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向北與美利堅接壤,向南毗鄰危地馬拉,東部面對著加勒比海,西部是茫茫大西洋,作為南、北美洲陸上交通的必經之地,墨西哥一直被譽為"陸上橋梁"。
復雜的高原地形為當地人帶來瞭"夏無酷暑,冬無嚴寒"的宜人氣候,古老的印第安文化也在這裡起源。然而就是這片得天獨厚土地,如今卻沒瞭以往的勃勃生機。
1、 塵封的過去
自哥倫佈遠航美洲後,帶回去瞭一種制作精美的陶盆,據說這個精美的陶盆產自"瑪雅"。於是,美洲大陸這片神秘的土地在當時便成為瞭黃金與財富的代名詞。
越來越多的白種人湧入美洲,西班牙殖民者們東征西戰,損失慘重,但最後將這片土地征服瞭,隨著白人越來越多的出現在這片大地上,墨西哥本地的印第安土著也成瞭歐洲白人們廉價的奴隸。
1820年,西班牙資產階級革命爆發。一位名叫伊都維德的軍官宣告墨西哥獨立,這次沒有流血的政變,宣告瞭墨西哥的獨立,卻也開啟瞭這個國傢動蕩的歲月。
獨立之後的墨西哥情況並沒有好轉,莊園主與教會勢力勾結,各自稱霸,墨西哥國內局勢十分混亂。迪亞斯在位期間,為瞭維持自己的權利專制獨裁,他與美國交好,給美國商人特別的優惠,受到瞭美國的庇護,墨西哥有瞭一段"平靜"的歲月。
在這段時間裡,沒有瞭其他列強的侵略,墨西哥有瞭一段安靜的世紀,迅速發展瞭經濟,但其實民眾之間的貧富差距依舊巨大,底層的人民群眾依舊是被奴役的對象。
表面上看這個國傢逐漸平穩,但潛在的社會矛盾卻越積越多,越積越厚獨裁統治者們肆意搜刮,民不聊生,民眾怨聲載道。
而後美國人頒佈的那些優惠政策,為以後的動蕩也埋下瞭隱患,逐漸入侵的資本主義使得農場主們對統治階級不滿的聲音越來越大,隱形的矛盾在逐漸地積累著。
2、 矛盾激化
曾經有人感嘆:"可憐的墨西哥,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
這並不隻是單純的因為美國D品的原因使墨西哥國內混亂不已,這句話裡包含瞭墨西哥獨立之後的動蕩歷史。
美利堅是一個以"侵略擴張"為手段發展起來的國傢,作為鄰國的墨西哥自然也不能幸免。墨西哥對於美國商人那些專門的優惠政策,也成瞭經濟侵略的一種手段。
隨著墨西哥國內資產階級越來越多,工人們的工資被壓榨的越來越厲害,這導致瞭人們的極度不滿。
野心勃勃的美利堅在武力征服加拿大失敗後,便將矛頭集中指向瞭墨西哥。有瞭之前的教訓,他們並沒有從一開始便動用武力,而是重新找瞭一條路。
"德克薩斯州的管制比較松懈。"
"不能硬碰硬,我們便潛移默化的來。"
一直以來的擴張思想影響著美國統治者,他們急切地需要擴張,來給自己帶來財富與金錢。美利堅謀劃瞭一盤棋,不用流血便可勝利的棋。
位於國土邊界的德克薩斯州是當時墨西哥境內管轄比較缺乏的地區,美國政府發現瞭這個漏洞之後,有瞭可乘之機,便通過各種手段鼓動人們移民到德克薩斯州。
逐漸地,德克薩斯州迎來瞭越來越多的美國移民,直到後來移民數量竟然比當地人數還要多。
依靠著人數的優勢,美國政府便開始鼓動群眾開始鬧獨立,借助著人數優勢,德克薩斯州共和國建立瞭,不久後,德克薩斯州全票通過瞭與美國合並的提案,順理成章的並入瞭美國。
3、 戰爭爆發
僅僅德克薩斯州的獨立並不能滿足侵略者的野心,他們想要的遠不止這些!
1846年,馬塔莫斯被美軍占領,美墨戰爭正式爆發。在之後的一段時間內,由於雙方勢力懸殊差距過大——長時間以來內憂外患使得墨西哥並沒有看上去那樣安寧。很快,墨西哥便敗下陣來。
1848年,節節敗退的墨西哥與美利堅進行瞭"談判",談判結束後,墨西哥被迫割讓瞭德克薩斯、新墨西哥、加利福尼亞等州,這些割讓出去的國土,占瞭墨西哥面積將近一半!至此,美利堅成為瞭美洲主宰。而這,也是墨西哥走向衰落的開端。
在這次戰爭結束之後,美國並沒有繼續擴張,戰爭侵略,而是選擇瞭停戰。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一方面美國在這場戰爭中也耗損瞭元氣,需要"休養"一段時間,另一方面,墨西哥剩餘的土地價值不大,暫時不值得美利堅為此再搏一把。
就這樣,墨西哥這個自獨立以來便動蕩不已的國傢暫時存活瞭下來。
隨著時代發展,侵略者們不再用熱戰爭挑起事端瞭,然而,命途多舛的墨西哥依舊不能安寧,因為,他們又盯上瞭經濟這個"國之命門"。
1994年,墨西哥加入瞭北美自由貿易組織,這又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美國大量的廉價玉米將墨西哥農民狹小的生存空間吞沒瞭,最終,社會底層的民眾全被推上瞭販D集團。墨西哥再一次哀嚎:"離天堂太遠,離美國太近!"
近年來,美國不斷抱怨墨西哥的D販摧毀瞭美國人的意志,給美國帶去瞭太多不穩定因素,可是究其根源,也不過是自作自受罷瞭。這一切不過都是拜美國所賜!
4、 命途多舛的國度又該何去何從
哥倫佈的航海行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侵略者的一種侵略行為。墨西哥這個國傢,因為侵略者而誕生,卻在獨立之後怎麼也逃不出被侵略的命運,所有的因果一遍遍地在上演,也許這便是資本遊戲的本質。
在墨西哥飛速發展的60年裡,也是矛盾不斷積累的60年,而這個命途多舛的國度日後如何,它能否找到出路,誰又能真的說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