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替身”,大傢一般想到的都是“替身演員”,不過其實在更早的時候,替身存在的意義也許更多是提一些重要人物來“抵禦危險”,又或是在“必要的時候”替他們出席某些場合。
例如,有消息顯示,斯大林就有十幾個替身,其中還有一些替身為他服務瞭十幾年,那麼要如何才能分辨斯大林自己和那些替身們呢?
需要替身的斯大林
雖然現在的解密資料都顯示斯大林有替身,不過,斯大林並不是在剛剛當上領袖的時候就有替身的,實際上,似乎他真正覺得自己需要替身,是在謝爾蓋·基洛夫遇刺之後。
謝爾蓋·基洛夫是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列寧格勒州委第一書記,屬於蘇聯核心領導階層,也有人指出,他就是蘇共的第二號人物。
基洛夫不僅個人能力出眾,而且他是一名堅定的斯大林追隨者,非常受斯大林的信任。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1934年12月1日受到瞭刺殺。據悉,當時他正在往列寧格勒州委機關所在地斯莫爾尼宮走去,可就在他在走廊裡停下腳步、正準備打開州委第二書記辦公室的門時,一發子彈射中瞭他的後腦,令他當場死亡。
盡管行兇者尼古拉耶夫很快就被逮捕,並被執行瞭槍決,但基洛夫遇刺案是繼列寧遇刺之後蘇聯的又一起重大的刺殺案,此事令蘇聯全國上下無不震動。
基洛夫遇害不到1小時,相關消息就送到瞭斯大林的辦公桌上,斯大林在震驚和悲痛之餘,也開始對自己的安危感到擔心。
大傢都知道,在基洛夫的葬禮上,斯大林是親自為他抬棺的,足見兩人關系之親密,由此,我們可想而知,基洛夫的死給斯大林帶來瞭多大的震動。
因此,在基洛夫死之後,斯大林就開始認真考慮替自己尋找替身的事。在斯大林的構想中,替身可以提他出席一些人多的活動,避免他出現在一些“不太安全”的公共場合,令自己遇到危險。
於是,在斯大林的指示之下,一場尋找替身的“秘密行動”就開始瞭。
斯大林的十幾個替身
從現在解密的資料和一些書籍中,我們可以得知,斯大林在決定找替身之後,找到的完全不止一個替身。
克林姆林宮警衛隊軍官克拉西科夫在《在領袖身邊》一書中曾經提到,斯大林的替身名單上,有14個人之多,包括達達耶夫、魯本斯基、拉希德等人。但也有人提到,斯大林可能有二十幾個替身,但此事暫時也沒能得到證實。
不過,可以確定的是,斯大林有幾個非常“著名”的替身,魯本斯基就是其中之一。
在基洛夫的葬禮一結束,蘇聯國傢安全部門的工作人員就開始瞭為斯大林尋找替身的工作,他們先是在文尼察市找到瞭一個跟斯大林有些相像的人,那就是擔任會計工作的耶夫謝伊·魯本斯基。
據說,蘇聯國傢安全部門的人是在一天深夜來到魯本斯基的傢裡的,這群人將魯本斯基帶上瞭一輛遮蓋地嚴嚴實實的小汽車當中,並被帶到瞭一處位於森林的小樓中。
此時,魯本斯基根本不知道發生瞭什麼,也不知道為什麼他一個普普通通的會計會被帶到這裡來“好吃好喝”地伺候著。
後來,魯本斯基才知道事情的原委:他被選中去當斯大林的替身。不過,魯本斯基隻是和斯大林有些相像,並不是和斯大林長得一模一樣,所以他們還要對他進行一些改造。
在魯本斯基的回憶中,有幾個穿著白大褂的人先是對他進行瞭初步改造,首先改變瞭他的發現,又給他粘上瞭斯大林式的胡子,還給她化瞭妝,所有的事情花費瞭大約 一個小時。
隨後,有一名軍官進來上下打量著魯本斯基,仔細查看瞭“改造結果”,顯然,他對此十分滿意,於是他告訴魯本斯基,接下來他將會被訓練為斯大林的替身。
