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出是一出,老美終究是低估瞭華為、中興的能力!
華為5G在2018年正式推出,完成瞭對通訊領域顛覆性的升級,而這一切老美顯然一清二楚,但奈何過度的“自傲”,導致他們根本不願意承認落後的事實,用盡各種手段試圖挽回劣勢。
華為5G一經推出,就獲得瞭眾多國傢的支持,在歐洲市場的普及率不斷升高,老美在意識到危機之後,就開始瞭瘋狂的“勸說”,讓歐洲各國還真的相信存在所謂的“網絡安全”問題。
在整個過程當中,以英國為首的多個國傢,不僅當方面中斷瞭合作,甚至還揚言要全面拆除華為設備,而這一切的起因,就來自於老美承諾給於替換設備的企業和國傢,給予大量的補貼。
計劃在失效
想要歐洲各國拆除華為設備,自然需要“以身作則”,老美直接拿出瞭19億美元的補貼,要求本土的電信運營商,盡快完成對於華為設備的替換,但最終這出“戲”因為缺乏資金演不下去瞭。
一開始所謂的“網絡安全問題”,對華為5G佈局的影響的確是挺大的,在經過不斷的技術升級之下,各個國傢也發覺瞭諾基亞、愛立信難堪大用,華為用技術實力“征服”瞭全球市場。
很多企業和國傢也意識到,所謂的“威脅和安全”就是子虛烏有的,拒絕采用華為先進的設備才會導致落後,很多國傢都逐步恢復瞭和華為、中興之間的合作,顯然老美低估瞭這兩傢中企的實力。
老美的真實目的也很明顯,就是想要通過限制華為的國際合作,放緩其全球化的步伐,得以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時間,並聯合瞭除瞭中企以外的科技巨頭,共同組建瞭Open RAN網絡聯盟。
但這項技術的研發已經遭遇瞭困境,雖然也推出瞭相應的5G體驗站點,但高額的成本以及建設難度,已經被諸多電信企業證實,根本不適合大規模的推向市場,就連本土的電信運營商也拒絕采用。
而歐洲最大的電信運營商沃達豐,在沒有獲取到老美承諾的補貼之後,也直接選擇瞭攤牌,已經宣佈將會在埃塞俄比亞的5G網絡建設過程中,恢復對於華為設備的使用,這已經成為瞭一個突破口。
老美已經無能為力瞭
在近期關於拆除華為、中興設備再度被提及,而圍繞的依然是補貼的方面問題,之前老美提供的19億美元補貼,早就已經消耗殆盡,然而申請補貼的企業卻成倍增長。
顯然這麼點資金是不夠用的,於是乎老美又開始耍起瞭小心思,根據最新的爆料中得知,在所有申請的企業當中,其中有超過2/3的都是存在缺陷的,也就是不符合申請補貼的要求。
根據初步統計,想要讓本土運營商全面替換華為、中興設備,所需要的資金達到瞭53億美元,遠遠超乎瞭之前的19億美元預估,這也直接導致瞭這項計劃因為缺資金而暫停。
顯然如果沒有提供資金補貼,本土運營商也不可能放棄好用的華為設備,去選擇有所欠缺的諾基亞和愛立信設備,這一來一回可是需要付出巨額資金的。
按照2/3不符合要求來計算的話,剩下的三分之一補貼款大概就是19億美元瞭,這也算和之前的預估相對貼切,但顯然老美實現息事寧人瞭,無法拿出更多的資金,隻能有多少錢辦多少事瞭。
市場已經掌控不住瞭
一旦老美選擇瞭妥協,歐美5G市場就會出現“倒戈”的現象,現如今華為已經通過各種渠道,證實瞭所謂的安全問題根本就不存在,且擁有著全球最頂尖的技術,這樣的誘惑力誰會拒絕呢?
而那些不符合要求的三分之二企業,自然也就有瞭理由,繼續使用華為設備,而且美本土的電信運營商分佈比較散,很多地區都是偏遠的農村,拆除起來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難度,如果還要運營商自掏腰包去完成的話,沒有利潤的事肯定沒有人願意去幹。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目前美本土還有超過100傢企業,還在繼續使用華為和中興的設備,說明這已經不是拆不拆的問題瞭,沒有相應的技術實現替代,拆除之後反而會動瞭原本的根基。
可以說老美這一次實實在在的錯瞭,完全低估瞭中興和華為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才讓自己一步步陷入尷尬的處境,如果美本土企業都不能以身作則,那歐洲各國自然也不會遵守相應的規則,對此你們是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