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當前的烏克蘭戰場形勢,美歐和整個北約都處於意想不到的尷尬境地。由於懼怕被卷入與俄羅斯的直接軍事沖突,北約及其主導大國都一再強調不會采取軍事幹預政策。而美歐采取的經濟制裁和對烏軍事裝備援助,非但沒有收到預期成效,反而把美歐乃至整個西方陣營都拖入經濟和能源危機之中。數十億美元的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進入烏克蘭,卻難以扭轉烏克蘭軍隊的頹勢。英國一名將軍近日表示,烏克蘭已經喪失三分之二的軍隊,如果北約仍然不願意出兵幹預,那麼烏克蘭戰爭就不會(按照西方的意願)結束。
然而,俄羅斯早就把話說得很明白瞭,如果北約出兵參戰,不排除使用核武器。核武器從誕生至今,隻有美國真正使用過,也因此讓世界認識到核武器的威力,並由此催生戰略核威懾學說。俄羅斯這次就是憑實力說話,利用瞭“天下唯二”的核武庫優勢,成功迫使北約不敢公開動用一兵一卒介入烏克蘭戰爭。這讓有些西方國傢政客感到不滿,畢竟北約集團內部包含三個核大國(美、英、法),總體核武器規模對俄羅斯有三比一的絕對優勢,根本無須懼怕俄方的“核訛詐”。
德國空軍司令英戈·格哈茨將軍在基爾舉行的國際海上強國研討會上發出的呼籲:“北約必須為北約的安全將不得不對俄羅斯使用核武器做好準備”。他還強調:“北約需要提前做好與俄羅斯打核戰的準備,因為隨時都可能出現緊急情況。為瞭(對俄羅斯)進行可靠的戰略威懾,我們既需要殺傷手段,也需要政治意願,以便在必要時實施核反擊”。沒聽錯吧,一個沒有核武器的北約的歐洲成員國,竟然不考慮自身安全需求,鼓動三個五常核大國與另一個五常核大國打核戰爭?
作為歐盟的支柱性大國(政、經兩方面),和北約在歐洲最大的金主,德國境內還有多處美軍基地和大量美國駐軍。一旦烏克蘭問題引爆歐洲大戰,那麼德國首當其沖會成為俄羅斯常規打擊乃至核打擊的重要目標。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德國真的想清楚瞭嗎?更重要的是,德國軍方高層在“北約核武器使用”問題上表態,的確有點自不量力,這一點連英國人都不敢對美國有絲毫類似的僭越之言,畢竟英軍的核導彈是由美國說瞭算的。法國倒是有自己的核戰略政策,但卻容不得德國人對其指手畫腳。
在德國看來,北約有三個核大國就應更強硬才對。但俄羅斯敢於率先使用核武器的勇氣,已經嚇倒瞭北約三個核大國。說到底,美英法都沒有跟俄羅斯“一拍兩散”的勇氣。而德國空軍司令的硬話無非是想把美英法三個國傢,推到與俄全面對抗的最前沿,做德國的擋箭牌,降低德國的利益損失。說嘴硬的話,展示最曖昧的態度,對德國人來說,自身利益是要放在第一要素的,畢竟德國才是歐俄能源戰略合作的主導方和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