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四號飛船於近日成功發射,航天員乘組將在軌工作、生活6個月,完成預定的任務,這次擔任指令長的是航天員陳冬,這是他第二次“上天”,也是他首次擔任指令長。
而同樣有一個“首次”的,則是他的妻子,陳冬與妻子的合照流出後,大傢發現陳冬的妻子容顏靚麗,與陳冬可謂是男才女貌,那麼在他們的背後,又有怎樣的故事呢?
被當做女孩兒養的“小可愛”
1978年,陳冬出生於河南的一個普通傢庭,他的父親陳樹林年輕時就有一個軍旅夢,曾多次報名參軍,但可惜的是,由於種種原因並沒有實現夢想,最終在原洛陽銅加工廠工作,直到退休。
陳冬有一個哥哥,名叫陳波,也正是因為這樣,陳樹林夫妻倆一直期待再生一個女兒,可沒想到的是,二胎生下瞭陳冬,又是一個男孩!
不過,陳冬小時候清秀可愛,陳樹林夫妻倆就給陳冬紮上小辮子,穿上小女孩兒的服裝,當成女孩兒養一養,“滿足”一下想要個女孩兒的心願。
為此,陳冬還曾留下過“男扮女裝”的照片,照片上的小陳冬確實清秀可愛,很像是一個女孩子。
但當然,陳樹林夫妻倆也沒真的將陳冬當成女孩養,等孩子大一些瞭,還是按照男孩兒的樣子來教育他。
因此,這也養成瞭陳冬開朗樂觀性格,而且,陳冬還是一個非常活潑好動的男孩子,沒事就愛往人堆裡湊,還經常會帶著一群小夥伴“胡鬧”,是一個“孩子王”。
有次,陳冬帶著小夥伴們胡鬧,還踩壞瞭學校要發給老師們的菜,將原本新鮮整齊的菜,踩成瞭一堆“爛菜葉”,這下,陳冬知道闖禍瞭,他又怕又惱,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事被陳冬的班主任知道後,不僅沒有責怪陳冬,還替他承擔瞭責任,因為班主任相信他不是故意的。
這件事情給陳冬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這是小陳冬第一次理解寬容和擔當的含義,也對他的人生造成瞭深刻的影響。
陳冬在學校裡不僅學習成績好,而且運動也是他的強項,不管是長跑、短跑還是鉛球,他都能在學校的運動會上拿下名次,是一個很受老師喜歡的學生,而陳冬的理想也是許多人的理想:參軍。
由於父親陳樹林潛移默化的教育,陳冬在讀書時就對軍旅生活產生瞭向往,他對父親說,自己要考軍校,如果考不上的話,就去報名參軍。
聞言,陳樹林感到十分欣慰,他尤其支持兒子的夢想,他覺得,自己這個熱愛運動的兒子,一定能夠實現軍旅夢,這也算是對他未能參軍的一個安慰。
1996年11月,陳冬看到國傢在招收飛行員,他立即報名,而且還通過瞭層層體檢,最終在濟南進行瞭第三次體檢。
體檢過後沒多久就是高考,陳冬的成績一直十分優異,他在高考時也是正常發揮,考出瞭遠超當時一本線、620多分的好成績。一傢人為此歡呼雀躍,而這時,有一個更好的消息來瞭。
招飛組通知陳冬通過瞭體檢,問他有沒有意向去長春飛行學院。陳冬一聽,幾乎是立刻答應瞭,就這樣,陳冬開啟瞭自己的飛行之路。
刻苦訓練的航天員
在高中以前,陳冬一直對自己的體能很有自信,可到瞭長春飛行學院之後,他才知道什麼是“人外有人”,和班裡的其他同學一比較,他的體能還是差瞭不少,於是他隻能一邊調整自己的心態,一邊努力追趕。
而體能也不過是飛行員的第一關,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還需要經過很多訓練和考驗,這些都是陳冬此前未能想到的,甚至於有一些也是陳冬不能理解的。
例如,陳冬就不能理解,為什麼被子一定要疊成“豆腐塊”。因為心中有所不滿,陳冬的被子一直疊的馬馬虎虎,有一次還因此被班長批評,陳冬當即反問道,為什麼必須要將被子疊成豆腐塊。
教導員聽到之後,耐心地告訴他,重要的不是疊被子本身,而是通過這件事情對於軍人意志、作風的培養。
此後,陳冬終於明白,學校裡的每一課、每個規定都有著自己的意義,他也逐漸學會瞭承擔軍人的責任。
在明白瞭這一切之後,陳冬不怕困難,努力訓練,很快就成為瞭學校中出類拔萃的學生。
畢業後,陳冬被分配到空軍某團飛行大隊,還曾擔任空軍某團飛行大隊的大隊長,安全飛行時間超過1500小時,是空軍一級飛行員。
在天空中翱翔,給他瞭獨特又震撼的體驗,很快他不滿足於翱翔在天空,想要飛得更高一點,於是,他萌生瞭當宇航員的願望。
2009年,陳冬參加瞭第二批航天員選拔的體檢,面試時,他見到瞭我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楊利偉。
楊利偉曾問他,航天員要面臨很大的風險,不僅要付出很多,還很可能照顧不瞭自己的傢庭,你會堅持做一名航天員嗎?
