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跪在亡妻墳前的這名軍人,感動瞭無數國人,如今當上瞭將軍

  • 在〈曾跪在亡妻墳前的這名軍人,感動瞭無數國人,如今當上瞭將軍〉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 205

對於中國人,或者說是中國軍人來說,是“寧可站著死,沒有跪著生”,不過,有這麼一個人,他著軍裝“下跪”的樣子被記錄下來之後,不僅沒有受到任何責怪,反而感動瞭無數國人,這張照片也因此獲得瞭第12屆中國新聞獎記錄類的金獎。

他就是張良善,一名長期跑新藏線的運輸兵,當初感動國人的一跪,是跪在亡妻墳前,因為他為瞭“大傢”,沒有保護好“小傢”。

新藏線上的生死之路

張良善出生於1965年,是陜西安康人,和許多男孩子一樣,張良善同樣也有一個軍營夢,從小他就為參軍入伍這個目標而努力。

終於在1984年,張良善在19歲時如願入伍,並在2年的新兵訓練之後,被分配到西藏阿裡軍分區,成為瞭那裡的一名汽車兵。

從1986年張良善到汽車營跟車開始,他的命運就與新藏線緊緊聯系在瞭一起。新藏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之一。

這條公路的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路段有1000多米,不僅氧氣稀薄,而且山路陡峭、還有不少急轉彎,這裡的氣候也十分多變,經常會有暴風雪、泥石流甚至是雪崩的災害天氣,作為進藏公路中最為危險的一條路,新藏線也被稱之為“死亡之路”。

可新藏線同樣也是西藏西部重要的運輸大動脈,像張良善這樣的汽車兵每年都要在這條路上穿梭十幾次,路上遇到的危險數不勝數,新藏線上的汽車兵,不僅需要純熟的駕駛技巧,更需要莫大的勇氣,因為他們似乎總是會與“死神”擦肩而過。

張良善說,他親眼見到的、在這條路上死去的人就“不下一個排”,光是在麻紮達坂第一個拐彎處就有好幾個人犧牲瞭。

可這些並沒有磨滅張良善的勇氣,他喜歡跑車,也有著十分樂觀的精神。

對於新藏線,張良善有著自己的經驗,他說,在新藏線上,雪崩連著滑坡、塌方連著泥石流,汽車兵既不能坐以待斃,也不能瞎沖亂撞,必須看準時機,該停的時候停下來,該沖的時候沖出去,這樣才能順利完成運輸任務。

張良善甚至說,有時候沖出雪崩區,回頭看到雪崩還會忍不住笑出聲,就像是他又一次戰勝瞭“死神”,戰勝瞭大自然。

正是因為張良善嫻熟的駕駛技術,他在入伍第二年,就幫助某師將29輛參加施工的車都開過瞭險路,當時車隊司機還以為他是入伍多年的“老班長”,完全沒想到張良善隻是一個剛剛入伍不久的新兵。

又一次,張良善的車隊在行駛到西藏和新疆交界的界山達坂時突遇大風雪,這裡海拔高達6700米,氣溫低至零下30多攝氏度,他和戰友們一邊用鐵鍬鏟雪開路,一邊用石頭卡住車輪避免滑車,一天隻能走2公裡,攜帶的糧食也很快就吃完瞭。

幸好,張良善發現瞭一頭正被狼撲倒的黃羊,他嚇跑瞭狼、撿回瞭羊,依靠著這隻黃羊,他和戰士們又走瞭三天三夜,終於走出瞭界山達坂。

運輸線路本就十分危險,要是車壞瞭,那就是險上加險。1987年10月,張良善等人在運輸任務途中,發現一輛車上的配件壞瞭,張良善主動借出瞭自己的備用配件,可沒想到的是,返回的路上,張良善車上的這個配件也壞瞭。

