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早已看出瞭空城計,為何還要撤軍?諸葛亮:他若不撤,必死

  • 在〈司馬懿早已看出瞭空城計,為何還要撤軍?諸葛亮:他若不撤,必死〉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 116

在《三國演義》一書當中的所有橋段之中,空城計堪稱最具“爭議”的一章。

小說當中,司馬懿引十五萬大軍勢如破竹,隻用瞭八天的時間便抵達新城,斬孟達,並且在後續作戰之中直取街亭,完成瞭“絕其糧道”的戰略方針,使得諸葛亮無奈“揮淚斬馬謖”,最終圍困孔明於西城。

此時的諸葛亮正忙於糧草調動,手上隻有二千五百名老弱病殘的士兵,且無大將,雙方之間的實力對比毫無懸念。

可正當所有人都認為蜀漢就要就此亡國之時,羅貫中卻在這時為諸葛亮安排瞭“空城計”一幕。

在西城保衛戰裡,諸葛亮大開四門,每一門用二十軍士,扮作百姓,灑掃街道,甚至還安然自若,坐在城門之上焚香彈琴。

司馬懿見到這一景象,疑心大起,隨後“教後軍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望北山路而退”。

雖然這段描寫符合小說裡的人物性格,也的確契合瞭歷史上司馬懿沒能在這場戰鬥裡攻破蜀漢的事實。

但是對於廣大讀者而言,其中的矛盾實在不少:要知道,司馬懿手上可是有十五萬大軍呀,哪怕就派幾千人進城也足以揭穿諸葛亮的“謊言”,就算真的不敢進城,諸葛亮就坐在城樓之上,魏軍萬箭齊發,還能讓他如此瀟灑自在嗎?

那麼在這司馬懿撤兵的背後又隱藏著哪些考量呢?

“空城計”的背後:久攻不下的蜀漢

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諸葛亮的空城計是後人所虛構的,真實的諸葛亮從未用過如此計謀。

但是,與小說情節相同的是,司馬懿也的確和諸葛亮在魏蜀邊境展開過一系列軍事對抗,但是每一次作戰都未能取得足以“滅國”的優勢。

三國時期魏國坐據著廣袤的中原地帶,人口繁多,糧食豐富,而相比之下,蜀漢此時所擁有的四川盆地實在不值一提,彼時的四川尚未完全開發,且周邊蠻族林立人口僅為魏國十分之一,無論從文化發展,還是經濟實力上來看都處於劣勢。

益州雖然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但是遠遠沒有達到可以無視十倍國力的地步。

從歷史上來看,四川盆地失守並不罕見。

暫且不提司馬懿的本傢司馬錯當年就曾經輔佐秦惠文王拿下瞭四川,甚至就在“空城計事件”發生的十幾年前,劉備也曾經在實力尚弱的情況之下打敗劉璋入主益州。

就算益州在這幾十年裡休養生息,又能強大到哪裡呢?難不成司馬懿的軍力比之蜀漢,還不如當年的劉備比之劉璋嗎?

從各個角度上來看,在雙方的對比之中,蜀國都是處於絕對的劣勢。

如果非要給蜀漢政權一個屹立不倒的理由,那大概就是“政清人和”瞭。

劉備去世以後,為蜀漢留下瞭一個相對穩定的管理班子,文臣內政上有諸葛亮這樣的頂級人物,武將裡也不乏趙雲、黃忠、馬超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將,雖然關羽張飛已然去世,但他們的子嗣關興張苞也扛起瞭父輩的大旗。

作為蜀漢嫡系成員,這些臣子基本上不會有所二心,全國上下也有著“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條件,和“復興漢室”的覺悟。

但反觀另一方面,這些條件所帶來的的優勢也是及其有限的,畢竟,就算再怎麼政通人和,蜀漢所能掌握的也僅僅是一州之地,天下的九分之一罷瞭。

在北方,自從曹丕登基以後,就已經開始瞭近乎迅速的實力擴張,曹操尚在人世之時,雖然名義上掌握著整個長江以北,但是很多地方都采取瞭羈縻制度。

例如,在青州和徐州,雖然名義上認同曹操的統治,但實際上一直以臧霸、孫觀等地方割據勢力把握,他們掌握著獨立的土地和軍隊,這也使得曹操在征戰當中一直放不開手腳。

但到瞭曹丕時期,憑借著多次軍事行動,青、徐兩地的隱患被徹底掃除,魏國的國力以及其迅猛的速度上升,到瞭黃初末年,曹魏國庫充實,累積巨萬雙方的實力差距幾乎已經到瞭懸殊的地步。

對於這些問題,諸葛亮當然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因此在會在劣勢的情況之下,先後發起瞭五次北伐,但可惜的是,五次北伐均告失敗,蜀國始終被牢牢按在瞭益州,無法動彈。

但頗為意外的是,縱使到瞭司馬懿時期,魏國已然成長為龐然大物,在對蜀作戰過程當中卻“花樣百出”,以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姿勢失敗。

到瞭後期,司馬懿還是靠著據守,硬生生的才算熬死瞭諸葛亮,取得瞭這場較量的勝利。從這個結果上來看,司馬懿贏得確實稱不上好看,甚至有些“丟人”,難道他真的是個人能力不比諸葛亮嗎?

