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社交平臺上爆發瞭一個社會熱點事件——河南眼癌女童疑似詐捐。
“詐捐”一詞,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群情激憤,然而事件背後的反轉卻令人意想不到。
眼癌女童之死事件的後續,孩子的爺爺將剩餘的1301元善款全部捐出。
眼癌女孩的水滴籌
王鳳雅2015年出生在河南周口太康縣,傢裡條件一般,王鳳雅上面還有三個姐姐,下面有一個弟弟,盡管傢裡孩子很多,但是爺爺奶奶和父母都很疼愛王鳳雅。
王鳳雅眼睛的問題從很小的時候就出現瞭,但是當時父母沒有放在心上。
楊美芹說,小鳳雅出生幾天之後,她就發現孩子有一隻眼睛和別人有點不太一樣,特別的亮。
不僅亮,有時候對著燈看時,還會有些反光,但每當楊美芹想要確定一下時,眼睛的特殊情況又沒有那麼嚴重瞭。
於是王傢人都沒有很在意。
隨著小鳳雅年齡的長大,她時常會說自己眼睛不舒服,一開始村裡一傢私人的眼科診所說她是角膜炎和白內障,於是一直在滴眼藥水。
但是2017年10月的一天,她突然發起瞭高燒。
起初傢裡人沒有太當回事,隻以為是小孩子受涼瞭,於是帶她到衛生院拿瞭藥,打針退燒。
誰知治療下來一點效果都沒有,母親楊美芹趕緊帶著孩子到縣醫院裡檢查。
檢查結果發現,小鳳雅有視網膜細胞瘤。
當時鄭大一附院的主任醫師對王傢人說,小鳳雅的病可以做手術把眼球摘除,如果不想也可以化療。
後來進一步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還是建議他們做化療。
但是化療光是住院都要先交兩萬,這對一個普通的農民傢庭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這是眼癌,他們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去治療孩子。
為瞭籌集足夠的化療費用,楊美芹發起瞭第一次水滴籌籌款。
2018年2月底,楊美芹開始做直播,她想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孩子多掙一點救命錢,從二月到三月,楊美芹總共做瞭五十七次直播,耗時兩千多分鐘。
3月9日,楊美芹像往常一樣做著直播,她把手機架在王鳳雅的床前,忙忙碌碌地照顧她。
在直播的過程中,有愛心人士發現瞭小鳳雅的情況好像不太妙,她的眼球凸出,病情好像越來越嚴重。
楊美芹很擔心,但是做直播也沒有帶來很大的受益,錢依然不夠給小鳳雅治療。
於是在3月15日至3月30日期間,楊美芹又陸續發起瞭兩次水滴籌。
在楊美芹做火山直播紀錄小鳳雅的健康狀況期間,有一些志願者也關註到瞭她。
志願者曾經多次勸說楊美芹帶小鳳雅到大醫院去治療,楊美芹都沒有采納他們的建議,因為實在拿不出錢。
到大醫院,孩子要治病,她們陪護的要住宿吃飯,囊中羞澀的傢庭實在負擔不起。
2018年4月5日,有一個叫做“愛心媽媽”的微信群裡的志願者來到瞭河南溫良村,他們找到瞭小鳳雅傢裡。
到瞭之後,志願者輪番上陣,勸說楊美芹帶孩子去北京治療。
王鳳雅的爺爺王太友說,他們不是不願意帶孩子去治療,隻是實在沒錢。
