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站的一個舉動,引發瞭熱議。北京地鐵的指示牌,原本有一個英文的站牌,而如今改成瞭漢字拼音。就這個問題,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那麼為何北京地鐵站會做出這個變化。
北京地鐵的“去英文化”
其實不難發現,英文在國內還是挺常見的,在商場裡,隨處可見的是英文名的品牌,可以說在品牌的名稱上,我國也逐漸被“洋化”。並且我們的三大學科,數學、語文還有一門就是英語。
北京、上海都屬於國際化都市,在這裡有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可以說在這樣一座包容性比較強的城市,為瞭方便國際友人,所以在一些地標上、站牌等方面,用上英文,也合情合理 ,也是給國際友人一個方便,同時也彰顯我國的熱情。
然而,北京地鐵站的指示牌開始將英文替換成拼音。不單單是北京地鐵站迎來瞭“去英文化”,高速公路的標志很多也都開始更改標志瞭。根據數據的顯示,截止到2021年12月,高速公路標志更換已經達到28萬條。
所以說“去英文化”的浪潮來瞭,之所以有這樣的變化,也不難理解。中國有著五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弘揚中國文化,應該讓世界來瞭解中國文化。同時也能夠讓我國有一個更明確的立場,能夠更加自信的對待我國的文化。
怎麼看“去英文化”?
對於“去英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雖說有不少的人表示支持,在我國國內,更應該弘揚我國的文化。但是也有一些人表示,會給外國友人造成不便,因為他們並不擅長中文,那麼就無法看得懂站牌。
這一點還是可以克服的,一些外國的友人本身具備一定的中文基礎,而這些站牌也隻是簡單的中文,也可以尋求工作人員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反而能夠讓外國友人學習到中國的漢字,或許一段時間之後,對於中文,反而有所瞭解。
所以對於美媒體發出的質疑,也是有話要說。對於國人而言,邁出國門,也會想著學習英文方便交流,那麼在中國,同樣也是如此。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尊重民族文化,認可中國文化的一種舉動。
隻有這樣才能夠讓世界認識到中國文化,並且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應該非常自豪的去傳揚。
寫在最後
其實現在有不少的人還關註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取消英語教學,其實也並不是說取消。對於很多人來說,我國非常註重英語,現在一些學齡教育都涉及到英語,所以也讓人發出疑問。對於“去英文化”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