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軍隊醞釀已久的軍事大反攻以失敗告終,在北頓涅茨克,烏軍反攻部隊殘部重新被壓縮到阿佐特工廠工業區。但與之前不同的是,烏軍不但損失瞭數百名士兵,而且暴露瞭在阿佐特工廠的隱藏力量。前後不到兩天時間,烏軍的東部大反攻從勝利到慘敗就像坐過山車一樣。回頭再看,烏軍第一天突然發動反攻,如入無人之境,實際上是中瞭俄聯軍誘敵深入的圈套。烏軍反攻部隊以及配合他們的雇傭軍還未站穩腳跟,就遭到俄軍鋪天蓋地的炮火覆蓋。烏軍重新占領兩個街區打巷戰的妄想也隨之破滅瞭。
在斯維亞托戈爾斯克市及周邊地區,烏克蘭武裝部隊第95空降突擊旅和第81獨立空中機動旅被擊潰,由於“艾達爾營”督戰隊提前炸毀瞭北頓涅茨河上的橋梁,致使這兩個旅一千多人殘部陷入俄聯軍包圍。有80多名被圍的烏克蘭士兵選擇扔掉武器泅渡逃生,但是俄軍指揮官下令不得向河面上的烏軍逃兵開火。同時,俄聯軍還以此為典型向包圍圈內的烏軍承諾,所有自願放下武器的烏克蘭軍人和領土防禦部隊成員,隻要放下武器高舉雙手,俄軍保證他們的生命安全以及獲得戰俘的正常待遇。
這麼快,烏克蘭方面高調宣揚地通過成功的軍事反攻行動,重新控制北頓涅茨克50%領土的巨大勝利,就被鐵一樣的事實打臉瞭,而基輔方面剛剛潑出去的雞血還是熱乎的。烏克蘭前總統波羅申科表示,所有關於“烏克蘭武裝部隊控制北頓涅茨克 50% 以上”的報道都是假的,不符合北頓的實際情況,烏克蘭武裝部隊隻控制阿佐特工業區和工廠附近的一處住宅區(實際是被包圍在此)。一直支持波羅申科的烏著名記者尤裡·佈圖索夫說“有些人整個周末像傻子一樣背著一麻袋的假消息到處亂跑,實際上北頓的大多數‘反攻’和‘控制50%的城市’隻在互聯網上成功進行。
波羅申科及其擁躉把烏軍反攻行動失敗歸咎於基輔高層,導致上述慘敗的根源在於,澤連斯基和他的團隊幻想在北頓再制造一個斯大林格勒式保衛戰,以獲得美英和整個北約集團的同情與支援。然而,《Spiegel》援引德國政府的消息來源報道,因為德國害怕援助的重型武器在俄羅斯本土“現身”(被烏軍用於攻擊俄羅斯本土),因此拒絕向烏克蘭供應重型武器。這段時間,很多政要名人都提醒烏克蘭應該認清形勢割地求和,烏方擔心西方陣營風向已經發生轉變,自己會成為西方的棄子。
戰爭已經打瞭100多天,由於南線亞速海沿岸地區的戰鬥已經結束,俄聯軍所有精銳力量都集中在頓盧地區戰線,在軍事裝備和空地火力上都擁有絕對優勢。在改變戰術後,俄聯軍正在以最小的代價,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德國《明鏡周刊》報道稱:“俄羅斯可能很快擊潰烏軍的防禦。”德國對外情報局(BND)在最近的機密簡報中說,“BND分析師擔心烏克蘭的抵抗力量甚至可能在未來四到五周內崩潰,BND 分析師指出,雖然俄羅斯人的行動速度比戰爭開始時慢得多,但他們每天都能征服並有效控制一小塊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