作霖徜徉於山林草澤之間的時候,曾被梨樹縣商會會長於文鬥照拂一二。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於文鬥奉旨招墾梨樹縣三江口的土地,內蒙古頭領陶克濤胡卻組織義軍堅決拒絕朝廷派人開墾土地。時任東三省總督徐世昌獲悉奏報後,命新民府營帶張作霖前往圍剿匪患,剿匪過程中張作霖不幸被陶克濤胡義軍圍困,生命攸關之際,幸得於文鬥相助,他找來老鄉吳俊升將其救出。後來,張作霖為感謝於文鬥、吳俊升二人的救命之恩,與他們拜瞭把子。

有瞭這層關系,加之一次偶然的機會,張作霖得知於文鬥的女兒於鳳至“福祿深厚,乃是鳳命。”作為封建社會出身的傳統人士,張作霖迷信至極,他深信“將門虎子”與“鳳命千金”是天作之合,天定的良緣,隻要她能嫁到張傢,張傢一定能大富大貴、大吉大利。於是,張作霖就想著和老友定下這門婚事。

這門婚事最先不同意的不是張學良,而是於文鬥夫婦。雖說此時的張作霖已貴為奉天督軍,權勢兩得,但於文鬥卻不是那種趨炎附勢之人,靠女換取權勢這種事情他是做不出來,也根本不去想。於文鬥擔心在三妻四妾的張傢,女兒於鳳至會受委屈,畢竟於鳳至從小就是富養的千金大小姐,他們是捧在手裡怕摔瞭,含在嘴裡怕化瞭,未曾受過一點點的委屈。如此,於文鬥就以婚姻需要女兒於鳳至點頭為由,暫緩婚事。

後來,於鳳至對這門包辦婚姻還是點瞭頭,而張學良對這位年長自己3歲且秀麗精致的未婚妻也動瞭心。1916年,19歲的於鳳至與16歲的張學良在鄭傢屯吳俊升宅邸成婚。為瞭不讓於鳳至嫁到張傢後受委屈,於文鬥陪送500萬元的嫁妝,希望靠著這份巨額的嫁妝給予女兒於鳳至在張傢生活的底氣。

圖|於鳳至

雖是包辦婚姻,縱使後來張學良和谷瑞玉、趙一荻相戀,於鳳至與張學良也始終相敬如賓。有著良好的傢教和極高的個人涵養的於鳳至,識大體、顧大局,她曾說:“夫妻之間的關系猶如弓與箭,夫如箭,妻如弓,如果弓壞瞭,箭就無法射出去。”對於夫妻的相處之道,於鳳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加入張傢那一刻,於鳳至的心就再也容不下任何人,唯有張學良一人爾。

在這裡,張學良感受到的永遠都是傢的感覺,每當他感到苦悶或是遇到難題時,隻要回到於鳳至身邊,他總能得到最舒心的撫慰。張學良晚年接受采訪時說:“於鳳至對我很好,她是賢妻良母。”

1933年,張學良被迫放下東北軍權,遠離故土赴歐洲,張感慨“此去不知何日歸”時,於鳳至寫詞安慰“青史無虛謊,黑白分明,笑對世人謗。”1937年張學良被囚禁後,此時早已知丈夫心中已另有他人的於鳳至沒有絲毫猶豫,當即安頓好英國的子女,果斷放棄在英國優渥的生活,急赴南京陪伴在已被蔣介石囚禁的張學良左右,自此於鳳至和張學良相濡以沫度過瞭最為艱難,也是最為難熬的1000多個日日夜夜。

這樣善解人意,又能同富貴共患難的妻子,夫復何求啊!

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於鳳至與張學良離婚,但彼此卻從未忘記過對方。張學良始終是於鳳至心裡唯一的摯愛,於鳳至也永遠都是張學良的“大姐”。

圖|於鳳至

1991年5月,於鳳至去世一年多後,張學良獲準赴美國。來到美國後,在女兒張閭瑛和女婿陶鵬飛的陪同下,張學良去看瞭於鳳至生前住過的白色小樓,往事浮上心頭,感慨萬千,隨即老淚縱橫。之後,張學良又來到於鳳至的墓地,他跪在於鳳至的墓前,見到墓碑上的名字仍刻著“張於鳳至”,張學良再次落淚,哽咽道:“此生,唯負此一人,唯負此一人......”