志願者當時承諾他們,北京兒童醫院的手續全部都辦好瞭,隻要他們肯去,就能夠直接入院治療。
聽到這個話,楊美芹和傢人忍不住落淚,連連感謝。
但王傢人卻隱隱感覺這些志願者有些不對勁。
從河南老傢出發之前,志願者們要求他們傢人穿上破舊的衣服,坐在破舊的床上不停地拍照。
原本說早已經準備好的急救車也不見蹤影,在折騰小鳳雅換瞭兩次交通工具之後,最後坐上瞭火車去北京。
去北京的路上,志願者們仍然還在不斷地給小鳳雅拍照,並且讓她哭出來,說哭得越多,網友捐得就越多。
志願者們用在傢裡拍的破破爛爛的照片發朋友圈募捐,就下面的評論來看,有很多好心人為小鳳雅捐助。
但是王太友說,他們一傢都沒有收到募捐款,不知道錢去哪裡瞭。
接下來的一切,對於從未接觸過志願者團隊的王太友一傢來說,就像是在拍“電視劇”一樣。
因為志願者給的東西都是假的,隻對著他們不停拍照,住院卡上的名字也不是王鳳雅,而是另外一個人。
在醫院裡,王鳳雅沒有得到志願者承諾過的救治,甚至連王鳳雅必須要用到的顱內降壓藥和營養液都沒有。
王太友提出要離開醫院,但是志願者卻不讓他們走,甚至以報警威脅他。
王太友和兒媳婦楊美芹已經發現這一場“愛心救助”的不尋常。
在他們的堅持之下王太友還是帶著小鳳雅離開瞭,他們找瞭一傢診所為小鳳雅買瞭藥,輸液結束之後,連夜打瞭一輛出租車從北京回到瞭傢中。
當時已經是4月7日凌晨四點。
大老遠折騰瞭一趟,懷揣著希望前往北京,卻是失望而歸,王傢一傢人心中都很難過。
但他們沒有意識到,一場輿論的暴風雨,已經在醞釀當中,很快這個普通的底層傢庭,將置身於謠言和網絡攻擊的漩渦裡。
被輿論的暴風雨籠罩
2018年4月9日,作傢陳嵐在社交平臺上發佈瞭一條實名的報警信息,內容聲稱“王鳳雅疑似被親生父母虐待至死”。
這條信息很快吸引瞭大批量的關註,隨後大樹公益官方賬號也發表言論,公開指責王鳳雅的傢人存在詐捐的行為,他們得到的善款隨意挪用,最終導致瞭王鳳雅的死亡。
其中最為引人關註的是他們拋出瞭一個隱含著尖銳社會問題的信息:用王鳳雅的病所籌集來的善款是用來給他的弟弟治病瞭,所以小鳳雅才被虐待得不治身亡。
作傢陳嵐之所以信誓旦旦說王鳳雅已死,是因為4月初,王鳳雅經歷瞭一次“假死”。
當時鳳雅住在太康縣人民醫院的ICU病房裡,除瞭王傢人之外,還有一個自由志願者和一個大樹公益的志願者也在。
當時王鳳雅的心電圖一直在不穩定地波動,其中一瞬間還大小便失禁瞭。
醫生告訴楊美芹,孩子已經不行瞭,於是楊美芹給等在病房外面的王太友打瞭電話。
接完電話王太友在大廳嚎啕大哭,大樹公益的志願者聽到有人說鳳雅沒瞭,於是便把這件事按照工作流程上報給瞭大樹公益,寫著孩子死亡,救助失敗。
但鳳雅其實並沒有斷氣,楊美芹想讓孩子在傢走,因為如果在醫院死亡會被拉去火葬場。
在回傢途中,楊美芹下車給孩子買瞭壽衣和一些陪葬品,回到車上後她拉著小鳳雅的手,突然感覺她動瞭一下。
小鳳雅沒有死。
還未等他們消化這個令人欣喜的消息,王傢人便看到瞭大樹公益那篇令人瞠目結舌的文章。
文章寫著,姐姐用命換來的善款,被用到瞭弟弟的身上。
這個消息無疑觸及瞭所有人敏感的神經,因為這短短的一句話背後隱含的是重男輕女問題。
越來越多的網友關註王鳳雅的情況,許多網友還向太康縣當地警方報警。
一時之間,王傢人百口莫辯,楊美芹也被網友貼上瞭“惡毒母親”的標簽,甚至去集市時都會有陌生人拉住她問:“你是不是虐待瞭孩子?”
