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年前,美國把一隻黑猩猩送進太空,回來後卻發現瞭不對勁

  • 在〈61年前,美國把一隻黑猩猩送進太空,回來後卻發現瞭不對勁〉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 350

人類想要飛往太空的想法,從古代時期就有出現,不過,礙於落後的科技水平,在二戰前的很多年時間裡,夢想都始終是夢想。

在二戰之後,美蘇之間展開瞭瘋狂的全方位競賽,他們都把目光鎖定在外太空,哪個國傢要是率先讓宇航員翱翔外太空,那麼哪個國傢的軟實力必然贏得世界矚目,在這樣的背景下,61年前,美國把一隻黑猩猩先送上瞭太空“鋪路”。

一隻黑猩猩的使命

對飛行的渴望延伸到大氣層之外,並不是二戰後才有的事情。

早在1638年,約翰·威爾金斯在《發現新世界》這本書中就描繪瞭人類在低重力條件下行走在月球上的模樣:站在月球上,就像站在地面上一樣平穩,移動速度比任何地球上的生物都要迅捷。

在這之後的很多年裡,外空中生存的場景就被腦洞大開的人類無限幻想。

不過,在二戰結束之後,整個世界的格局都發生瞭巨大的變化,當前蘇聯將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到美國人頭頂上以後,這兩個國傢就展開瞭瘋狂的競爭。

在當時看來,那種感覺頗像是孩子間鬥氣,而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才使得人類翱翔太空的道路被逼著向前走。

兩個國傢最初的出發點都沒有什麼錯:蘇聯人更偏愛於用狗實驗,而美國人更喜歡用大猩猩實驗。

這兩種動物都是哺乳動物,這也就印證瞭:若是哺乳動物能夠在太空中生存,那麼人類也沒有那麼特殊。

畢竟,一個國傢想要培養出一位宇航員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代價,隨隨便便就讓一個宇航員冒死沖向太空,任何一個國傢都不會舍得做這樣的事情。

哈姆就是一隻黑猩猩,它過去的工作,甚至要比絕大多數人類更加危險。

當初,為瞭在“太空競賽”中擊敗蘇聯,美國專門挑選瞭40隻“訓練有素”的黑猩猩,往飛向太空的目標中培養,而哈姆就是其中之一。

按照當時的“競賽”方向,若是哪個國傢能夠將人類送到外太空去探索,那麼就能拿到“聖杯”,這在當時的國際大背景下也顯得尤為重要。

美國之所以選擇黑猩猩,是因為這種動物和人類相比有著很多相似之處,哈姆的老傢在非洲的喀麥隆,它在美國佛羅裡達州的動物園也算是動物界的“大明星”,很多人都會慕名而來,對聰明的哈姆贊不絕口。

後來,哈姆也就這麼被美國空軍方面發現瞭,他們花錢將哈姆買瞭回來,和其他猩猩一起訓練,最終決定將它送往外太空。

在此之前,一條名為萊卡的俄羅斯獵犬曾飛向瞭太空,那是在1957年11月,隨著“史普尼克2號”進入地球軌道,地球史上第一隻遨遊太空的動物就這麼誕生瞭。

按理說,美國的起步已經比蘇聯落後幾年瞭,可蘇聯的萊卡獵犬卻沒有回來,這也就給瞭美國追趕的動力。

由此也能推斷出:宇航員若是想要完成太空飛行,所面臨的考驗可想而知。

萊卡的命運,也是非常悲慘的。

按照蘇聯官方公佈的版本:在萊卡完成瞭一周的飛行任務之後,到達距離地球1600千米的高度,按照計劃,它吃下瞭一頓含有劇毒的晚餐,然後安靜地死去瞭。

不過,另一條令人震驚的消息於2002年被一位前蘇聯科學傢公佈:萊卡並沒有活那麼長時間,實際上,它在剛飛上太空幾個小時的時間,就死於過度驚嚇和中暑,傳感儀也指出,在萊卡生命的最後階段,它也忍受著巨大的苦楚。