對於這一問題,陳冬的態度十分堅定,他願意為瞭夢想而付出。而且,他還用實際行動證明瞭,他不是說說而已。
2010年5月,陳冬正式成為瞭航天員大隊的航天員。進入航天員大隊之後,陳冬才知道,航天員的訓練比飛行員苛刻和困難許多,但陳冬也沒有就此退縮,他全身心投入,在航天城內刻苦訓練,為此,他的朋友們甚至都以為他是“失蹤”瞭6年。
6年之後,陳冬實現瞭自己夢想,他成為瞭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的航天員之一,與景海鵬搭檔,成功進入太空,成為瞭第二批男航天員中首位實現“飛天”夢想的人。
這一次,景海鵬和陳冬在太空中停留瞭一個月,完成任務之後,他們順利返回地球。
而陳冬之所以能夠如此心無旁騖地進行訓練,與他有一個善解人意的妻子脫不開關系。
老首長做媒,抱得美人歸
陳冬和妻子汪曉燕認識時,陳冬還在飛行大隊裡當飛行員。由於陳冬那時候訓練很刻苦,也沒有什麼時間認識女孩子,更不用說是談戀愛瞭。
後來,在部隊老首長的牽線搭橋下,陳冬在一次聚會中認識瞭汪曉燕。汪曉燕是一個溫婉的江南女孩兒,是一名行政工作人員,她有著江南女孩兒溫柔的性格,氣質和相貌都很好,一下子就吸引瞭陳冬的註意。
不過,當時的陳冬十分害羞,不敢向汪曉燕表白,也不知道到底怎樣才能表明自己的心意。幸虧陳冬的老首長“眼睛毒”,看出瞭他對於汪曉燕的好感,於是老首長故意給兩人制造瞭一些見面的機會。
一來二去,陳冬和汪曉燕就熟悉瞭起來,汪曉燕對於這個氣質沉穩又陽光帥氣的男孩也逐漸產生瞭好感。
其實,汪曉燕在很多年後也曾回憶道,她在第一次見到陳冬的時候,就覺得這個男孩子在“憨”裡透著一股真誠,覺得他和別人不一樣,想來,其實兩人對對方都是“一見鐘情”。
老首長一看“有戲”,又鼓勵陳冬主動表白,果然,汪曉燕很快答應瞭陳冬,兩人正式確定瞭戀愛關系。
雖然確定瞭戀愛關系,但由於陳冬訓練任務繁重,部隊管理又十分嚴格,兩人平時見面很少,幾乎都是靠電話聯系。
而且,就算陳冬一有空就會給汪曉燕打電話,與她分享生活中有意思的事情,但陳冬實在是太忙瞭,而且他在訓練中也不能看手機,經常突然“鬧失蹤”,這讓陳冬的內心有許多愧疚。
陳冬經常給汪曉燕解釋自己工作的特殊性,希望能夠取得汪曉燕的諒解,畢竟,他也想能夠經常陪在傢人、愛人的身邊,但部隊任務在身,陳冬也是身不由己。
對此,汪曉燕倒是十分理解,她時常安慰陳冬,讓他放心訓練,不用擔心自己,隻要有空時打電話回來就行瞭。
話是這麼說,不過汪曉燕也不是一開始就能這樣無條件地包容一個經常“失蹤”的男友的,汪曉燕在和陳冬結婚之前,也曾認真思考過,自己是否能夠當一個合格的、飛行員的妻子,對於丈夫的經常“失蹤”、無法顧傢毫無抱怨?