於鳳至與張學良育有三子一女:長子張閭珣、次子張閭玗、三子張閭琪和長女張閭瑛。

長女張閭瑛是張學良和於鳳至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於1916年。由於是張學良的第一個孩子,張閭瑛一出生便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老帥張作霖對她視如掌上明珠,十分溺愛,要什麼就給什麼。與張作霖的溺愛相比,張學良雖然也很疼愛張閭瑛這個女兒,但疼愛歸疼愛,該嚴格還是很嚴格的。在教育上,張學良不僅讓張閭瑛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還讓她學習西方的優良思想,這樣既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又能擴展眼界。

張學良和於鳳至還特別重視培養張閭瑛的興趣。張閭瑛喜歡學畫面,張學良就想盡辦法給她安排名師指導,把她送至沈陽著名畫室學習,師從於齊白石、陳師曾等著名國畫大師。張閭瑛喜歡學琴,張學良就專門托人從國外買來價格高昂的鋼琴,並請來國外的鋼琴教師來教導她。總之,張閭瑛喜歡學什麼,張學良就盡全力滿足她所需,且給她的都是最好的,目的就是想讓她能學到更多的東西,做一個諸多技藝在身的才女。

在張學良和於鳳至的嚴格教導下,身為張作霖的嫡孫女,張閭瑛的身上沒有沾染上一點千金大小姐的壞脾氣,而是成為一位賢良淑德、溫文爾雅的大傢閨秀,可以說教育的非常成功。

12歲前,張閭瑛的生活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無憂無慮。身為張作霖的嫡孫女,張閭瑛不但享受著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更是有祖父、父母、叔叔姑姑和那些姨奶奶的呵護與疼愛。然而,隨著1928年“皇姑屯事件”的爆發,祖父張作霖的身死,張閭瑛的生活遂在12歲這年突遭劇變。其樂融融的一傢因為張作霖的突然離世而分崩離析,曾經疼愛她的那些姨奶奶和叔叔姑姑們各奔東西,隻留下她和父母、弟弟生活。

1933年4月,17歲的張閭瑛跟著自己的父母前往意大利訪問,並在之後遊覽法國、英國、德國和瑞典等歐洲各國。1934年,因為國內局勢風雲突變,為瞭保護妻子和孩子的安全,張學良獨自返回國內,留她們在英國居住,順道讓張閭瑛、張閭珣和張閭玗三個子女在英國學校學習。

張閭瑛很聰明,即使身在異國他鄉,即使接受的教育是完全有別於中國,她在外國學校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是眾多學生中的佼佼者,很多曾經成績非常好的外國孩子都比不上她,無論是文化成績,還是其他興趣愛好,張閭瑛永遠都是其中最閃亮的那顆星,深受師生們的喜愛。

留學英國期間,張閭瑛不但學業有成,更是收獲瞭一份美滿且幸福的愛情。在英國倫敦的大學內,她邂逅瞭同樣來這裡留學的中國人陶鵬飛,陶鵬飛是東北大學的高材生,傢境雖一般但卻稱得上是青年才俊,他能來英國留學,靠得不是傢裡的關系,完完全全是用自己的才能得來的,靠能力來英國留學,可見其才能。

在邂逅陶鵬飛前,因為張閭瑛的傢世,國內有許多人為其牽線說媒,介紹的對象無一例外都是國內權貴後代,其中不乏高官子嗣,包括時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孔祥熙的兒子。但不論是誰的兒子,哪怕是孔祥熙的兒子,張閭瑛始終不為所動,她追求自由戀愛,從不趨炎附勢,事實上以當時她的身份,全中國也沒有多人能跟她比傢世,她也根本無需趨炎附勢,隻有人巴結她,哪有她巴結別人的。

身為處在曾經權力漩渦中心的張作霖的嫡孫女,張閭瑛見慣瞭太多權貴之間的齷齪勾當和爾虞我詐,所以她對那些權貴子嗣天生帶著一種厭惡感,十分不喜與這些人廝混在一起。故而,當別人給她介紹什麼權貴子嗣時,她完全不屑於顧,說:“要嫁就嫁給佈衣。”張閭瑛不想過著那樣充斥著齷齪、骯臟的生活,她隻想著過著普普通通但每天都很幸福的平凡生活,所以她隻想嫁一個愛自己、懂自己而自己又愛的普通人。