因為進入過太空,萊卡也成為瞭最出名的小狗,美國報紙還將前蘇聯的衛星稱為“萊卡的衛星”。

美國訓練黑猩猩的終極目標其實也很簡單:要讓哈姆活著出去,然後再活著回來。

哈姆的名字也寓意深遠,它代表著美國新墨西哥州霍洛曼航空醫療中心的首字母縮寫,哈姆就是在這裡完成訓練的。

為瞭這次飛行,哈姆的訓練時長長達兩年半,它已經具備瞭完成簡單任務的能力,對光線和聲音也同樣能夠做出反應。

為瞭訓練這隻黑猩猩,美國方面甚至用到瞭“香蕉訓練”。

當猩猩在看到藍色閃光5秒的時候推動推桿,那麼就可以獲得一根香蕉作為獎勵,若是沒有完成獎勵,那麼哈姆的腳底板將會受到輕微的點擊懲罰。

測試中所吃的食物,也將是為適應太空飛行而特意準備好的香蕉囊。

1961年1月31日,哈姆以MR-2任務組成員的身份進入太空,遺憾的是,這項任務並沒有想象中的順利。

飛行路線角度在發射後高於原定計劃,導致飛船進入瞭距離地球252公裡的太空區域,高於原計劃大概185公裡,在那樣的高度中,氧氣含量直線下降。

在外太空飛行瞭6分鐘之後,太空艙以每小時8046公裡的速度在太空中穿行,這隻名為哈姆的黑猩猩也充分體驗到瞭什麼叫做失重狀態。

在飛行瞭16分39秒之後,太空艙開始墜落,徑直墜入瞭大西洋。

所有實驗組的成員們都在祈禱著一件事:希望哈姆還活著。

營救小組迅速到達瞭指定區域開始搜尋,經過緊張刺激的營救工作,太空艙終於被找到瞭。

大傢都驚訝地發現:哈姆還活著。

哈姆在出艙之後,立馬就獲得瞭一個蘋果和半個橘子,這也是對它的肯定,還好哈姆不具備人類的思維,不然按照它的壯舉,可不是這點“小恩小惠”就可以完成的。

在當時看來,哈姆幾乎是毫發未傷,這次外太空飛行雖然非常短暫,卻也讓哈姆成為瞭“最耀眼的黑猩猩”,最起碼,它上瞭外太空,也活著回來瞭。

這次實驗也證明瞭一個問題:哺乳類動物在飛向外太空以後,也能夠平安返回。

哈姆出現問題,“太空競賽”達到全新高度

激烈的“太空競賽”,也絕不會因為一隻黑猩猩飛向瞭外太空而結束。

美國方面也很快宣稱,他們將一隻靈長類動物送上瞭外太空。

蘇聯也很尖銳地指出瞭:哈姆的這次飛行隻是進入瞭亞軌道。

這也就意味著,這不算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外太空飛行,隻是在外面晃瞭一圈。

蘇聯也很快行動起來,1961年4月12日,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順利飛入太空,成為瞭人類飛向太空的第一人。

自從加加林進入太空的那一瞬間,美國人也知道,自己又落後瞭。

一個月之後,總結瞭經驗的美國飛行員艾倫·謝潑德也被送入瞭太空,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進入太空的宇航員。

這次,美國並沒有表現得過於激動,因為他們飛向太空的速度落在瞭蘇聯的後方。

他們決定後發先至,宣佈瞭要在10年之內登上月球,這也意味著,他們要面臨太空行走、交會對接等一系列重大難題。

1962年,肯尼迪總統在賴斯大學發表瞭演講:太空值得全人類盡最大努力去征服,我們決定登月。

登月之前還從來沒有人敢於想象,全世界的人對於月亮都有著自己的幻想。

美國宇航員在日常訓練的過程中,也經常開到黑猩猩哈姆的玩笑,比如當宇航員從水裡出來後發泄鬱悶心情的時候,旁邊的人就會說一句:“閉嘴,給我一根香蕉。”

有一陣,辦公室裡也會經常出現很多新鮮的香蕉,這也是大傢自嘲緩解壓力的一種方式。

從1962年開始,地質學傢帶領參加訓練的宇航員們去各種各樣的荒涼、復雜的地形去采集標本和繪制地質圖,相關的訓練,一直持續到1972年。

此時的美國人不知道蘇聯那邊究竟有沒有能力將宇航員送到月球,為瞭避免兩國宇航員同時踏上月球的尷尬場景,美國工程師還提出瞭讓宇航員開著車在月亮上考察,這將會成為一個全新的看點。

