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看英國
英國首相鮑裡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周四turnaround宣佈,他將辭去執政的保守黨(Conservatives)領袖一職。此前,大臣們紛紛辭職,黨內壓力也越來越大。不過目前他仍是首相,但他的辭職引發瞭一場爭奪黨內領袖的競賽。因為獲勝者將同時成為政黨領袖和首相,無需舉行全國大選。
此前,約翰遜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要求他下臺的呼聲,此前有指控稱,他在讓一名盟友擔任關鍵職位的情況上撒瞭謊,後者上月因被指控猥褻男性而被迫辭職。目前,約翰遜的首相生涯經歷瞭數月的動蕩,上月,他在保守黨議員的信任投票中獲勝。但最終導致他下臺的,是保守黨一名議員的醜聞。
是什麼導致瞭危機的爆發?
克裡斯·平徹(Chris Pincher)此前被約翰遜任命為副首席黨鞭,這是一個負責維護保守黨議員同僚紀律的高級職位。上周末,在被兩名男子指控在倫敦一傢私人俱樂部醉酒猥褻他們後,克裡斯·平徹(辭職瞭。今年2月,約翰遜將平徹提升為這一職位,負責對同事進行關懷。
但是,醜聞後,約翰遜拒絕將平徹開除出黨。周日的報紙又報道瞭四項指控,包括對他猥褻兩名保守黨議員的指控,壓力開始增大,雖然平徹否認瞭這些指控。約翰遜在本周早些時候道歉,此前有消息稱,在任命平徹之前,他曾被告知平徹是此前性行為不端投訴的對象。但是,約翰遜辯解說他已經忘記瞭。
約翰遜下臺的政治背景是什麼?
最近,國會議員們被激怒,他們急切地想把這位現在被許多人視為選舉責任的領導人趕下臺。今年早些時候,在對新冠肺炎疫情實施限制措施之際,約翰遜因在唐寧街10號的官邸舉辦非法派對而被罰款,他被迫道歉。在2019年的大選中,約翰遜帶領保守黨以壓倒性優勢擊敗反對黨工黨,最終實現英國脫歐。然而,他被指責在選民中失去瞭大量的支持,並且在最近的補選中失去瞭席位——包括在保守黨的一些核心地區——這是由議員辭職引起的。
約翰遜政府也正面臨政治挑戰,包括通脹上升、工黨在新的領導下相對復蘇,以及蘇格蘭民族黨(SNP)再次試圖推動蘇格蘭獨立公投。約翰遜是過去7年裡第三位被本黨逼下臺的保守黨領袖。戴維•卡梅倫(David Cameron)在呼籲舉行英國退歐公投並失敗後辭職,而特蕾莎•梅(Theresa May)在英國退歐公投後,在三年試圖讓英國退出歐盟但失敗後辭職。
保守黨高層即將出現的空缺,對反對黨工黨既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風險——工黨一直尋求在新領導人基爾•斯塔默(Keir Starmer)的領導下團結起來——如果執政黨的新掌舵人能夠吸引回保守黨的天然選民,並經受住經濟逆風的考驗。
約翰遜政府的成員扮演瞭什麼角色?
周二,約翰遜試圖減少“平徹”醜聞造成的損害,但是財政和衛生部長辭職,這可能是致命的打擊。其他辭職的人接踵而至,約翰遜能否找到有足夠能力的接替者成瞭一個問號,而當其他在位的部長要求他下臺時,這就像釜底抽薪。那些要求他下臺的議員包括約翰遜最忠實的支持者,以及前一天剛剛任命的新財政部長。
至少目前,約翰遜仍是英國首相。在周四的聲明中,他將自己的離職歸咎於“羊群效應”,並表示他將繼續留任,直到該黨的新領導人到位。一場選舉新領導的競賽可能最快在兩周後結束。但一些保守黨議員表示,約翰遜應該立即被替換,而不是在找到繼任者之前繼續擔任看守領導人。一種情況可能是,副首相多米尼克•拉佈(Dominic Raab)扮演看守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