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呱呱資訊”。
今天跟大傢聊一聊:被柳傳志“趕出”聯想的倪光南,一輩子都幹瞭什麼?
既有“德不配位”之人,必然就有“德高望重”之人,而這兩個詞很好地形容瞭柳傳志和倪光南,要不是聯想事件的原因,我們也很難把這兩個人聯系到一起,同樣是為初創時期的聯想立下“汗馬功勞”,但卻因為經營理念上的不同,導致瞭地位的天差地別,如今的柳傳志似乎也該後悔當初的決定瞭。
柳傳志崇尚“市場利益”,而倪光南則想要以“技術優先”,最終柳傳志贏得瞭這場“鬥爭”的勝利,為瞭避免後顧之憂,倪光南也被順勢“趕出”瞭華為,但令柳傳志沒有想到的事,一直以科技著稱的聯想,居然會在科創板上市上遇到困境,聯想的未來也直接被柳傳志錯誤的決定給“送走瞭”!
聯想時期的倪光南
在現階段聯想的管理人員眼裡,對於倪光南的評價可謂不太友好,“冥頑不化、迂腐不懂得變通”等等詞匯皆用於其身上,但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隻不過是對於科技研發有著偏執的觀念,而聯想的計算機產品以及漢卡芯片,就是在倪光南的領導下誕生的。
雖然當時聯想的技術已經比肩國際企業,但倪光南認為隻有這樣的話遠遠不夠,不足以支持未來的發展,然而對於唯利是圖的柳傳志,卻始終想著如何利用這些先進技術獲取利益,對於科研的大額資金投入並不支持,把獲取利益放在瞭首位,並沒有重視科研技術的發展。
沒有核心技術的支撐,導致瞭聯想開始高度依賴海外技術,基本上所有的零部件都源於海外供應鏈,儼然已經成為科技企業,變成瞭一傢不折不扣的“組裝廠”,這也讓聯想陷入瞭如今的困境,僅限於PC業務、又無法完成技術的自主化,這樣的聯想敗局已定!
倪光南在當時提出:“聯想不能僅限於PC業務本身,也要致力於對於底層技術的研發,零部件、芯片、系統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因為研發底層技術的“費事、費力、費金錢”,直接被柳傳志給拒絕瞭,而當時的聯想倪光南幾乎沒有什麼地位,自然這樣的計劃就不瞭瞭之瞭。
柳傳志認為當時國內的工業比較落後,就算能夠研發出自主的芯片和零部件,在質量上也會有很大的差別,抱著這種“不思進取”的辦法,最終柳傳志選擇瞭全方位進口海外的零部件,的確是把研發成本給省下瞭,同樣也給聯想帶來瞭很大的利益,但如今聯想的發展卻已經“走到頭”瞭。
而這就是倪光南離開聯想的“導火索”,兩個派系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但最終勢單力薄的倪光南輸瞭,在被邊緣化之後,在聯想的地位也直線下降,見到無力改變現狀之後,倪光南被迫離開瞭聯想,而其聯想的生涯也就此被劃傷瞭句號。
離開聯想後的成就
柳傳志選擇瞭墮落,但倪光南並沒有因此受到影響,對於振興國內計算機產業的念頭並沒有放棄,在不久之後他身邊出現瞭另外一個關鍵人物“李磊”,他是BB&T公司的創始人,公司遭遇瞭美企的撤資陷入困境,而恰巧遇到倪光南從聯想離職,兩人一拍即合,開啟瞭自主研發芯片的“偉大事業”!
倪光南在進入BB&T公司後,盡心盡力的組建團隊、拉投資,在其努力之下很快公司的運營就步入瞭正軌,國內首款嵌入式芯片“方舟1號”也就此誕生瞭,憑借著這一款芯片,倪光南的名聲再度壯大,本想著以“科技”救國,但沒想到這一次又被騙瞭,李磊商人的本質暴露無疑!
李磊一門心思地想著“賺錢”,對於倪光南的決定不再支持瞭,多次利用倪光南的影響力,騙取國傢的補貼資金,這樣的行為倪光南一直看在眼裡,忍無可忍的他最終選擇瞭離開,隨後BB&T公司的團隊也就此解散瞭,這傢公司的最終結局也不用多說瞭。
倪光南的堅持
多次被騙讓倪光南心灰意冷,甚至一度傳出瞭“抑鬱”的消息,無法完成自己的夢想,也成為瞭倪光的終身遺憾,在經歷瞭這兩次事件之後,他就此放棄瞭繼續創業的打算,唯獨保持著一顆拯救中國芯片行業的赤誠之心,多年以來他都堅持發表文章,希望國傢能夠重視芯片行業的發展。
但好像在那個年代,每一個國人都認為實現技術趕超是不可能的,根本沒有人願意采納倪光南的意見,大有“孤軍奮戰”的姿態,在華為付出瞭慘痛代價之後,國內企業才真正明白瞭“求人不如求己”的想法,在院士暮年之際,終於看到瞭中國芯片崛起的希望,也算是不枉此生瞭,對此你們又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