階級固化,是近年來一個很熱門的詞。倒不是說這個現象從最近才開始出現。相反,階級固化是國際上長久以來的常態,隻是最近隨著新聞媒體的不斷推廣,才被廣大普通民眾所熟知和理解。
階級固化的本質首先就是分層。我們不得不承認的是,當今社會的確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哪怕這與大多數人的意願相違背,哪怕這意味著生來自由平等的人、要在社會上背負著人為劃定的枷鎖。
但沒辦法,你可以咒罵、可以埋怨、也可以奮鬥、也可以嘗試突破。前提是,作為一個成熟理性的人,你得要承認社會分層這一現實。
“權錢開口無人言”
社會分層在歐美國傢是非常公開的,並且有專門的詞語來描述:上流社會、中產階級、下層人民。有句話說得到位,“當錢和權開口的時候,真理都要沉默。”
這一點在西方國傢尤甚。資本主義在現今歷史階段還遠沒有走到下坡路,其冰冷且血腥的本性依然根植在每一個西方人的心裡、血液裡、腦袋裡。
因此西方對於社會分層的接受度是極高的,甚至用接受度一詞來講都不太貼切,因為這是他們從小形成的思維體系中所固有的,對個體而言幾乎不存在對此的否定。
他們生來就接受社會分層,但對於階級固化依然有著反抗。並不是說所有人都因為自己後天的努力程度差異、機緣巧合等,才落到現有的層級而難以跳脫,或是成功魚躍龍門、掌控自己的人生。
階級固化最可怕的是,你生來在這個層級,那麼極大概率你一輩子就無法改變瞭。後天的奮鬥能讓你往上爬的機會實在太過渺茫,而隻要正常生活,下滑到下一個層級也不太可能。
階級固化在歐美國傢不是所謂“公開的秘密”,而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現實。
對於資本主義的子民,無需用各種理念來洗腦、來模糊層級化,因為這就是他們生來便接受的東西。唯一的問題就在於如何轉移矛盾,讓他們不要把階級固化的怨氣撒在政府和上層階級上,以此維持社會穩定。
但越南,一個仍在努力發展中的東南亞國傢,它的階級固化問題幾乎已成死局。錯綜糾纏的根系嚴重阻礙瞭這個國傢的發展,人民被洗腦和催眠,富人盡情享樂。剖析入裡,官僚資本才是越南未來社會變革的巨大阻礙。
官僚資本的桎梏、內部審計的崩壞
越南是官僚資本非常龐大、妨礙社會正常運轉的一個國傢。這樣的國傢生態註定是不健康的,若是處在發展進步的緊要關頭,更是不得不飲鴆止渴的死局。
越南曾經是洗黑錢的“集散地”,不僅是國外的資本傾軋,國內官僚資本也嚴重影響瞭民生和市場經濟。當一個國傢的錢大多都掌握在政府官員手裡,並且官官相護、環環相扣,那麼政府就基本已經跪倒在資本面前瞭。
為啥?因為國傢的建設、發展、保障民生,需要龐大的資金,良性的循環模式是以稅收為主,國傢資金進一步投入社會。
越南顯然來到瞭一個惡性循環,龐大的官僚資本截留瞭大量社會財富,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國庫空虛。與此同時,政府官僚手握巨大財富後,往往選擇轉移而非長期持有。
長期持有的風險和機會成本太高瞭,這批“聰明人”可不會幹這種傻事。大量官僚資本轉移到國外,官僚的親屬也很多都移民到國外去。
人和錢都已經在國外安安穩穩的,越南政府官僚則待在國內繼續撈錢,一旦盆滿缽滿決定收手不幹瞭、或者查到頭上東窗事發瞭,他們就一走瞭之,逃到國外再無音訊。
越南政府的反腐力度跟我國沒法比。首先是政府內部的審查機構形同虛設,在這樣的環境下,政府內審機構的效力是無法發揮的。執行內部審計的也是人、也是政府官員,他們面對這盤根錯節的泥潭,如何下手?
