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流亡異國打出一片天地的鐵血戰士們——史上三大異域孤軍

  • 在〈那些流亡異國打出一片天地的鐵血戰士們——史上三大異域孤軍〉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 195

成王敗寇,若是一朝劣勢,要麼歸順招安,要麼遠走他鄉。在歷史上,有著許多在爭鬥中落敗的勢力,他們分作一小股一小股,流向瞭異國他鄉。

而今要說的,便是歷史上三支異域孤軍,在異國紮根,並慢慢打出瞭一片天地。

不願歸順,離美赴巴:內戰後的美國南軍

1865年4月2日,美國南部邦聯政權在北軍的逼近之下,放棄瞭首都裡士滿,逃亡瞭弗吉尼亞,翌日,北軍攻占裡士滿和彼特斯堡。4月6日,北軍在塞勒斯克裡克會展中擊敗瞭南軍北弗吉尼亞軍團。

4月9日,南軍的總司令羅伯特·李將軍在弗吉尼亞阿波馬托克斯率部向北軍總司令格蘭特將軍投降,美國內戰就此宣告基本結束。絕大多士兵跟隨李將軍踏上瞭投降歸順的道路,但是,仍有兩萬多名軍士,他們對於北軍極為抵觸,開口閉口叫罵:“北佬”。

其中,甚至有一部分同北軍高級軍官交惡的軍士,他們不相信格蘭特將軍的允諾,在得知投降的消息之後,便懷著悲憤驚恐的心情,沖進瞭簡陋的傢中,沖著瘦弱不堪的妻子和孩子喊道:“該死的,全完蛋瞭,收拾東西,我們走。”

“走去哪裡呢?”是啊,應該走去哪裡呢?南卡羅萊納州查爾斯頓城已經被北軍占領,裡士滿不復存在,彼特斯堡也成為瞭北軍的囊中之物,跑?拖傢帶口,能跑去哪裡?士兵頹然倒地,思考著這無望的前路。

但很快,對北軍、對內戰的恨再度支撐其站瞭起來,他咬緊牙關:“出國,我們離開這個鬼地方,去哪裡都好。”

此時,一批又一批的南軍軍士自發地聚集到瞭一起,沒有一人振臂一呼,多發挑動的情節,他們都心知肚明,此刻能夠聚在一起,就已經昭示瞭後半生都需得綁在一起的命運。

群龍無首,一位阿拉巴馬州的參議員站瞭出來:“嘿,夥計們,我們的意圖就不需要我多費口舌瞭,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敲定目的地,要攜帶的人口、物件,以及交通方式。”

交通方式毋庸置疑,如果要在北軍無法捉摸的情況下離去,隻能是走水路,至於攜帶人口,此時,一些傷員沉默瞭下來,有個別的低聲對戰友說道:“我呆在這裡挺好的……”阿拉巴馬州的參議員擲地有聲道:“傷員是我們的英雄,即使是最危急的時刻,也不能丟棄。”

眾人紛紛點頭,那麼,他們應該航向何方呢?這樣一群人,前往歐洲的話,人生地不熟,一則不知道賴何謀生,二則過於紮眼。至於什麼亞洲、非洲,南軍們更是想都不敢想,路途遙遠,他們還帶著孩子和傷員,誰也不知道這一路上會發生什麼變故。

於是,他們敲定瞭位於南美洲的巴西,一來路途不算遠,二來巴西的作物主要是西瓜和棉花,這是他們生活的美國南方最主要的作物,他們可以在那兒耕種開荒,謀得一塊生存的空間。

當即,他們開始伐木做船,準備物資、種子、食物還有防身彈藥,踏上瞭這一條不歸路。

1865年11月10日,原南部邦聯佐治亞州安德森維外部設備監獄長官亨利·沃茨上尉因殘骸北軍戰俘的罪名被聯邦軍事法庭判處死刑。得知這一消息,這群準備逃離的南軍軍士沉默片刻,卻隻是更加堅定瞭逃亡巴西的念頭。

來到瞭巴西的南軍軍士一開始未能快速融入當地的生活,他們隻想到瞭巴西人和他們一樣種著棉花和西瓜,但此時,巴拉圭戰爭爆發,當地政治環境混亂不堪,與此同時,英國人將足球傳入南美洲,就地拔起的足球俱樂部令美國南軍軍士無所適從。

