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新技術誕生,外媒直言:芯片和系統開始有“根”瞭!
華為憑借著在5G技術上的優勢,幫助中國扭轉瞭通訊領域幾十年的劣勢,麒麟芯片的誕生,直接影響到瞭高通、蘋果芯片的地位,而鴻蒙系統的誕生,讓壟斷全球市場的安卓有所忌憚……
而這些也隻是諸多成就的一角,華為儼然已經朝著三星的方向看齊,正在打造一個全球涉及領域最廣的科技企業,雖然目前在芯片供應上出現瞭問題,但憑借著在5G領域的絕對優勢,足以支撐足夠的營收。
華為擁有著全球最多的5G技術專利,經過三年多的市場佈局,歐美市場也間接證明瞭,華為是無可替代的,想要佈局完善的5G網絡,根本繞不開華為的技術專利。
雖然現階段在5G訂單數上,不如諾基亞和愛立信來的多,但想必其中的緣由大傢也都清楚,華為是唯一能夠提供段端到端服務的廠商,早在4G時代時就和全球范圍內的運營商有瞭深入合作。
顯然華為的成功,並非是一朝一夕的事,目前已通過自身的實力,很好地抹平瞭此前一切的“污蔑”,老美針對性的計劃也宣告失敗瞭,現階段想要建設健全的5G網絡,根本繞不開華為的技術專利。
華為計劃已經成功瞭大半
在麒麟芯片被斷供之後,華為就再也無法獲取到任何新的芯片瞭,隨後又面臨谷歌的針對性斷供,華為的手機業務遭遇瞭巨大的挑戰,華為不得不提前發佈瞭HMS服務和鴻蒙OS。
這也是為何鴻蒙OS在2019年發佈的時候,並不支持在手機上使用的原因,在經過兩年時間的完善,鴻蒙系統以一種“驚艷”的狀態展現,很快就獲得瞭大量國內用戶的支持。
根據華為最新一輪公佈的數據顯示,鴻蒙OS在自有設備上的搭載量突破瞭2.2億,但顯然後續的數據肯定會受到影響,畢竟在芯片供應受限之後,新機的發佈大幅度減少,鴻蒙的推廣隻能依賴老機型。
而一切的源頭就出在芯片供應上,為此華為還專門成立瞭哈勃投資,專門用於扶持國內有潛力的半導體企業,很好的融合瞭國內各個企業的優勢,致力於打造完全自主化的芯片產業鏈。
華為多次證明瞭,鴻蒙OS和安卓系統存在的區別,即便人民日報也為其發聲,但依然無法讓“套殼安卓”的說法銷聲匿跡,而這一次華為的新技術發佈之後,這一切也該蓋棺定論瞭。
華為芯片和系統有“根”瞭
任正非一直表態,要在系統、芯片以及應用生態上實現全面突破,如今在全新的技術誕生之後,華為也很好地兌現瞭當初的承諾。
在近日華為正式官宣,將會在下半年發佈自主研發的“倉頡編程語言”,編程語言是系統、應用程序開發的最底層技術,谷歌、蘋果、微軟之所以強大,正是因為有獨立自主的編程語言。
在編程語言技術曝光之後,外媒直接表態;“華為的芯片和系統開始有“根”瞭!”
而華為之所以這麼著急推出編程語言,主要原因在於安卓系統以及麒麟芯片已經受到瞭限制,一旦在編程語言上出問題,後續不用說推出鴻蒙原生APP瞭,就算是系統的維護也會出問題。
而在倉頡編程語言誕生之後,將徹底的解決後顧之憂,可以真正的實現鴻蒙系統的“脫胎換骨”,完全擺脫安卓開源架構的陰影,同時也將采用中文編程方式,大大降低瞭應用的開發難度。
目前大傢對鴻蒙OS的質疑,主要在於兼容安卓APP的問題上,原因是采用瞭部分相同的開源代碼,如果真的存在“翻版”的問題,谷歌早就開啟維權模式瞭,也沒有必要在背後耍些小動作瞭。
而鴻蒙將會在下半年推出HarmonyOS 3.0系統,這一次將再次升級對於多平臺協作的便捷性,同時HMS服務將匹配更多的國傢和地區,全球頂流的APP都得到瞭適配,儼然成為瞭全球第三大生態系統。
而是否會在HarmonyOS 3.0系統上,使用到最新的倉頡編程語言,目前官方並沒有明確的表態,但可以肯定的是華為已經在操作系統領域站穩腳跟瞭,在萬物互聯時代到來之後,也將擁有著無可撼動的地位。
華為要想全面解決芯片問題,就必須要在EDA軟件以及開源架構上下功夫瞭,畢竟采用海外的技術,並不能真正的實現獨立自主,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