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在經過幾年發展後,在2022年上半年徹底爆發瞭。這一年可以說是具有紀念意義的一年,由於油價不可抗拒的全球漲價,造成瞭燃油車行駛成本的大幅增加,從而也促進瞭純電汽車、混動汽車市場的火熱。
而比亞迪5月銷量出爐,達到瞭11.41萬輛,更是明顯抓住瞭時代的紅利。從比亞迪的產品結構看,EV車型和DM車型各占據半壁江山,呈現兩條腿走路,健步如飛的局面。可以說,新能源時代在2022年正式到來瞭,人們買車時不會再刻意繞開新能源,而是開始主動瞭解新能源車輛。
而評價君這幾天體驗瞭秦Plus DM-i,從其體驗上,可以找到新能源時代的一些趨勢,一起來看看。
首先,就是明白瞭多用電是大趨勢。
這些年,國傢發展超大型水電站、超臨界壓力火力發電站、核電站、光伏產業、風能發電,以及特高壓輸電技術,還有儲能水庫,核心就是給國人提供廉價的電力供應。所以,汽油要進口,電力可國產,孰貴孰便宜,就很清晰瞭。
所以,未來的趨勢就是多用電,少用油,如果還想省油,選擇混動是個不錯的方式。
其次,就是明白瞭節能是大趨勢。
除瞭用電之外,節能也是一個趨勢,中國的總體戰略是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那麼出行節能也是必要的一環。
比亞迪秦Plus DM-i具有熱效率極高的驍雲1.5T發動機,也有刀片電池,出色的三電系統,於是在城市60公裡穿行中,EV可以實現綜合油耗百公裡3.1升的成績,其中耗油0.5L,耗電9度,核算2.6L(每1L汽油核算3.5度電)。HEV模式下可以實現3.8L每百公裡。
所以,不管是純電模式還是混動模式,秦Plus DM-i都可以實現平均3.5L到4.5L這麼一個區間的油耗體驗。而這樣的車型11萬起步,也將推動節能車型的普及。
第三,就是能發現車廠們加大底層創新的趨勢。
相比於以往國產車輛將自動天窗,防夾玻璃,大屏幕中控等作為主打賣點,比亞迪DM-i的創新更偏底層、核心部分,比如刀片電池的安全性,驍雲發動機的熱效率,以及混動系統(純電、純發動機、發動機電機串聯、發動機電機並聯)的多種模式,都是更為底層的創新。
當中國企業有能力進行底層創新的時候,加上原有的成本優勢,市場就徹底改變瞭。其實目前不僅比亞迪,很多國產車廠都在進行積極創新,因此新品、新技術層出不窮。
第四,就是芯片海量使用的趨勢。
在秦Plus DM-i高配版上,具備更多攝像頭,駐車雷達探頭,以及毫米波雷達等配置,同時還有光線感應,語音識別,NFC,沒系安全帶提醒等等,海量芯片應用在國產新車中,並且可以讓整車依舊保持價格優勢。
可以說,接下來的車企必須具有更強的芯片獲取能力,不管是采購,還是自己設計制造。而這方面比亞迪也是在行動的,比如在2021年,比亞迪成功研制出瞭90nm的高端IGBT芯片,在傳輸效率、穩定性等方面均達到業內領先水平。
有穩定的芯片供應,才能在車內安裝更多的芯片,實現更多的功能。
第五,開始進一步提升使用體驗。
實際上,國人對車內功能一直是十分重視的,這也倒逼企業成長。比如對於秦Plus DM-i,受限於成本和定位,其後輪是非獨立懸掛,但在迎賓燈、氛圍燈、無線充電、後排出風口等功能上,都是有所體現的。
可以說,用戶在關註安全性、經濟性之外,對於舒適性也正在一步步地重視起來。很多配置在國產車裡成瞭理所應當。
實際上,豪車具備的功能,很多國產車正在攻克成本壁壘後逐一配置上,並且隨著技術的精進逐年提升水平。
總的來說,一個節能的時代、自動智能的時代已經不可避免地到來瞭,用純電驅動,或者油電混動,將成為節能出行的大趨勢。如果比亞迪的DM-i不出現,也會有其它品牌的相關技術出現。而DM-i技術賦予瞭車輛高速超車的充足動力,擁堵跟車的節油能力,1000公裡以上的續航力,以及不需要爭搶充電樁的從容能力,確實是10-15萬傢用轎車領域很值得考慮的一個選擇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