隨後,封面新聞、紅星新聞等媒體都開始緊急跟進事件的進展。
4月12日,《法制晚報》的官方賬號發文,題目為《夫婦利用患病女兒詐捐致其死亡 官方:孩子沒死 警方介入調查》,在這篇文章裡提到,王鳳雅沒有死。
也是4月12日這天,大樹公益志願者白夢雪來到瞭王鳳雅傢,帶著一份救助協議,希望能夠帶小鳳雅到北京、上海的醫院治療。
王傢人不願再去北京,怕再次被騙,提出醫院必須在鄭州。
然而,在和志願者白夢雪協調期間,兩方發生瞭肢體沖突,小鳳雅的爺爺說,當時是因為白夢雪質疑要給小鳳雅及傢人拍照,奶奶阻攔時二人發生瞭沖突,而且奶奶也被推倒在地,然而,這個沖突卻被作傢陳嵐描述為白夢雪被王傢人暴打。
其實太康縣的警方在接到報案之後就立即展開瞭調查。
4月23日,警方向媒體表示,“目前掌握的情況是,籌來的款大部分都用在孩子的治療上瞭。”
警方發聲之後,輿情有所平靜,許多網友更加同情小鳳雅,加入到瞭捐款的隊伍中來。
然而,這場站在道德制高點上的輿論風暴遠遠還沒有結束。
2018年5月24日的上午,公眾號“有槽”發佈瞭一篇題為《王鳳雅小朋友之死》的文章。
文章聲稱,河南太康縣3歲女童王鳳雅因視網膜母細胞瘤,於5月4日離世,其傢人利用患病女兒在水滴籌等多個平臺籌集善款15萬元,主要用於治療傢中兒子的唇腭裂,卻放任女兒眼球脫出眼眶而不采取任何積極治療措施,導致眼癌惡化。
文章還寫道“現在,小鳳雅離世近三周,楊美芹清空瞭所有視頻、朋友圈,這傢人對網友要求償還捐款的要求充耳不聞。”
這篇文章在各大網絡平臺瞬間刷屏,此時該事件正式全面進入公眾視野,引爆互聯網,網民情緒也被徹底點燃,質疑聲猛烈,一時間對“詐捐”“挪用善款”“虐待”“重男輕女”等社會問題的討論不絕於耳,並提出將所籌資金的用途和餘額去向進行公佈。
事件在互聯網被徹底引爆之後,主流媒體也開始廣泛地關註。
《北京青年報》發表瞭一篇文章《#王鳳雅去世事件#進展:傢屬拒絕透露籌款金額和剩餘資金》,這篇文章被頭條新聞和澎湃新聞的官方賬號轉發,直接引爆瞭輿論。
網友們紛紛對王傢人的所作所為義憤填膺。
還在村裡的王傢也被蜂擁而至的記者圍瞭個水泄不通。
楊美芹還沒有從喪女之痛的情緒中走出來,就要面對鋪天蓋地的質疑聲,她隻有不停地澄清自己並沒有虐待過女兒,表達對女兒的愛意。
5月24日晚,紅星新聞發佈瞭一篇辟謠的文章,題為《用姐姐詐捐15萬治弟弟的病?嫣然基金:弟弟的病是我們給錢治的》。
王鳳雅的弟弟是天生的唇腭裂,在2017年的時候便通過嫣然基金會做瞭手術,根本就不存在挪用姐姐募捐款的情況。
5月25日,楊美芹再次接受一傢視頻媒體的采訪,采訪過程幾次中斷,因為楊美芹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
提到王鳳雅,楊美芹哭得幾乎要暈厥過去。
一方面要消化女兒已經不在瞭這個事實,一方面還要疲於應付數以萬計陌生人的質疑,楊美芹從未感到如此絕望。
在紅星新聞報道瞭此事的真相之後,多個主流媒體都開始發聲。
事情的真相是,王鳳雅當時進行瞭三次水滴籌,他們的籌款目標原本是十五萬,最終籌得瞭38638元的款項。
這將近四萬元第一時間都用來給王鳳雅治病瞭,最終隻剩下瞭1301元。
5月25日當天的下午,王鳳雅的爺爺王太友決定將剩下的一千多元全部捐出去。
在媒體、水滴籌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他們前往瞭太康縣慈善會,就此,引起軒然大波的這筆款項終於有瞭歸處,老王一傢人也得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王鳳雅的死亡事件以及善款事件的一再反轉,讓網友們都感到很愕然,而最初引起這個輿論風暴的作傢陳嵐,此時也成為瞭眾矢之的。
2018年6月,在事件真相澄清後的一個月,陳嵐上瞭一檔節目。
在節目中,陳嵐說,事情真相出來之後她已經把所有和這件事相關的內容都刪除瞭,並且還發瞭一個道歉的信息。
但對王傢造成如此大的傷害,她並沒有絲毫悔過之意。
她說,也許當時她的第一個報警帖子措辭更加的仁慈,更加的溫和,可能後續引發的情緒不會那麼的(激烈)。
她還聲稱,在道歉信息裡註明瞭不屬於她的,造謠的部分,她堅決不承認,她不背這個鍋。
至於為什麼她能夠第一時間知道王鳳雅死亡這件事,為什麼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佈具有爭議性的造謠文章這件事,陳嵐閉口不談。
她不談,是因為有貓膩。
最初王鳳雅在4月假死的那一次,除瞭王傢人,就隻有一個自由的志願者和一個隸屬於大樹公益的志願者知曉這個情況。
而大樹公益的志願者,在第一時間就把消息匯報給瞭公司。
他把消息匯報給瞭大樹公益,那麼陳嵐是如何知曉?