一方面,後殖民文化雜糅的風情吸引著一部分南軍軍士,他們成功改名換姓,融入瞭當地生活,甚至有個別成為瞭足球俱樂部裡面的個中好手。

另一方面,絕大多數人固守著自己的一片土地,他們在熱帶雨林裡開荒拓土,斬棘披荊,等待巴西政府發現之時,這一群異鄉人已經生生開辟出瞭一個個村莊、市鎮、城市瞭。

南軍軍士管這些小小的城市為“亞特蘭大”、“裡士滿”,在這裡,他們一樣靠種植農作物為生,在南方聯盟節到來之際穿上發舊的南軍制服,不勝驕傲地打著血痕旗遊行——在來自南方佐治亞州的卡特總統來訪巴西之時,同樣如此。

敗逃異域,離中渡泰:在泰國的國民黨士兵

1950年至1960年,這一期間,國民黨軍隊撤退到瞭緬甸,大部分隨軍重新整編,幾次在中緬邊界企圖反攻大陸,且不論中國如何看,彼時,緬甸政府對這一股國民黨勢力煩不勝煩,在和國民黨談判失敗以後,緬甸向聯合國控訴瞭國民黨的軍事行動。

當即,聯合國判決,臺灣國民黨軍不得不將大部分的軍隊撤回,但仍有一部分駐紮在雲南邊境地區的國民黨軍餘部,他們遭到瞭中緬聯合圍剿,急亂之下逃亡瞭金三角地區。

從雲南撤退到瞭緬甸,隨後又從緬甸到達瞭泰國北部,來到這裡之後,這些軍人賴何為生?

在一個沒有人脈、沒有根基的國傢,赤裸裸地來,隻能認命地幹一些苦力。

因此,1961至1971年間,國民黨軍人們放下瞭武器,在泰緬邊境建立瞭難民村,為瞭謀生,他們護送馬幫,販運鴉片,靠毒品貿易維持生計。

與此同時,他們種植當地人喜愛的中國茶、咖啡和熱帶水果,這是他們對外的幹凈生意。

漸漸的,從小農生產到作坊生產,再憑借毒品積攢的資本,發展到初具規模的小公司,十幾年後,因為當地經濟環境的寬泛,一些頗具頭腦的國民黨士兵已經開始經營大公司,絕大多數都是做著茶葉生意。現如今,泰國北部已經成為瞭泰國最主要的茶葉產地。

國民黨士兵的紮根過程似乎順風順水,一切聽來都是那麼理所當然。可實際上,這一批逃亡軍之所以能夠順利從緬甸逃往泰國,隻因那是泰國北部。彼時,泰國北部戰爭多發,多方勢力混戰,正是一個一點就著的火藥桶。

國民黨士兵如何能夠在這樣一片土地頂著多方勢力的壓力,成功安傢,甚至是發傢致富?這其中離不開泰國政府的默許和暗中幫助。

在國民黨士兵來到泰國北部之前,泰國北部的邊界地區有兩處主要景觀:大片的原始森林和刀耕火種的土地。然而,雲南的國民黨士兵帶來瞭一樣極為重要的移植作物:茶葉。

在當今的泰國北部,有許許多多的農作物由國民黨士兵引進,但是使得國民黨士兵得以落足發展的,還得是茶葉。

在泰國北部,無論是森林還是刀耕火種的土地,都沒有具體的產權管理和區位劃分,因此此前時常會引發激烈的土地爭奪。但是茶葉就不一樣瞭,茶葉的種植有著嚴格的區位劃分和法律規定的所有權概念。

換而言之,國民黨士兵引進的這些中國茶,對於泰國政府來說是有益處的,種植茶葉,對於加強泰國北部邊境管理有著極大的穩定作用。

不消說,在流亡的國民黨士兵種,70年代崛起瞭一批茶葉大亨,而其背後,就有著泰國政府的推波助瀾。除卻政治作用,這些移植的中國茶在當時還起著連接泰國邊界區域和變化的市場經濟的作用。

難道此前泰國沒有想過發動人民去邊境種植作物?說來可笑,在20世紀50年代,有哪些亡命之徒肯去北部?亡命之徒又怎麼肯老老實實幫政府種地?非得是如同國民黨士兵這些流亡異鄉,有一定的手腕,又暫時隻能依附泰國政府的他國軍士。

20世紀60年代以前,泰國北部都是泰國政府不願也無力管轄的地區,這裡連年戰亂,究其背後有兩大原因:遍佈的武裝組織,肆虐的毒品交易黑市。一般人聽瞭“泰國北部”都繞著走,但是來到泰國的國民黨士兵則直切北部,無論是毒品還是軍火交易,他們葷素不忌。