蟄伏數十年,司馬懿的最佳時機

世人皆知諸葛亮乃“臥龍”,“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但是,與諸葛亮相比,司馬懿也並不差到哪去,作為三國六十年亂世的最大的贏傢,恐怕沒人敢說,司馬懿是一個能力低下的人。

司馬懿比諸葛亮年長兩歲,但是其仕途上一直稱得上是“低調”,諸葛亮二十六歲便提出瞭三分天下的大計,三十歲便輔佐劉備建立瞭蜀漢,名揚天下。

而相比之下,司馬懿則默默無聞,在他二十九歲之前一直處於隱居狀態,沒有任何功績,但雖說如此,每一個見過司馬懿,與之打過交道的人,都對其有著極高的評價。

南陽太守楊俊素稱其:“非尋常之子”,漢尚書崔琰稱其:“英姿不凡”,世人從未見過司馬懿立過什麼大功,辦過什麼大事,但是當談起他的時候,沒有人敢予以質疑。

正因如此,曹操才會選擇在司馬懿二十九歲的時候請其出仕。

對於曹操的請求,司馬懿當場拒絕瞭,但是曹操不是劉備,他沒有“三顧茅廬”的雅興,最終還是將其強行帶到瞭身邊。

盡管在曹魏任職之時,司馬懿依然鮮少發表看法,但是曹操還是給出瞭最高評價:“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傢事。”

這句話是對曹丕說的,告訴他,司馬懿絕非屈居於人之下的普通臣子,在未來,他一定會幹預老曹傢的傳承。

但對於曹操的警告,曹丕並沒有聽進去,此時的他已然被司馬懿徹底折服,兩人之間的關系十分之好,甚至在曹操面前還多次維護司馬懿。

再加上司馬懿聽聞此事後,立馬變得“勤於職守”,最終才使得曹操放下瞭戒心,不再多提。

《孫子兵法》有雲:“善戰者,無奇勝,無智名,無勇功。”

意思是,真正善於作戰的將軍,從來沒有過於耀眼的赫赫功績,他們總是在作戰之前就已經做好瞭萬全準備,以最穩妥的姿態,取得最好的結果。

不使得一切超出預料的事情發生,從外人的角度上來看,他們並沒有充滿戲劇性的耀眼功績,但是這種平淡的本身才是為將者最好的品質。

司馬懿,就是這樣一個善戰者。

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在對蜀作戰當中,司馬懿似乎一直在有意識的“放水”。

街亭一戰以後,司馬懿斬殺俘虜萬人,原本正應該大軍揮師南下之際,卻突然停下瞭腳步,不肯再前。

司馬懿在軍事上的特點可以稱得上是“閃擊戰”的典范,千裡奔襲長驅直入尤為擅長,可是,此時的他卻毅然選擇瞭防禦。

其中的深意在於:亂世之中,司馬懿對於統治者而言是一柄利劍,它甚至不需要出鞘,隻要握在手中,不為敵人所用便足以。

但是如果放在統一年代,司馬懿毫無疑問是一個“定時炸彈”,誰也不知道這隻鷹會在何時振翅而飛。

歷史上不乏“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案例,因此,對於司馬懿而言,維持這樣的亂世,有著極大的必要。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諸葛亮已經成瞭他的工具,隻要這位天下第一謀士依然存在,那他就有停滯不前的借口,慢慢的等待自己的時機。

因此,即便真的有機會能夠消滅諸葛亮,司馬懿也不會為之所動,對於他而言,建功立業隻不過虛名,但是如果諸葛亮不復存在,絕對會使得自身處境陷入不利。

圖窮匕見,司馬傢族迎來最終勝利

空城計看似虛構,事實上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也的確是歷史情況的真實寫照。

對於司馬懿而言,最終目的還是等待時機,在自己的實力足夠顛覆政權之前,他不會給曹魏一個安全無虞的環境。

曹操任內,司馬懿如此,關系要好的曹丕上臺以後,司馬懿依然如此,但盡管無奇勝,無勇功,司馬懿在曹魏實力當中的官職和影響力,卻每一天都在提升。

從一個小小的文學掾再到曹丕臨終前欽定的托孤大臣,司馬懿完成瞭一次不可思議的轉變。

諸葛亮與司馬懿之間的較量不單單是在戰場之上:更多則在於戰場之外:司馬懿想要諸葛亮為自己拖延更多的時間,而諸葛亮則想要依靠司馬懿的“怠戰”來為蜀國延續更多的壽命。

這場較量是不對等的,畢竟對於弱小的蜀國而言,每一次出征幾乎都是傾舉國之力,司馬懿每次以防守姿態“賴”過去,都會使得蜀國幾年的積累一掃而空。

結果隻會使得蜀國獲勝的希望愈發渺茫,公元234年,在自己生命的前一年,諸葛亮發動瞭最後一次北伐。

這場戰鬥諸葛亮做好瞭完全的準備,為瞭解決糧草問題,他在幾年前就開始在渭、濱屯糧,為瞭避免雙方懸殊過大,他還聯絡瞭孫權,一起發兵。

在這場戰鬥之前,諸葛亮就已經立下瞭方案,那就是爭取在野戰當中殲滅魏軍主力,諸葛亮本身就有著極高的軍事造詣,在作戰之前也曾經進行瞭諸多準備,他知道,隻有在野戰中取勝,才能徹底改變蜀國的命運。