因為陳嵐和大樹公益的關系非常曖昧,她原本是“小希望之傢”這個公益組織的創始人。
但是據相關人員稱,從2014年之後,小希望之傢的團隊就並入瞭“大樹公益”。
到後來小希望之傢的志願者做公益時填報的《困難兒童申請表》抬頭也變成瞭大樹公益。
王鳳雅的爺爺對於陳嵐的行為已經無話可說,除瞭需要她的道歉之外,王太友還決定正式對陳嵐提起法律上的訴訟。
2019年12月2日下午,小鳳雅傢屬起訴陳嵐一案宣判,法院認為,陳嵐作為被告人,她當時在公開的社交平臺所發表的言論,已經脫離瞭合理的范疇,所以構成瞭名譽侵權。
法院宣判陳嵐需要向楊美芹進行出面的道歉,支付精神撫慰金和律師費各五千元。
陳嵐後續確實在社交平臺上對楊美芹進行瞭書面的道歉,但隨後又發佈內容表示不服宣判,還會繼續起訴楊美芹。
王太友得到瞭法院判決結果之後心中終於松瞭一口氣,他在村裡本是很有威望的,但這件子虛烏有的事不僅讓很多網友給他們發騷擾短信,打電話,還嚴重影響到瞭他們現實裡的生活。
鄉裡鄉親都認為他們真的虐待孩子,老王傢的人有口難言。
2022年,距離那場輿論漩渦已經過去瞭三年,在小鳳雅死後,王傢也漸漸過上瞭正常的生活。
小鳳雅的相片依然留在傢裡,楊美芹時不時會看著照片流眼淚,但她還有四個孩子,想到孩子,楊美芹也隻好擦幹眼淚努力生活。
對於王鳳雅一傢人的遭遇,村裡面的人知道真相之後也很同情,本來就失去瞭一個小寶貝,還要因為一個居心叵測的陌生人遭受這樣的無妄之災。
對於當年的那件事,王傢人已經不願意多談,他們隻想過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日子。
王傢人已經走出瞭這件事的陰霾,但是陳嵐卻在繼續作妖。
2022年3月,她又在社交平臺上發表瞭文章,質疑江歌案裡江歌的媽媽江秋蓮所募集的善款去向不明。
鑒於陳嵐劣跡斑斑的過往,網友們已經不再信任她的發言,紛紛對她進行反駁,希望她能夠不要再利用輿論傷人。
2022年3月10日,陳嵐在社交賬號上發佈瞭給江秋蓮的道歉信,而這封道歉信裡仍然是和當年給王鳳雅一傢的一樣,明面上是道歉,其實句句都在說自己是好心辦瞭壞事。
輿論的威力
在浮躁的互聯網時代,許多好心的網民們會被有心之人當槍使用,而在一次又一次的事件反轉之後,網友們對於事件的真相也會麻木。
他們是在消耗網友的善心,也堵死瞭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的路。
陳嵐口口聲聲說那些別有用心的募捐者在吃人血饅頭,殊不知真正吃人血饅頭的其實是陳嵐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為瞭流量造謠的人。
參考資料
《自媒體時代主流媒體如何挖掘真相——以廣東衛視<社會縱橫>“王鳳雅事件”報道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