最終,張閭瑛遇到瞭,而且時間還很早,那個人就是陶鵬飛。

圖|張閭瑛

張學良和於鳳至兩人向來不會去插手女兒的感情,對子女的婚事持開明態度,鼓勵他們自由戀愛,自己去尋找自己的幸福,所以當得知張閭瑛與陶鵬飛相愛時,他們沒有反對,十分贊成女兒和陶鵬飛戀愛。

很快陶鵬飛與張閭瑛成婚,並前往美國繼續求學。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張閭瑛完成瞭博士學業。畢業後,張閭瑛與陶鵬飛從事教育工作,依靠自己的才能在美國站穩瞭腳跟,並擁有瞭一個幸福而美滿的生活。

當然,張閭瑛能完成在英國、美國的學業,離不開她母親於鳳至的幫助。

1940年,於鳳至因為乳腺癌的原因,離開瞭陪伴近4年的丈夫張學良,赴美醫治。

來到美國後,於鳳至得到瞭最好的治療,病情雖仍然始有反復,但在摘瞭左乳後,她終於是徹底康復。康復後,於鳳至全身心投入到賺錢的事業當中,既是為瞭張閭瑛姐弟賺生活費和學費,也是為瞭給張學良賺取恢復自由後的生活費。直到這時,於鳳至心中想的都是丈夫張學良和自己的子女,賢妻良母也不過如此。

身為富商於文鬥之女,於鳳至完美繼承瞭父親的經商頭腦,她跑去華爾街炒股,在股市中賺得風生水起。然而,賺到錢的於鳳至並沒有在股市繼續攪動風雲,一賺到錢,她就立刻把所有的錢都取瞭出來,然後在比弗利山買下瞭兩套別墅,按當年北京順城王府內傢裡的居住式樣裝飾起來。

為什麼於鳳至要把賺到的錢都拿出來買房子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她想丈夫張學良恢復自由後,來到美國能有一個傢。正如她當時對子女說:“我把所有賺來的錢都用在買房子上,就是希望將來你們的父親一旦有自由瞭,能有安度晚年的地方。這也是我能給漢卿(張學良字)最好的禮物瞭。”

當然,除瞭把錢用在為張學良購置在美國的傢,張閭瑛姐弟的生活費和學費也沒有耽擱。正是因為有於鳳至,才有張閭瑛後來令大多數人都無法比擬的美滿人生。

1961年,陶鵬飛、張閭瑛夫婦前往中國臺灣參加“陽明山華裔學人研討會”,趁此機會,張閭瑛向臺灣當局提出探望父親張學良的請求。起初臺灣當局是拒絕的,但是後來在張學良密友張群從中斡旋下,張閭瑛終於被允許與父親張學良見面,但被嚴格限制會面時間,且也不允許陶鵬飛見張學良。20多年後,已為人婦的張閭瑛帶著自己的丈夫陶鵬飛再次見到瞭此時已滿頭白發的張學良,這也是張學良第一次見到女婿陶鵬飛。然而,由於臺灣當局的嚴格限制,見面的時間僅僅隻有一個多小時,之後就不得不離開。

1990年,張學良恢復自由之身,之後5年的時間,張閭瑛每年都飛回臺灣看望父親。1995年,張學良離臺赴美,僑居美國夏威夷,此後張閭瑛和丈夫陶鵬飛一直陪伴在父親左右,直到張學良2001年離逝。

直至今日,已百歲的張閭瑛仍居住在美國,子女承歡膝下。

長子張閭珣,出生於1917年。作為張傢的嫡長孫,張閭珣就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幸運兒,深得張作霖的喜愛。他從小就很聰明也很淘氣,經常哄得張作霖哈哈大笑,每每張作霖大發雷霆時,隻要張閭珣出現在他的面前,他就會喜笑顏開。有一次,張作霖因某件事大發雷霆,一天都在“媽拉巴子”罵著,張閭珣見此就悄悄跟在張作霖身後,張作霖到哪,他跟到哪。後來張作霖發現瞭孫子的搗蛋行為,揪住鼻子,問:“你不去玩,跟著我幹嘛?”張閭珣奶聲奶氣地說:“我在數,你一天能說幾個‘媽拉巴子’。”張作霖聽後,哈哈大笑,心情瞬間就變好瞭。