為瞭讓魯本斯基更像斯大林,這名軍官還安排魯本斯基進行瞭幾次整形手術。
醫生們將魯本斯基的鼻子墊高、臉上還植入瞭幾顆麻痘,這下,魯本斯基就更像斯大林瞭。不過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魯本斯基的耳朵形狀與斯大林不太一樣,而且這一點無法通過手術改變。
不過,這個問題暫時“無傷大雅”,蘇聯國傢安全部門先安排魯本斯基模仿斯大林的行為舉止、說話強調、語言習慣等,力圖讓他“以假亂真”。
在經過瞭兩個月的訓練之後,魯本斯基被帶去見斯大林。最初,斯大林對於這個替身似乎並不太滿意,他雖然認真審視瞭魯本斯基,還對他進行瞭一些提問,但仍有一些猶豫。
就在這時,一名服務人員端著飲料走進房間,她一眼就望見瞭“兩個”斯大林,不禁嚇得驚叫起來,還不慎將托盤、飲料統統打翻在地。服務人員的驚詫令斯大林消除瞭最後一點猶豫,魯本斯基就這樣成為瞭斯大林的替身。
一個星期以後,魯本斯基的第一次“替身”活動正式開始:他代替斯大林會見瞭一個英國代表團。
整個會見過程非常順利,甚至連保衛人員、翻譯都沒有看出他們身邊的“斯大林”隻是一個替身,更不用說英國人瞭。
而斯大林自己則坐在隔壁的房間偷偷觀看瞭整個過程,他對於魯本斯基的表現非常滿意,於是魯本斯基的“替身”生活就開始瞭。
魯本斯基被安置在莫斯科郊外的一間別墅裡,享受著優厚的待遇,他不僅有豐盛的食物,還可以隨心所欲地觀看自己喜歡看的電影,就是行程有些繁忙。
因為他有時候要坐車趕到克林姆林宮,有時候又要會見一些“不重要”的外國代表團或是各地代表,有時候還會替代斯大林出席一些公眾場合。
唯一的問題就是,魯本斯基不得不停止一切與外界的來往,他不能與自己的傢人聯系,安全部門方面還“建議”他忘掉過去的一切,專心工作。
斯大林還有一名比較著名的替身,那就是達達耶夫,這是一位出生在達吉斯坦的蘇聯人民演員,他早年曾在烏克蘭國傢歌舞團跳高加索民族舞,還在衛國戰爭期間當瞭一名文藝兵。
據說,達達耶夫在年輕時長得非常像斯大林,任何一個見過他的人都這麼說,於是在1943年時,達達耶夫也被帶到瞭莫斯科郊外的一座別墅裡,開始瞭他的“替身”工作。
達達耶夫身高比斯大林矮2厘米,這一點可以用鞋子來彌補,倒也無傷大雅。問題就是達達耶夫比斯大林瘦很多,他為此整整增肥瞭11公斤才達到標準。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達達耶夫當時才20多歲,而斯大林已經60多歲瞭,這種年齡上的差距必須要通過化妝來彌補,為瞭減少破綻,達達耶夫後來還學會自己化妝,而且他直到晚上睡覺前才敢卸妝。
對於達達耶夫來說,他的工作主要是出現在一些特定的地點來轉移視線,或是代表斯大林會見公眾、觀禮檢閱等,達達耶夫每次都成功完成瞭任務。
如何才能分辨斯大林的替身
到這時,很多人就會想,那要如何才能確定哪個是斯大林本人、哪個是斯大林的替身呢?其實這個問題有點“悖論”,畢竟替身的目的就是讓人認不出來,如果能夠區分出來,那麼意義就不大瞭。
對於蘇聯民眾而言,他們肯定是很難區分“真假斯大林”的,畢竟如果連普通人都能分出“真假”,那麼這個替身也就太失敗瞭。
而且,有95%以上的蘇聯民眾沒有親眼看到過斯大林,他們心目中斯大林的樣子,基本上是通過畫像、照片和影像資料來確定的,而這些畫像本來就和斯大林有一些差別,甚至還有一些直接就是斯大林替身的照片。
例如,達達耶夫在後來就曾指著一張我們常見的斯大林的肖像稱,這不是斯大林,而是他自己。