沒辦法,張良善派副駕駛下山取配件,自己則留在山上看車。可就在戰友離開後不久,山路就發生瞭塌方,山下的戰友上不來,張良善也吃光瞭戰友留下的幹糧。

於是,張良善隻能下車求生,幸運的是,幾公裡外有一片湖泊,他就依靠著鐵鍬打魚、枯木和牛糞點火硬是支撐瞭十幾天。

在15天後,救援的戰友趕來時,張良善嘴唇烏紫、雙眼凹陷,已經奄奄一息,還在煙盒上寫下瞭自己遺書,請哥哥照顧好父母。此情此景,很難不令人動容。

為瞭“大傢”,沒能保護好小傢

可張良善雖然對部隊的任務盡心竭力,卻沒有能守護好自己的小傢,這也成為瞭他的遺憾。

在部隊鍛煉瞭幾年後,張良善年近30歲,他的戰友們也開始張羅著為他介紹對象。

很快,就有人為他介紹瞭一名名叫何桂麗的女生,兩人聊瞭之後十分投緣,很快就確立瞭關系,並於1992年喜結良緣。

可兩人的新婚生活僅僅過瞭10天,張良善就被部隊的緊急電報召瞭回去,盡管他感到十分對不起新婚的妻子,但在他心中部隊的任務十分重要,妻子卻可以等休假時再陪。

沒過多久,何桂麗就給張良善寫信,告訴他自己懷孕瞭喜訊,張良善也感到十分高興,讓妻子好好休養,等到生產時,自己就休假好好照顧她。

雖然張良善夫妻兩人見面的機會很少,不過他們都一樣的期待著孩子的到來。很快,何桂麗就臨近預產期,此時,她還因為感冒住院瞭。

戰友們勸說張良善請假回去探望妻子,可當時已經升任為運輸排長的張良善卻指出,如果不能在大雪封山之前將物資運送上山,山上守防的官兵可能會面臨著整個冬季的物資缺乏、挨餓受凍,在這個關鍵時刻,他絕對不能請假。

於是,張良善說服瞭妻子,答應跑完這趟任務立刻就回傢,體貼的何桂麗答應瞭,滿心歡喜地等待著丈夫歸傢。

可張良善的任務還沒執行完,連長就找到張良善,告訴他醫院打來電話說何桂麗的病“可能有麻煩”,讓張良善將油罐卸下,馬上下山。這時候,張良善仍然心系著任務,說隻要三五天就能返回,還要堅持完成任務。

這一次,張良善的車開到瞭獅泉河,他又接到電話說何桂麗難產,情況十分危險。張良善這次坐不住瞭,立即卸瞭油,連夜往回趕。可緊急電話一個接著一個,沒等張良善下山,電話又問他“是保大人還是保孩子”。

聽到這,張良善的的眼淚滾落眼眶,他回答說,都要保,不行就保大人!

放下電話,張良善開著汽車往醫院趕,平時要走5天的路,張良善用瞭一天一夜就跑完瞭。可那時,孩子已經夭折,而何桂麗也因為大出血生命垂危。

張良善在醫院陪伴瞭何桂麗15天,但奇跡並沒有發生,在何桂麗彌留之際,張良善問她,還有什麼話要說嗎?

何桂麗想瞭想,隻是讓張良善以後“跑山路要慢一些”。沒有任何責怪,反而還在臨終之際惦記著丈夫的安全,何桂麗對於張良善的感情是多麼偉大。

在何桂麗下葬那天,張良善穿著軍裝,戴著自己的軍功章,先是肅穆地行瞭軍禮,接著又按中國傳統的禮儀跪在瞭何桂麗的墳前。

他在妻子的墳前痛哭流涕,說對不起妻子,更對不起孩子,隻能“來生再報答妻子的恩情”。

然後,張良善又親自為何桂麗立碑,可還沒有等他刻完碑文,部隊裡又有緊急任務,要向阿裡運送戰備物資,必須要有技術過硬的司機才能闖過已經被大雪封住的山路。

張良善主動請纓,要用這種方式表達對何桂麗的悼念之情,於是,他放下刻瞭一半的墓碑,再次踏上瞭新藏線。

在順利完成任務後,張良善回到瞭妻子的墓前,刻完瞭碑文,完成瞭對於愛人的承諾。此後,張良善出任務前,總是會去她的墳前坐坐,與她說一會兒話,妻子的墳前也被踩出瞭一條小路。

而對於張良善來說,打擊並沒有結束。沒多久,親戚又來信說,他的妹妹不幸病故,父親則因為難以承受失去瞭女兒和兒媳婦的打擊,哭瞎瞭雙眼,還不慎從樓上摔下,摔斷瞭腿。

可此時的張良善除瞭繼續往前走,戰勝一切不幸,似乎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

晉升少將,有新的“考驗”

此後,張良善在部隊更加努力,20多年間,他100多次往返於新藏線,行車60多萬公裡,運送物資750多噸,是新藏線上的紅細胞,也是堅毅的“昆侖衛士”。

從汽車營調離後,張良善擔任過軍分區裝備科長、裝備部長等職務,而令他自豪的,不是他“升瞭官”,而是他“搬掉瞭兩座山”。

張良善在任裝備科長時,發現軍分區既沒有汽車修理隊伍,也沒有汽車修理間,部隊的車壞瞭,隻能去地方上修理,十分費錢。

於是,張良善從將戰士們送到其他有汽車維修兵的部隊學習開始,一點點在軍分區建立起瞭一支專業的汽車修理隊伍。

針對沒有維修車間的問題,張良善又帶著工兵和挖掘機,花瞭150多天時間,將一座山頭“夷為平地”,生生挖出瞭一塊空地,作為修理間和器材庫。從此,軍分區有瞭自己的修理隊伍,維護保養也更方便瞭。

挖瞭一座山還不夠,後來因為部隊需要,張良善又帶隊挖瞭一座山,這一次挖得土方量比第一座山可多多瞭——高達4.2億立方,可張良善是“一回生二回熟”,隻花瞭3個多月時間就把山“搬走瞭”。