1933年,張學良被迫下野出國考察,張閭珣和姐姐張閭瑛、弟弟張閭玗也一同前往。次年,張學良回國時,張閭珣和姐姐弟弟跟著母親於鳳至留在瞭英國。之後,英國倫敦遭德國轟炸,日夜生活在恐懼中的張閭珣精神日趨崩潰,出現瞭嚴重的問題,有些精神錯亂。好在,有母親、姐姐和弟弟的悉心陪伴,倒也沒受苦。

關於張閭珣的結局,現在流傳著2種說法,有說他1954年逝世,年僅37歲;有說他1986年因敗血癥不治身亡,終年69歲。

次子張閭玗,出生於1918年。他生性活潑,喜歡運動,從小喜歡騎馬、跑步、遊泳、打網球、打高爾夫等運動。1929年,年僅11歲的張閭玗曾出現在第十四屆華北運動會上,與父親張學良打瞭一場網球表演賽。

關於他的結局,目前也有兩種說法,有說他1958年,在美國因車禍身亡,年僅40年;有說他1981年因病去世,終年63歲。

三子張閭琪,出生於1919年。與其他兄弟姐妹相比,張閭琪是其中最聰明的一個人,從小聰明伶俐,文思敏捷,因此格外受張學良和於鳳至的寵愛。然而,或許是天妒英才,1929年,張閭琪不幸染上肺結核,張學良和於鳳至遍尋名醫,甚至不惜花費重金從國外請來名醫診治,卻仍是無力回天。1931年,張閭琪死於沈陽,年僅12歲,張學良和於鳳至一度悲痛不能自己,直至許久才稍稍走出喪子之痛。

三次歷經喪子之痛,這樣的痛對於於鳳至和張學良來說實在是過於沉重,痛徹心扉。

圖|趙一荻

張學良與趙一荻相識於1928年的天津。趙一荻出生於官宦之傢,她的父親趙慶華在北洋政府時代,曾任津浦、滬寧、廣九等鐵路局局長,東三省外交顧問,官至交通次長,為官期間廉潔奉公,官聲頗好。趙一荻在天津度過她的少女時代,頭腦聰慧且天生麗質。當年,馮武越在創辦《北洋畫報》時,曾別出心裁,每期都精心挑選一個天津當地的名媛做封面,趙一荻15歲時便成為這份畫報上的封面女郎,且十分驚艷。

1928年,經馮武越介紹,張學良與趙一荻相識於天津,並很快雙雙墜入愛河。期間,他們兩人的戀情受到諸多阻擾,就連趙一荻的父親趙慶華為此都與她斷絕父女關系,直至去世都沒有原諒她。然而,無論遇到什麼困難,趙一荻都未放棄與張學良在一起,奉行愛情至上主義的她,隻要能陪伴張學良左右,便足以。

兩人在一起後,歷經沈陽、北平、西安事變、幽禁。經過半個世紀的苦戀,1964年7月4日,張學良與趙一荻正式結婚。兩人的結婚典禮在中國臺灣臺北市杭州南路美籍友人吉米·愛爾竇先生的寓所舉行,來賓有宋美齡、張群、王新衡、何世禮、張大千、莫德惠、馮庸、黃仁霖、文華等人,由陳維屏牧師證婚。

對於張學良,同於鳳至一樣,趙一荻對他也是愛到深處,無論是榮耀時,還是落魄時,趙一荻始終都陪伴在他的左右,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的生活,未曾有過半點後悔。

圖|張學良

2000年6月22日,趙一荻因病去世,享年88歲。趙一荻臨終前,張學良一直在病床邊陪著她,緊握著她的雙手久久不願放開,直到趙一荻停止瞭心跳,他仍然不願放開她的雙手,一個小時不願放開,直到眾人苦苦勸說他這才答應松開那雙緊握著妻子趙一荻的手。此時,已百歲高齡的張學良對趙一荻的去世,流露出難以言喻的悲痛,回到傢後他沉默不語地坐在輪椅上,淚水緩緩地流下來,久久未從傷痛中走出。