畢竟,結婚並不是一件小事,這意味著傢庭的責任,不像談戀愛時的風花雪月,結婚總是代表著很多現實的問題。
比如,如果他們有瞭小孩,她是不是能接受自己一個人處理一切,當孩子生病瞭,也得自己照顧?比如,當雙方的父母有個小病小災的需要照顧,她是否能夠毫無怨言地頂上?
考慮瞭很久,汪曉燕還是決定要拉緊陳冬的手,因為她知道,自己深愛的男孩不僅僅是自己的,也是國傢和人民的,他是國傢的英雄,自己也應當給予愛人最大的支持。
汪曉燕後來說,其實她也是受到陳冬精神的鼓舞,他的傢國情懷影響瞭自己,相比之下,很多現實中、小傢裡的困難似乎就顯得微不足道瞭。
甜蜜婚姻,重在包容和理解
汪曉燕知道陳冬一直覺得對自己有愧疚,她為瞭讓丈夫安心,就主動提出結婚。對此,陳冬大為感動,立即張羅著操辦婚禮。
兩個人的婚禮說不上盛大,但也溫馨、令人感動,不過,兩人結婚後還沒來得及度蜜月,陳冬就接到瞭上級的任務,要求他緊急回部隊。
這時候,不過是陳冬和汪曉燕結婚的第二天,兩人新婚燕爾、依依不舍,但最終陳冬還是收拾行李、告別瞭新婚的妻子,回到瞭部隊。
此後,兩人更是聚少離多,汪曉燕一個人操持著傢務,還要照顧老人,可兩個人依然經常見縫插針地聯系,用心地維護著這個傢庭。
婚後沒多久,汪曉燕就發現自己懷孕瞭,對於陳東而言,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激動的好消息,但對於汪曉燕來說,可以說是“喜憂參半”。
喜的是她即將迎來自己的孩子,即將為人母,憂的是,她知道丈夫工作繁忙,別說平時陪伴,她生孩子那天能不能趕回來都不一定,她可能需要獨自面對這一切。
不過,汪曉燕在婚前就已經有瞭心理準備,因此當這一天真的來臨的時候,她還是給瞭丈夫最大的包容和理解。
雖然汪曉燕的孕檢、產檢乃至是生產都沒有陳冬陪在身邊,但她們並沒有多少抱怨,還寬慰丈夫好好工作。
十月懷胎,汪曉燕生下瞭一對可愛的雙胞胎兒子,讓兩人都十分高興,也讓這個傢裡增添瞭許多熱鬧的氣氛。
不過,對於陳樹林來說,也許就有點遺憾瞭,畢竟他一直希望有一個女兒,可這下居然一下子有瞭兩個孫子,傢裡還是沒能有個女孩兒。
兒子出生後,陳冬還是一如既往地繁忙,但有空時,他就會回傢看看,和妻子一起做傢務、照顧孩子。
隻不過,兩個年幼的孩子還不懂得包容,在陳冬離傢的日子裡,他們會鬧著要爸爸,而陳冬卻隻能在電話裡稍作安慰。
後來,為瞭安心參加神十一的封閉訓練,陳冬和汪曉燕不得已地將雙胞胎之一送回老傢,由傢裡的老人照顧。
後來,陳冬還接到兒子的電話,很久沒有見到爸爸的孩子在電話裡問,“爸爸是不是不喜歡我、不要我瞭?”這讓陳冬感到心酸又愧疚,覺得自己很對不起自己的孩子。
不過,當兒子長大一點之後,也開始為自己的航天員爸爸感到驕傲,他們還經常問陳冬,能不能也帶他們“上天”?
這個時候,陳冬總會說,你們想要去太空,就等長大瞭,自己去爭取。這一次發射前,陳冬還給孩子留瞭“作業”,說等回來之後就要“檢查”。
陳冬給孩子留下的問題是,為什麼想要上太空、上瞭太空之後想幹什麼?可見,陳冬對於傢庭教育十分重視,想必他也能教育出十分優秀的孩子。
每一個航天員的背後,都離不開航天傢屬的默默支持,為瞭讓航天員能夠沒有後顧之憂,航天傢屬們付出瞭很多努力和辛苦,中國載人航天成功的背後,也離不開這些傢屬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