那麼,對於斯大林身邊的人來說 ,他們能區分出來嗎?對於蘇聯國傢安全部門的人來說,他們當然是能區分的,畢竟替身就是他們一手打造的,而對於其他的一些保衛人員來說,就不一定瞭,畢竟斯大林用替身的事情,還是要進行保密,如果太多人知道的話,替身的意義就不大瞭。
而對於斯大林的親人來說,他們可能能夠抓到一些蛛絲馬跡,但卻不一定能夠確認。
例如,斯大林的女兒斯維特蘭娜就曾在日記中提到,在親人們為他舉辦的生日宴會上,自己的父親“有些奇怪”,因為“父親不抽煙瞭”,而且臉色發紅、不像以前那樣蒼白,他的臉還看上去比以前更寬瞭。
盡管斯維特蘭娜在日記裡提出瞭諸多疑點,但最後她還是隻是謹慎地寫道“自己已經越來越不認識自己的父親瞭”,並沒有明確指出斯大林所用的就是替身。
不過,雖然普通人很難分辨“真假斯大林”,但後來,有人根據解密的資料總結道,在某些場合中出現的斯大林,有90%以上的可能性出現的是替身。
例如,在眾所周知的路線上出現的“斯大林”、在一些非常熱鬧或是不需要領袖發表演講的場合所出現的“斯大林”,另外,在一些斯大林所出席的會議上,如果他坐得十分靠後,還不和其他領導人坐在一起,那麼也很有可能出現的隻是一個替身。
還有人覺得,可以觀察斯大林身邊的人,如果斯大林身邊多出瞭好幾位低級官員,那麼這有可能就是“替身”,畢竟斯大林的替身都有專門的團隊進行“管理”,而斯大林本人出現的時候,他們就不會跟在一旁瞭。
另外,有人認為可以從身高、鞋跟、走路的姿勢和其他特點來區分。
其中最好區分的可能就是“鞋跟”瞭,畢竟前面提到過,達達耶夫要比斯大林矮2厘米,因而他的鞋跟會更厚一些。
還有就是魯本斯基的耳朵形狀與斯大林不同,這一點也可以作為區分的依據。
但問題在於,通常在需要替身出現的場合,大傢都無法觀察地這麼仔細。
能夠進行仔細觀察的,恐怕就是斯大林身邊的人瞭,但即使他們發現瞭自己眼前的斯大林隻是一個替身,也不會隨便泄露秘密。
因而,蘇聯人要分辨出現的斯大林是真是假,還是很困難的。
斯大林的替身最後怎樣瞭
那麼,斯大林的那些替身後來都怎麼樣瞭呢?有限的資料顯示,斯大林的替身基本上都是被安排瞭新的身份,在一個陌生的地方過著全新的生活,但是遠離瞭過去的生活、自己的親人,他們到底過得好不好,就很難說瞭。
例如,魯本斯基在結束瞭自己十幾年的“替身”生活之後,就被告知,因為他的經歷特殊,他不能留在大城市生活,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傢鄉,他隻能去除蘇聯的歐洲部分以外,其他任何一個蘇聯的地方的生活。
魯本斯基最後選擇瞭塔吉克斯坦首都斯大林納巴德(即杜尚別)生活。據說,他選擇這個地方,是因為這裡的地名同樣帶有“斯大林”。
隨後,蘇聯國傢安全部門的人將其護送到斯大林納巴德,並安排他住在城邊一套不大的住房裡,告訴他每個月會有專人來給他送“數目可觀”的退休金,隻是他不能離開這個城市。
後來,蘇聯果然兌現瞭自己的承諾,每個月都派人給魯本斯基送退休金,還會詢問他是否有什麼要求,直到1979年,魯本斯基去世。
據說,他在斯大林納巴德的生活十分簡單,他很少出門,即使出去也隻是去附近逛逛,後來他沒有能再找到自己親人的線索,也沒有再成傢,最終可以說是孤獨終老。
相較之下,達達耶夫過得可能就更好一些,在2008年時,達達耶夫已經88歲瞭,俄羅斯政府還同意他出版瞭一部自傳,上面記述瞭他的“替身生活”,並且事後,他還對這段生活感到非常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