在阿波羅1號的三位宇航員犧牲後,尼爾·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羅11號順利踏上瞭月球的土地,那句“個人一小步,人類一大步”的名言,至今仍透露出巨大的力量。

他在月球表面進行瞭兩個半小時的行走。

從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有12名宇航員乘坐阿波羅號太空船登上瞭月球,在那之後,美國就沒有瞭登月行為。

在人類完成瞭這一壯舉後,很多人又重新將目光轉回瞭那隻曾在太空中遨遊的黑猩猩。

最初的時候,黑猩猩哈姆看起來並沒有什麼大礙,它被安排在一處動物園中,同樣享受著明星般的待遇。

不過,這隻猩猩從外太空回來以後,心臟跳躍就非常強烈,正常的黑猩猩的壽命大約是40年,而“英雄哈姆”在動物園的悉心照料下,也僅僅活瞭25歲。

人們發現瞭不對勁,不過這一切已經晚瞭,沒有什麼能去逆轉哈姆的生命瞭。

這或許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太空中的環境確實不適合生命的生存,後來,隨著科技的發展,相關的準備越來越充分,不過誰也不能保證意外和危險哪個會更快到來。

宇航員這份工作,看起來充滿瞭掌聲和鮮花,不過極大的未知性依舊考驗著他們。

從人類共同體的方向考慮,黑猩猩哈姆是英雄,加加林是英雄,阿姆斯特朗也是英雄。

參考

趙洋.人類太空行走歷史:先驅者是黑猩猩[J].科學大觀園

劉進軍.黑猩猩宇航員的“太空一小步”[J].軍事文摘

呱呱資訊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4月25日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連結:https://www.guaguazixun.com/history/93906.html
《知否》:小秦氏一句話,暴露顧偃開有多惡心,讓她守瞭20年活寡 歷史

《知否》:小秦氏一句話,暴露顧偃開有多惡心,讓她守瞭20年活寡

顧偃開始沒有承認,但是他也沒有否認。答案顯然已經呼之欲出,顧廷燁更是傷心欲絕,他無法接受這樣的傢庭,他跪下抱著自己的父親,那個他從來沒有真正理解過的父親,他想問問父親,為什麼要娶自己的母親進門,為什麼...
歷史上有多少被誅九族的案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據可查就一個 歷史

歷史上有多少被誅九族的案例?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有據可查就一個

看古裝劇,尤其是皇帝劇、宮鬥劇,經常都會看到皇帝下令誅臣子九族,很多觀眾對此就有這麼一個疑問:誅九族說的是哪九族?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說有關“誅九族”的二三事!“誅九族”不是“株連九族”很多人在歷史書...
《知否》番外:明蘭活到七十歲,年老生病,賀弘文終究是後悔瞭 歷史

《知否》番外:明蘭活到七十歲,年老生病,賀弘文終究是後悔瞭

近些年來,國產大女主劇,逐漸成為影視行業的主流,前有火瞭十年不止的《甄嬛傳》,後有令人回味無窮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在這兩部大女主劇中,《甄嬛傳》的女主甄嬛是傢中嫡長女,身份尊貴;但是《知否》裡...
79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原諒導演楊潔 歷史

79歲“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原諒導演楊潔

2017年,在天津日報報業集團舉辦的一場名為“菊壇春韻”的演出中,觀眾們發現瞭一個熟悉的身影——86版西遊記中“白骨精”的扮演者、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傢楊春霞。雖然此時的楊春霞已經年過花甲,但風采仍然不減...
翟志剛妻子有多漂亮?朋友都誇好看,翟志剛經常炫耀 歷史

翟志剛妻子有多漂亮?朋友都誇好看,翟志剛經常炫耀

可以說,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飛天探月的夢想,從明代萬戶的縱身一試,到火箭飛船的相繼放飛,千百年來,中國人民在飛天之路上付出瞭太多,每一位航天員的背後,都承載著祖國的希望與驕傲。但是有一個群體卻經常被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