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自研芯片+4nm處理器,華為Mate 50手機正在換一種方式回歸!
在芯片被中斷供應之後,華為的多項業務受牽連,在麒麟芯片暫停生產之後,手機業務隻能依靠庫存芯片來維持生產,在出貨量大幅度縮減的情況下,營收能力也直線下滑,直接影響到瞭華為的總營收。
在面對海思無法實行盈利的情況下,華為並沒有放棄繼續投資,雖然研發出瞭多款的芯片,但無法生產制造的困境,也讓海思的地位極其的尷尬,華為不得不通過多種渠道解決問題。
就在近日Counterpoint 公佈瞭第一季度智能手機的份額排行,很顯然這一次海思是墊底的,在總營收上隻占到瞭1%,和去年同期的8%相比,也充分說明瞭海思在國際上的地位漸行漸遠瞭。
高通目前恢復瞭對華為芯片的供應,也成為瞭出貨最為順暢的芯片廠商,在份額上雖然不如聯發科來的強勢,但也占到瞭30%,目前已經展開瞭和華為的合作,這個數據後續很可能繼續上升,而蘋果的份額還是一如既往的穩固。
目前華為憑借著專門定制的驍龍700、800系列芯片,很好的保持瞭高端手機的地位,而在即將發佈的Mate 50系列手機上,除瞭采用高通最新的4nm芯片之外,還將搭載海思的自研芯片,鴻蒙系統依然穩固,在期待感上還是拉滿的。
海思自研芯片即將回歸
Mate 50作為華為下一個階段重磅打造的旗艦機,為瞭給其讓路,華為目前已經停售瞭Mate 40系列手機,此前很多人猜測,很有可能還是采用鴻蒙OS+麒麟芯片的組合,但這一次有點出乎意料瞭。
目前關於Mate 50手機的核心配置基本確定,這一次主要采用的是高通的芯片,但這一次用的是4nm工藝,很有可能是最新的Gen1芯片,雖然還是隻能支持4G網絡,但是在性能上是拉滿的。
看到這裡可能很多人又要開始吐槽,認為恢復對於高通芯片的大面積使用,這是華為在妥協瞭,但實際上這一次的新機上,依然少不瞭海思芯片的身影,華為依然保持著該有的倔強。
據悉在Mate 50系列手機上,將會搭載海思自研的NPU芯片,都知道華為已經和徠卡中斷瞭合作,搭載上這顆芯片的目的,主要是為瞭提升拍攝效果,同時也很好的提升瞭圖形處理方面的能力。
很顯然麒麟芯片的庫存不足瞭,為瞭保住足夠的自主化比率,華為選擇瞭另外一種方式回歸,而這一次的主角依然是海思半導體,隻是沒能達到國人期望的狀態。
海思的真實處境
在臺積電正式斷供之後,海思半導體也失去瞭盈利的能力,之前很多人都在猜測華為是否會放棄投資,但在關鍵時刻任正非表態:“對海思沒有盈利的訴求,將會加大對於海思的投資力度!”
這也直接穩定瞭軍心,的確從華為對於未來的規劃上,海思半導體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比重,雖然失去瞭營收能力,但在對於技術研發上,絲毫沒有松懈,沒有辜負華為的期許。
在麒麟芯片被斷供之後,海思並沒有就此沉淪下去,而是朝著更多領域的芯片方向前行,截至目前在NPU、基帶、路由器、屏幕驅動、汽車等等芯片上,都取得瞭非常不錯的成績。
全球首個7nm/5nm 5G Soc芯片,同樣是由海思半導體推出的,同時5G雙模芯片也是華為首推的,華為海思的實力海思很強勁的,要不是受到相關限制的影響,其成就絕不僅限於此。
而這次一次頂著壓力推出瞭全新的NPU芯片,也很好的擺脫瞭外界的質疑,海思半導體再一次證明瞭自己,而目前華為針對芯片供應問題,也逐步轉變瞭方向,不再執著於先進的制程工藝瞭。
後續華為將會朝著先進封裝工藝方向前行,除瞭此前哈勃投資支持的國產供應鏈體系之外,海思半導體也將承擔起重要任務,目前在“堆疊工藝”上,已經取得瞭多項的技術專利。
距離真正實現14nm國產化已經越來越近瞭,在完成成熟工藝自主化體系之後,華為的芯片“堆疊工藝”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利用兩顆14nm芯片進行疊加,就能夠實現不亞於7nm芯片的性能表現。
隻要能夠恢復7nm芯片的供應,華為所有的缺芯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依賴於海外的技術體系,終究是不靠譜的事,靠人不如靠己,華為已經走在瞭最前頭,你們還會支持華為手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