到瞭擔任裝備部長的任上時,張良善又面對著新的考驗。

2003年,軍分區要修建民兵武器庫的圍墻,預算是55萬元,不少地方上的包工頭帶著紅包找到張良善,想承包工程,但張良善知道修建一座圍墻用不瞭這麼多錢,而且部隊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他主動提出可以“軍工自建”,還再一次主動要求帶隊。

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張良善帶著工兵連加班加點幹瞭一個半月,隻花瞭18萬元就修好瞭圍墻,為部隊省下瞭幾十萬元的經費。

當然,張良善也不是任何事情都可以自己幹的,有些專業的事情,還是得由專業人士來完成,可張良善對於質量這一關卻一直把得很緊,認為這是原則問題,絕對不能讓步。

2008年,軍分區修建地爆器材庫,張良善就在檢查時發現工程所用的水泥標號不達標,他當即要求工程返工重來。

工程的包工頭試圖給張良善行賄,讓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張良善卻斷然拒絕、完全沒有商量的餘地,包工頭隻能虧本將不合格的工程返工重來。

對於張良善而言,雖然離開瞭運輸的第一線,但為高原運輸做好後勤保障工作,仍然是一個崇高的任務,而且,他很能理解駕駛員的難處,對於駕駛員的困難總是盡量想辦法解決。

如今,張良善已經擔任阿裡軍分區副政委一職,有少將軍銜,可他對此看得卻很平淡,認為軍人就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就去哪裡,他隻是幹好瞭自己的工作,而這是“起碼”的。

而且,張良善也已經組建瞭新的傢庭,他的妻子名叫伍菊,在當地醫院工作。

成傢之後,張良善還是一樣,總是為瞭“大傢”顧不上“小傢”,妻子對此也多有抱怨,可也仍然無怨無悔地支持著丈夫的工作。

張良善還有一個女兒,她出生於建軍節,出生的過程也十分驚心動魄,生產時胎兒臍帶繞頸,差點沒能下產床,幸好在專傢的搶救之下,最終伍菊和孩子母女平安。

但張良善回傢看女兒時,已經是8個月以後瞭,這也是伍菊為數不多對丈夫有抱怨的時候,她說,女兒都這麼大瞭,你才知道回來看看。

後來,伍菊和女兒在部隊生活,父女倆相處的時間才有所增加,但由於張良善要出車,一傢人相處的時間仍然很有限。

伍菊和女兒掰著手指頭計算張良善回來的時間,等到第14天,張良善就該回傢瞭,那時候,伍菊就會做好飯菜等著丈夫回來,而女兒則會趴在窗戶上等“發動機的聲音”,一聽到就要飛奔出去看看是不是爸爸。

雖然張良善錯過瞭妻子和女兒的許多成長瞬間,就連高考也不能陪著女兒,但善解人意的傢人總是無怨無悔地支持著他,也正是有瞭這些默默付出的軍屬,才有瞭軍人在前線的無後顧之憂。

呱呱資訊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2年6月21日
  • 轉載請務必保留本文連結:https://www.guaguazixun.com/int/102004.html
網友在朝鮮坐地鐵,發現平壤地鐵有這麼幾個特點 國際

網友在朝鮮坐地鐵,發現平壤地鐵有這麼幾個特點

在朝鮮旅遊時,我們不能搭乘當地的公交車,不過卻有機會體驗一次平壤的地鐵。雖然,站點是固定的,但是也是一次難得的機會。在平壤搭乘地鐵,我發現平壤地鐵有這麼幾個特點。第一個特點是,平壤地鐵非常的深。據我們...
英國政壇繼續爛,醜聞之下約翰遜拒絕立馬走人,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國際

英國政壇繼續爛,醜聞之下約翰遜拒絕立馬走人,實在令人難以置信

文/看英國英國首相約翰遜在醜聞之下官宣辭職,但他仍然堅持留任拒絕立馬走人,而新首相預計於10月接替上任,對此,英國保守黨稱“有毒”鮑裡斯·約翰遜現在應該被替換。英國前首相約翰·梅傑(John Majo...
高喊人權的加拿大,曝出醜聞,皇傢警察秘密監視民眾移動設備 國際

高喊人權的加拿大,曝出醜聞,皇傢警察秘密監視民眾移動設備

文/看美洲加拿大國傢警察部隊承認經常使用強大的間諜軟件監視該國民眾,這引起瞭專傢的擔憂,他們警告說,加拿大皇傢騎警的文件詳細描述瞭對加拿大人移動設備的秘密監視,突顯出政府監管松懈,即在監管和控制這種技...
安倍遭槍擊白衣沾滿鮮血,美國人很悲傷,特朗普:他是真朋友 國際

安倍遭槍擊白衣沾滿鮮血,美國人很悲傷,特朗普:他是真朋友

據日本官方消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奈良市發表競選演講時遭槍擊,目前已無生命體征。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弘和周五告訴記者,他不知道安倍的情況,但NHK公共廣播援引當地消防部門的話說,67歲的安倍“沒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