趙一荻曾在回憶錄《見證集》中用細膩的筆觸這樣寫道:“為什麼才肯舍己?隻有為瞭愛,才肯舍已。世人為瞭愛自己的國傢和為他們所愛的人,才肯攝取他們的性命!”趙一荻用自己的一生,詮釋瞭什麼是愛。

張學良與趙一荻育有一子,即著名航天專傢張閭琳。

張閭琳是張學良和趙一荻所生的唯一兒子,1930年出生於天津。張閭琳10歲時,因為張學良被幽禁的原因,他被送到美國居住,托付給瞭趙一荻在舊金山的好友伊雅格和埃娜夫婦處代為撫養。

圖|趙一荻

為瞭不暴露張閭琳真實身份,伊雅格為他改名“克爾”。張閭琳完美繼承瞭父親張學良與母親的趙一荻的聰明頭腦,自小天資聰慧、學習勤奮,高中畢業後他就以極其優異的成績考取瞭加州大學航天專業。

在加州大學學習期間,張閭琳結識瞭粵系軍閥陳濟棠的侄女陳淑貞,並很快雙雙陷入愛河,最終結為夫婦。婚後兩人育有二子:長子張居信,1962年出生,斯坦福大學電機系畢業,並獲博士學位,曾獲得美國全國科學獎金;次子張居仰,1967年生,畢業於南加州大學。

畢業後,張閭琳供職於美國太空署,成為美國著名的航天專傢。1956年,張閭琳第一次回到中國臺灣,與自己的父親張學良和母親趙一荻重逢。1994年5月,張閭琳夫婦第一次回沈陽探親。2005年,75歲高齡的張閭琳先生,攜妻子陳淑貞,長子張居信再次回國,走訪瞭沈陽、西安等地。

於鳳至、趙一荻對張學良都是愛到骨子裡的那種,為瞭他,她們可以犧牲自己的所有,哪怕是生命。得此一妻便已是上輩子修來的福分,這樣妻子,張學良卻有兩位,著實是福緣深厚,讓人十分羨慕。

張學良的四子一女,個個都是聰明伶俐,活到現在的張閭瑛和張閭琳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呱呱資訊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7月6日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連結:https://www.guaguazixun.com/history/104022.html
《知否》:小秦氏一句話,暴露顧偃開有多惡心,讓她守瞭20年活寡 歷史

《知否》:小秦氏一句話,暴露顧偃開有多惡心,讓她守瞭20年活寡

顧偃開始沒有承認,但是他也沒有否認。答案顯然已經呼之欲出,顧廷燁更是傷心欲絕,他無法接受這樣的傢庭,他跪下抱著自己的父親,那個他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的父親,他想問問父親,為什麼要娶自己的母親進門,為什麼...
歷史上有多少被誅九族的案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據可查就一個 歷史

歷史上有多少被誅九族的案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據可查就一個

看古裝劇,尤其是皇帝劇、宮鬥劇,經常都會看到皇帝下令誅臣子九族,很多觀眾對此就有這麼一個疑問:誅九族說的是哪九族?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說有關“誅九族”的二三事!“誅九族”不是“株連九族”很多人在歷史書...
《知否》番外:明蘭活到七十歲,年老生病,賀弘文終究是後悔瞭 歷史

《知否》番外:明蘭活到七十歲,年老生病,賀弘文終究是後悔瞭

近些年來,國產大女主劇,逐漸成為影視行業的主流,前有火瞭十年不止的《甄嬛傳》,後有令人回味無窮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這兩部大女主劇中,《甄嬛傳》的女主甄嬛是傢中嫡長女,身份尊貴;但是《知否》裡...
79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原諒導演楊潔 歷史

79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原諒導演楊潔

2017年,在天津日報報業集團舉辦的一場名為“菊壇春韻”的演出中,觀眾們發現瞭一個熟悉的身影——86版西遊記中“白骨精”的扮演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傢楊春霞。雖然此時的楊春霞已經年過花甲,但風采仍然不減...
翟志剛妻子有多漂亮?朋友都誇好看,翟志剛經常炫耀 歷史

翟志剛妻子有多漂亮?朋友都誇好看,翟志剛經常炫耀

可以說,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飛天探月的夢想,從明代萬戶的縱身一試,到火箭飛船的相繼放飛,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在飛天之路上付出瞭太多,每一位航天員的背後,都承載著祖國的希望與驕傲。但是有一個群體卻經常被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