堅持正義、堅持本職工作,太過困難、阻力太大,往往調查出什麼結果前就得把自己也搭進去。內審機構面對官官相護的龐大腐敗網絡,實在是過於薄弱和渺小。
阮春福
其次,政府內部審計的官員也並非人人心懷正義。都說什麼“出淤泥而不染”,但倘若讓你設身處地換位思考,在那種污濁的環境裡連獨善其身都是個大問題,如何做出成效?面對泥潭,要麼趕緊走、要麼就被同化,絕不存在污泥之中湧清泉的情況。
內審官員能做到這一步也不容易,而這些人也是很受達官貴人歡迎的。跟內部監察搞好關系,黑白通吃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很多事情沒必要一上來就撕破臉、勢同水火不共戴天。越是到瞭往上的圈子,人往往也越和氣。
沒有永遠的朋友和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無論是尋常商賈,還是這種做到頂的大佬,本質都是做生意嘛,做生意最講究和氣生財。
投資商圈、盤地皮
越南的政府內審可謂是形同虛設,絕大多數內審人員跟被審計對象早就串通一氣。再聯系到上面說過的,越南官員把財富轉移可是看傢本事,哪怕突擊抄傢,也查不出什麼東西。
在越南一些沿海城市,有著一種怪相。那裡的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也沒有多少富豪,但卻有著很多奢華的咖啡館、酒店、公寓樓。某些沿街咖啡館裝潢很上檔次,裡面甚至配備昂貴的紅木傢具,但賣的咖啡也不是特別貴,對於對於中產階級來說甚至相當“親民”。
很多人疑惑,誰吃飽瞭撐地去開這種虧錢咖啡館、高檔酒店?答案還是政府官僚。這些高檔的地產都是政府官僚通過親戚傢屬置辦的,高檔酒店之類也都是掛在信得過的親戚名下。說白瞭這塊地買來造什麼無關緊要,重要的隻是地皮。
其實在經濟欠發達地區,這樣的投資更高效和方便。非常緊密的官僚貪腐網絡,會讓越南的政府官員們相互通氣和扶持,勾心鬥角自然是有的,但大體上保證“和諧共生”的基調。
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市中心自然不必多說,某些交通樞紐或是其他有潛力的地區,他們會約定共同投入。
比如在市中心旁、交通便捷的一大片地皮,零散的官員肯定沒這能力單獨吃下來。但與其便宜其他富豪,相熟的官員們會共同把這片地“包圓瞭”:這幾塊地你吃下,那幾塊地歸我,旁邊幾塊地是他的。
根系彼此纏繞,發展起來無疑是事半功倍,在他們的資本推動下,甚至可以營造出另一個市中心。如果這種“投資”進行到這一步,那大概率就算成功瞭。
第一層首先就是產業本身的回報,有大資本作為後臺,這些產業的回報率不低。其次就是能吃到越南地皮不斷往上滾動的紅利,即便產業本身的回報欠佳,有紅利不斷往上湧,要說虧錢幾乎是不可能的。最後就是規模效益,這也是官僚們集中資本幹大事的基礎。
當一個成功且循環健康的新商圈被他們建立起來,投資回報率和地價漲幅都足以讓這些腐敗官僚做夢都笑醒。這就是越南的現實,幾乎成為死局的現實。
模糊的階層觀念、可悲的厚壁障
然而越南政府對於人民采取的策略則是非常有效的糊弄政策。越南當然也有明星,但與其他國傢娛樂產業有些不同的是,越南的明星非常接地氣。
當然不隻是明星在公眾面前放低姿態,那些貪腐到骨子裡的政府官員、有名的富豪等等,他們出現在公眾視野裡的時候,永遠是低姿態、接地氣的形象。這對於越南人民的洗腦策略非常成功。
絕大多數普通越南人對於明星、官員的印象都是非常親民,沒有架子,並且從信息渠道所展示的那一面裡,有意地隱去瞭他們的財富狀況。所以在普通越南人思維裡,社會分層是非常模糊的事情。
越南明星常常在娛樂節目中自曝醜事、自黑、展現出很多普通人的缺陷。越南人民自然是看個樂呵,覺得這些明星與自己距離很近、也都是些世俗氣的人而已。
但實際上在他們看不見的角落,明星與官員們幹的事並無二致,也都是洗錢、轉移資產、再投資。這些大量截留社會財富的罪魁禍首,卻在熒幕前表現地極為平凡,接地氣到讓越南民眾誤以為他們之間隻距離咫尺。
但殘酷的現實卻是——借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我們之間已經隔著一層可悲的厚壁障瞭”。
越南的出路在何方
階級固化,是每個國傢都在面對和經歷的問題,也是目前任何一種意識形態也無法從本質上去著手解決的。在未達到全體人民思想高度覺悟之前,社會的分層是無可避免的。需要註意的是,社會分層本層並不是壞事,階級固化才是。
社會分層其實是一種客觀的獎懲機制,拋開先天出身這種無法改變的條件,總體而言在一個生態健康的社會中,人都應該可以憑借自己的付出和奮鬥來實現人生目標和自我價值實現。
階級固化才是每個社會的末路。當出身就決定瞭一個人一生的走向,那麼這樣的社會必然是死氣沉沉的、沒有出路和未來的。
人不是牲畜,一個獨立理性的人應當具有成熟的思維和掌握自己生活的能力。若是永遠被別人、被社會牽著鼻子走,這樣的人生其實是可悲的,與牽線木偶、與圈養的牛羊無異。
越南現在面臨最困難的問題就在於階級固化的成型,在這樣巨大的阻力面前,越南政府客觀而言缺乏撥亂反正的能力。越南人的出路在哪裡,其實很容易看到,隻是令人惋惜的是當局者迷,大多數越南人依然沉浸於萬民和諧的幻象裡。
階級固化這個深刻而深沉的問題,正逐漸壓在越南並不堅實的肩膀上,越南政府苦苦支撐卻難以推翻。這就是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