1975年之前,泰國政府對於泰國北部的國民黨士兵保持著“既合作,又疏離”的態度,1975年,中國臺灣國民黨“政府”和泰國結束瞭外交關系,這下事情變得棘手起來瞭。

泰國政府開始和臺灣的國民黨進行交涉,要求他們“處理”這些士兵。然而,在1971年至1981年間,北部的國民黨軍人還幫助泰國政府打壓瞭泰國的共產黨遊擊隊,鎮壓泰國共產黨。

泰國政府眼見著邊境勢力趨於穩定,而國民黨士兵勢力在此紮根滲透,心存忌憚,意識到泰國政府有“卸磨殺驢”的念頭,北部的國民黨士兵開始主動采取一些非官方的途徑來向泰國提供農業幫助。

眼見著在異國他鄉紮穩瞭腳跟,連泰國政府說句話都要和他們打商量,這些國民黨士兵如何肯回到臺灣去?但既然已經斷絕瞭外交關系,將這些士兵安置在泰國北部地區著實不妥,稍有不慎,甚至可能成為中泰外交矛盾的導火索。

對此,中國臺灣的國民黨先是和泰國政府打太極,口口聲聲“人道主義”,但泰國政府則直截瞭當地挑明瞭:雲南來的國民黨士兵已經滲入瞭北部地區地毒品交易網絡,假以時日,很有可能成為一支勢頭更為強勁的毒品販賣團夥勢力。

臺灣的國民黨見泰國態度這般強勢,隻好采取“曲線救國”的戰略,表示,臺灣的國民黨可以參與“泰國皇傢計劃”,幫助泰國的政府清除北泰地區鴉片的種植,還之以經濟作物。

表面上看,臺灣國民黨好像一個任勞任怨,給自傢的毛孩子“擦屁股”的大傢長,實際上,臺灣國民黨從自身利益出發,一面可以保住在泰國北部的地方勢力,另一面可以借此機會和泰國政府加強聯系,盡管外交關系斷絕,但依舊可以保住一絲非官方的牽連。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臺灣成立的“中華救濟協會”向泰國北部地區派送瞭許多專傢,專門給雲南的國民黨老兵和後代提供農業方面的知識和技術支持。

不消說,泰國政府自然很是滿意這一變化。臺灣國民黨給泰國北部出錢出力,種植茶樹、修建水電站、修建道路、招徠茶農,使得整個原來混亂不堪的邊界地區在這一農業治理——也是政治治理的過程中,變成瞭有序的茶葉種植地區。

1981年以來,泰國政府似是覺得這一批國民黨軍人翻不出什麼浪花,也的的確確為其所用,他們表示,隻要這些國民黨軍人交出武裝,便承認其泰國公民的身份。最終軍隊接受瞭泰國政府的提議,在泰國北部定居瞭下來。

背井離鄉,落草重洋:在秘魯的太平天國士兵

19世紀60年代,太平天國氣數已盡,一些太平天國的士兵為瞭偷生,選擇被當作“豬仔”,被賣到國外當“契約礦工”,太平天國餘部大約有3萬軍士選擇瞭這條路。

1862年,就有1萬多名太平軍餘部連同他們的傢眷被運送瞭南美洲的秘魯。

1864年,進入第13個年頭的太平天國已然有瞭搖搖欲墜的跡象,江蘇的淮軍已經擊敗瞭太平軍,而海鹽、乍浦、平湖、嘉善當地的太平軍也已經全部投降。太平軍全線敗退的序幕已然拉開,越來越多的太平軍逃亡海外。

其中,秘魯是許多太平軍餘部的去處。他們坐瞭幾個月的船,在來到瞭秘魯伊基克,從事挖鳥糞和硝石礦的活計。

伊基克現今屬於智利北部,但在當時,卻是屬於秘魯。該地屬於塔拉帕卡大區,被沙漠和海水包圍,東面靠著的就是阿卡塔馬大沙漠,這不是傳說中的桃花源,在繁重的勞役間,湧動著不安的氣息。

伊基克的礦主殘暴無情,動輒打罵、缺衣少糧,尤其是黃皮膚的太平天國軍,礦主常常痛罵:“這群偷渡的豬仔,連黑塊頭都比不上。”

說是“豬仔”,可豬仔尚且隻需要顧慮吃喝,這群太平天國的士兵受到的歧視是雙倍的——一方面,他們不像本地雇工,可以得到基本的尊重;另一方面,因為幹活比不上非裔,時常會遭到礦主的白眼。

吃的是豬食,打罵起來比起一般工人又格外重——反正是偷渡過來的,打死瞭也沒有人敢追究,一天還需要幹上14個小時的苦役,就連牢獄裡面最窮兇極惡的苦刑犯都比他們活得瀟灑輕松。

