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鎖已經出現“漏洞”,臺積電的未來可以預見瞭!
臺積電擁有著最頂尖芯片制造工藝,但如今的地位並沒有和技術相匹配,自主經營權受幹擾、連挑選客戶的權力都丟瞭。
芯片規則不斷升級之下,在中斷瞭和華為的合作之後,臺積電也被迫走上瞭“窮途末路”,被迫踏上瞭“赴美建廠”的道路。
曾經多次拒絕瞭建廠請求,這一次卻主動攜帶著120億美元,去建設最為先進的5nm產能,其中的緣由也非常的清晰。
在三星先進技術的不斷擠壓下,加速瞭臺積電赴美建廠的步伐,為的是恢復和中國市場的合作外,其次也是為瞭更好的穩住美企客戶。
而老美更是直接拿出瞭520億美元補貼,用於吸引各大芯片廠商赴美建廠,為瞭就是讓更多的芯片實現本土制造。
然而在工廠正式開建之後,臺積電才發現被“坑”瞭,已經陷入瞭進退兩難的局面,不僅被要求交出核心數據,同時也被列入瞭“不安全名單”當中,以此來要挾臺積電更多的建設赴美工廠。
赴美建廠計劃已經出現變故
在剛開始建廠時,臺積電就發現瞭美本土供應鏈有問題,導致建廠的成本直線攀升,而老美承諾的補貼有分文未到賬,這也直接影響到瞭臺積電的激情。
進入到2022年,臺積電的建廠進度也過半瞭,但由於人工成本過高的問題,直接導致瞭設備進場時間延遲到瞭2023年。
而在建廠的過程中,張忠謀也直言:“赴美建廠是我們太天真瞭,成本至少要比臺灣省高出50%。”為瞭能夠節省成本,臺積電不得不對員工學歷降低要求。
在英特爾的呼籲之下,之前承諾的520億美元補貼,大概率隻會用於本土企業的發展,即便臺積電多次申請也無果,這也讓臺積電放棄瞭之後所有的建廠計劃。
實際上在赴美建廠之後,臺積電就擁有瞭3nm的工藝瞭,但隻建設瞭5nm的生產線,這點“小聰明”也成為瞭扭轉局勢的關鍵,遵守瞭海外工廠要比本土落後兩代的原則。
根據臺積電透露,下半年將會開始建設2nm芯片工廠,並有望在2025年實現最終的量產,同時還將投資400億美元,建設4座3nm的芯片工廠,預計今年就能正式開工瞭。
而鑒於老美種種不靠譜的行為,臺積電是不可能繼續將產能建設在美瞭,從2nm以及3nm的選址上來看,都是建設在本土的臺灣省,而這樣的決定也不大可能發生改變。
結合張忠謀的明確態度,我們基本可以預見臺積電的未來瞭,也算是“塵埃落定”瞭,老美的計劃終究會失敗。
一連串的動作,足以證明臺積電對赴美建廠的不滿,故意拖延在美建設工廠正式投產的時間,也是為瞭給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當然這麼做背後還有著更深層次的原因。
臺積電的未來可預見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臺積電的營收多數來源於先進的制程工藝,7nm以下的就占據瞭40%的營收,說明其還是相當執著於先進工藝的。
臺積電此前就宣稱,奔赴海外建廠至少是落後本土兩代的工藝,即便在老美的步步緊逼之下,其還是很好的做到瞭,畢竟在美建設的5nm產能需要2024年投產,屆時臺積電已經擁有2nm工藝瞭。
而采用這種方式也是為瞭防止技術泄露,給自己的先進技術保留有一定的空間,臺積電可不想成為下一個ASML,因此一直在致力於實現技術的“去美化”。
雖然ASML是唯一的EUV光刻機生產商,同時還是一傢荷蘭的企業,但如今卻被老美完全掌控住瞭,再把最先進的工廠設在美本土之後,就已經完全失去瞭自由貨權。
在有瞭這樣的先例之後,臺積電對於赴美建廠這件事非常的小心,同時也是帶有目的性的,為的就是獲取大量的補貼,在不耗費任何金錢的情況下建設產能,還能夠穩住美企客戶。
但顯然“各懷鬼胎”的合作,終究是達不到想要的效果,老美一心隻想要臺積電的先進技術,以扶持本土芯片廠商的發展,在這層“窗戶紙”被捅破之後,雙方的解決也都已經確定瞭。
老美想要重塑半導體的計劃,基本上已經失敗瞭,而臺積電對於赴美建廠,也處於放棄的狀態,臺積電很好的保留瞭最先進的技術,也為自己爭取到瞭更多“技術去美化”的機會,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