然而司馬懿卻依然背水築營,在紙面實力數倍於諸葛亮時,仍采取防禦姿態。

蜀魏相峙瞭百多日,諸葛亮多次派人叫陣,甚至送上婦人衣物羞辱,但司馬懿始終按兵不動。

魏軍將領不解用意,要求出戰,司馬懿就開始耍賴,聲稱要求上表魏帝請戰,百般推脫,到瞭後來,甚至魏帝也坐不住瞭,專門派辛毗督戰,司馬懿才慢悠悠的發兵出擊。

然而,時間沒有站在諸葛亮這一邊。

公元235年,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一代名臣就此隕落。

臨終之前,雖然雙方仍未進行正面對戰,但此時的諸葛亮已然明白這場戰爭,蜀國敗瞭,臨終時,他交代薑維秘不發喪,整頓軍馬撤回蜀國。

當蜀軍撤退,司馬懿來到瞭蜀軍遺留的營寨,當看到眼前部署有秩序的營寨以後,就連他也不由得感到心驚。

做出瞭對於這位宿敵最後的評價:亮真天下奇才也。

諸葛亮死瞭,但是對於司馬懿而言,他的“拖延”方針依然沒變:此時正值魏國多事之秋,北方鮮卑作亂剛剛平定,公孫淵又再次起兵,聽到這個消息以後,司馬懿立馬放下瞭與蜀國的作戰北上,進入到瞭新一輪的“奔波”之中。

同年年底,曹叡病危,朝政再次陷入動蕩,更沒有人有力氣對付司馬懿瞭。

在司馬懿有意無意的領導之下,曹魏形成瞭一個極其特殊的局面,一方面戰場之上大敗高句麗,破東濊、平濊貊,另一方面,朝堂之上混亂不堪,曹氏宗親個個放縱跋扈。

公元251年,司馬懿去世,但是司馬傢族已然權傾朝野,昔日的曹氏宗親已然成為瞭他們的傀儡,普天之下,再無任何人能夠壓制司馬傢族。

直到這時,司馬傢族才展開瞭滅蜀計劃,出乎意料的是,司馬懿任內幾十年都沒能攻入的益州,這一刻突然異常的好打。

僅僅隻用瞭幾個月的時間,魏國五路大軍就已經兵臨城下,後主劉禪出降,蜀漢就此亡國。

呱呱資訊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6月14日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連結:https://www.guaguazixun.com/int/100987.html
網友在朝鮮坐地鐵,發現平壤地鐵有這麼幾個特點 國際

網友在朝鮮坐地鐵,發現平壤地鐵有這麼幾個特點

在朝鮮旅遊時,我們不能搭乘當地的公交車,不過卻有機會體驗一次平壤的地鐵。雖然,站點是固定的,但是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在平壤搭乘地鐵,我發現平壤地鐵有這麼幾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平壤地鐵非常的深。據我們...
英國政壇繼續爛,醜聞之下約翰遜拒絕立馬走人,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國際

英國政壇繼續爛,醜聞之下約翰遜拒絕立馬走人,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文/看英國英國首相約翰遜在醜聞之下官宣辭職,但他仍然堅持留任拒絕立馬走人,而新首相預計於10月接替上任,對此,英國保守黨稱“有毒”鮑裡斯·約翰遜現在應該被替換。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John Majo...
高喊人權的加拿大,曝出醜聞,皇傢警察秘密監視民眾移動設備 國際

高喊人權的加拿大,曝出醜聞,皇傢警察秘密監視民眾移動設備

文/看美洲加拿大國傢警察部隊承認經常使用強大的間諜軟件監視該國民眾,這引起瞭專傢的擔憂,他們警告說,加拿大皇傢騎警的文件詳細描述瞭對加拿大人移動設備的秘密監視,突顯出政府監管松懈,即在監管和控制這種技...
安倍遭槍擊白衣沾滿鮮血,美國人很悲傷,特朗普:他是真朋友 國際

安倍遭槍擊白衣沾滿鮮血,美國人很悲傷,特朗普:他是真朋友

據日本官方消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發表競選演講時遭槍擊,目前已無生命體征。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弘和周五告訴記者,他不知道安倍的情況,但NHK公共廣播援引當地消防部門的話說,67歲的安倍“沒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