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夏天,似乎和雪糕更配一些。而今年的雪糕多次上瞭熱搜,很多網友紛紛表示,“透心涼”。“雪糕刺客”的話題也多次被談及,那些看似長相平平的雪糕,有時候高到離譜。
那麼“雪糕刺客”到底涼瞭誰的心?為何今年的雪糕價格愈演愈烈呢。
“雪糕刺客”為何越來越多?
雪糕原本是一件非常普通的商品,也可以說是平民商品。而今年的夏天卻讓人有點高攀不起。冰櫃裡面非常普通包裝的雪糕,有可能需要十幾塊甚至是幾十塊錢,這極大刷新瞭我們對雪糕的認知。
小時候的冰棒幾毛錢就能夠吃出歡樂,而如今的雪糕卻讓人吃出懷疑人生。網上也有不少關於雪糕的段子,有點不真實卻又真實的存在。網友奉勸,對於不認識的雪糕,被輕易下手,有可能買瞭一個尷尬。
雖說近幾年的物價上漲明顯,如果說商品的原料,或者在配料上,添加瞭其他的成分,提高瞭制造的成本,那麼市場價位的提高,也就無可厚非瞭。但是實際上雪糕價格的上漲,主要原因不單單是原材料的上漲。
雖然現在雪糕添加瞭很多更好的原材料,但是雪糕的毛利率高達60%,甚至更高的都有。隨著高利潤的雪糕出現,市場上也有越來越多的雪糕,加入到“雪糕刺客”一族。
市場上“雪糕刺客”越來越多,說到底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蹭熱度,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入這個火熱的賽道,蹭一波熱度。還有一個就是高利潤吸引瞭越來越多的企業。
到底涼瞭誰的心?
定價高的雪糕,確實能夠帶來高的利潤。高利潤的雪糕之所以火熱,其實是網紅業態中的縮影,推動高價雪糕的一大推手,是網紅。在互聯網時代,這種現象還是挺常見的,在短時間內,就能夠獲得極高的熱度,同時將這種熱度轉換成利潤。
簡單來說,這種模式能夠賺到“快錢”。然而,這種模式真的好嗎?短暫是這種模式的一大硬傷,雖說高利潤看得見,但是以這種方式出現在市場上,生命周期也極其有限,當熱度不再瞭,那麼消費者理性消費,網紅商品也就逐漸被淡忘。
所以對於品牌來說,長久才是發展方向,那麼最終要回歸到產品上,還有一個合理的價格上去,貪圖一時的利潤,最終隻是曇花一現。當徹底涼瞭消費者的心,其實也間接失去一個品牌。
寫在最後
對於消費者來說,理性消費才是正確的。對於市場上一些高價雪糕,所宣傳的特殊功效,也不要盲目相信。雪糕應該保真一些,回歸到原先的位置,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