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贏戰爭需滿足兩個基本要件,一是有作戰經驗的軍隊,二是充足的武器裝備和彈藥。對於烏克蘭來說,現在這兩個要件都是對手擁有的。英媒前幾天透露,烏克蘭軍隊從開戰到現在已經失去瞭20萬人,雖然這個數字與烏方公佈的存在很大差距,但是烏克蘭軍方也不再隱瞞當前令人難以接受的日均傷亡數字(每天200人左右)。接受英國《泰晤士報》采訪的英國雇傭兵馬修·羅賓遜表示:烏軍有生力量正在遭受嚴重損失,經他訓練過的1000多烏克蘭士兵超過三分之一已經陣亡。他還透露,烏軍嚴重缺乏單兵保護裝備,這進一步增加瞭人員損失。
隨著戰爭深入,大量的烏克蘭老兵被消耗掉瞭,新兵無論從心理素質還是戰術經驗,都無法在短期內適應實戰需要。這是鐵一般的事實,並且正在被烏克蘭軍方和背後支持的北約國傢所接受。更重要的是,這些未經過系統訓練的烏克蘭新兵,要面對的是世界上綜合實力第二強大的軍隊。在此背景下,即便是北約源源不斷地提供武器裝備支援,也架不住烏軍在戰場上被摧毀或敗退丟棄的速度。美國援助的90門M-777火炮已經所剩無幾,LPR稱,他們在阿夫傑耶夫卡村附近的戰鬥中,擊毀烏軍多個M-777 榴彈炮連,同時被擊毀的還有烏軍的多管火箭炮等其他火炮武器。
由於掌握制空權和大量戰場無人機的投入使用,俄軍現在可以實現對烏軍火炮陣地發現即摧毀。同時俄軍所擁有的空中和陸地打擊火力優勢,讓前線的烏軍幾乎到瞭生無可戀的地步。烏克蘭武裝部隊 “北方”作戰指揮部司令德米特裡·克拉西爾尼科夫錄制視頻,報告瞭烏軍在頓巴斯前線的情況。他說,俄軍炮兵稱霸戰場,全面壓制烏克蘭炮兵,在半天之內向烏克蘭陣地打瞭2到4千枚炮彈。烏軍有生力量在俄羅斯的炮擊中遭受嚴重損失。猛烈的炮火讓烏克蘭新兵喪膽,最好的烏克蘭老兵在前線待2~3天就會失去鬥志。
克拉西爾尼科夫最後呼籲北約,進一步向烏克蘭提供大量的武器支持,尤其是遠程火力。與此同時,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米哈伊爾·波多利亞克在接受英國《每日電訊報》采訪時表示,烏方懇求北約國傢火速支援大約 300 輛多管火箭炮系統(MLRS)。不過,即使北約相關國傢同意烏克蘭的請求,並立刻著手搜集采購火箭炮,最後到烏軍手裡至少也要一個多月的時間。戰場形勢瞬息萬變,何況一個月時間。目前,頓盧前線烏軍手中的重型火力裝備越來越少,配套彈藥也日漸短缺。
美國“海瑪斯”多管火箭炮
俄軍和DPR/LPR前線部隊反映,烏克蘭前線部隊的火箭彈似乎快打完瞭,現在很多時候都是單發射擊。而烏克蘭士兵在社交平臺發佈的視頻顯示,當俄軍炮擊行動開始後,烏軍隻能驚恐地蹲伏在坑道內避險,但很多人會被炸死或被爆炸塵土掩埋窒息而死。軍事專傢稱,俄軍這種單邊火力優勢給烏軍造成的心裡恐懼,足以摧毀他們的戰鬥意志,直至士氣渙散放棄抵抗。而事實上,北約相關國傢的態度也明顯發生轉變,呼籲烏方“識時務”盡快與俄羅斯談判的聲音越來越多。除此之外給再多的武器裝備也是徒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