偷渡而來的太平天國的軍人這才意識到,他們所謂的刀槍身手在真槍實彈的洋人面前不堪一擊,一則不敢反抗當地的礦主和監工,二則又害怕回到中國去要被砍頭,於是隻能在這異國他鄉被剝削勞役,苦不堪言。

太平天國運動徹底宣告失敗的那兩年,有無數自殺和病死的軍士,在秘魯的土地上,以中國賤民的方式被掩埋——草席一卷,黃土一掩。

1865年,秘魯和智利、玻利維亞為瞭爭奪南太平洋沿岸的阿塔卡馬沙漠的硝石資源和鳥糞產地,爆發瞭“硝石戰爭”,這讓許多在伊基克服苦役的中國太平軍餘部陡然生出希望。

為瞭擺脫“豬仔”任人宰割的名譽,他們經過一番部署之後,依太平原有的編制進行瞭整編。以廣東人陳永碌和湖南人翁德容為首,這一支太平軍餘部和智利的軍隊裡應外合,一起攻占瞭伊基克市。

許是壓抑的憤恨深重,太平軍在戰爭中奮勇當先,為智利政府占據優勢做出瞭重大貢獻,再三思村之下,智利政府決定將伊基克市送給太平軍餘部,使其成為一個自治鎮。

當然,上天賜予的每一份禮物都暗中標好瞭價格,智利政府的條件是——太平軍要繼續幫助智利打秘魯。

然而,太平軍此時已經對戰爭心生厭倦,他們從農民起義到流亡異國,再到征戰伊基克,昔日並肩作戰的弟兄們死的死,殘的殘,他們看穿瞭智利政府把他們當炮灰的念頭,寧願融入當地社會之中。

現如今,太平軍餘部的血脈主要散佈在伊基克地區,當地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具有華人血脈,會說中文的不在少數,同時,中國的風俗習慣在這裡代代流傳。他們依舊管餛飩叫“完蛋”(浙江話),管吃飯叫“其發”(廣東話)。

曾任伊基克市常任副市長的愛爾奈思多·羅·卡拉斯便是廣東後裔,盡管他不會講漢語,但是對於中國文化卻有著十分深厚的感情,曾經多次自費前往中國尋根。

流落在異國他鄉的軍士從流亡到重新打拼、開拓,期間的種種,自是一部苦難史。在歷史的傾軋之下,如何定義罪與罰?在世界各個國傢,有著數不勝數的流亡軍士,他們的發傢史,絕不是柳暗花明的桃花源。

參考文獻:

  1. 《中國政治地理學 進展與展望》[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2. 《中華血脈 探秘海外古今華裔族群》[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3. 《美國總統檔案 第34任德懷特·艾森豪威爾》[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呱呱資訊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6月16日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連結:https://www.guaguazixun.com/int/101308.html
網友在朝鮮坐地鐵,發現平壤地鐵有這麼幾個特點 國際

網友在朝鮮坐地鐵,發現平壤地鐵有這麼幾個特點

在朝鮮旅遊時,我們不能搭乘當地的公交車,不過卻有機會體驗一次平壤的地鐵。雖然,站點是固定的,但是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在平壤搭乘地鐵,我發現平壤地鐵有這麼幾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平壤地鐵非常的深。據我們...
英國政壇繼續爛,醜聞之下約翰遜拒絕立馬走人,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國際

英國政壇繼續爛,醜聞之下約翰遜拒絕立馬走人,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文/看英國英國首相約翰遜在醜聞之下官宣辭職,但他仍然堅持留任拒絕立馬走人,而新首相預計於10月接替上任,對此,英國保守黨稱“有毒”鮑裡斯·約翰遜現在應該被替換。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John Majo...
高喊人權的加拿大,曝出醜聞,皇傢警察秘密監視民眾移動設備 國際

高喊人權的加拿大,曝出醜聞,皇傢警察秘密監視民眾移動設備

文/看美洲加拿大國傢警察部隊承認經常使用強大的間諜軟件監視該國民眾,這引起瞭專傢的擔憂,他們警告說,加拿大皇傢騎警的文件詳細描述瞭對加拿大人移動設備的秘密監視,突顯出政府監管松懈,即在監管和控制這種技...
安倍遭槍擊白衣沾滿鮮血,美國人很悲傷,特朗普:他是真朋友 國際

安倍遭槍擊白衣沾滿鮮血,美國人很悲傷,特朗普:他是真朋友

據日本官方消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發表競選演講時遭槍擊,目前已無生命體征。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弘和周五告訴記者,他不知道安倍的情況,但NHK公共廣播援引當地消防部門的話說,67歲的安倍“沒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