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設備成功突破2.4億臺!但增速下降明顯,這是出現什麼問題瞭?
自從鴻蒙系統誕生以來,就頂著“光環”得到瞭國人的高度支持,目前受到缺芯問題的影響,想要購買華為搭載5G的高端旗艦機,可沒有那麼容易,為瞭能夠使用上鴻蒙系統,很多人甚至重新啟用瞭很久沒用的舊機。
剛開始很多人都誤以為鴻蒙就是套殼安卓,因為在系統操作上有著很大的相似度,同樣也用著安卓的軟件應用,這的確會讓人浮想聯翩,不過在安卓系中斷供應之後,鴻蒙成功扛起瞭華為手機業務的“大旗”,也無需解釋這些問題瞭。
鴻蒙終結瞭國內市場“缺芯少魂”的困境,這對國內市場而言具備有重大的意義,近期餘承東正式官宣,搭載鴻蒙的華為設備已經成功突破瞭2.4億,然而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就達到瞭2.2億,這增速顯然是下滑很多,是出現什麼問題瞭嗎?
餘承東正式官宣
鴻蒙系統於2019年正式展現在公眾面前,彼時還隻能用於智能屏上使用,經過將近三年時間的優化升級,鴻蒙系統即將迎來3.0版本,從首月的千萬用戶升級量,如今這個數量已經成功突破到瞭3億,屬於鴻蒙的時代即將來臨!
在4月28號的發佈會上,餘承東再次提及瞭鴻蒙系統,正式官宣搭載Harmony OS的自有設備數量,已經成功突破瞭2.4億臺!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詫異,在去年的時候這個數字就已經達到瞭2.2億臺,為何今年已經來到瞭5月份,整個數量才增長瞭不到2000萬臺呢,增速下降的如此明顯,是不是鴻蒙的發展出瞭什麼問題?
鴻蒙出現瞭什麼問題?
通過簡單的換算,去年半年的時間,鴻蒙就取得瞭2.2億臺的好成績,相當於每個月增速達到瞭3500萬臺以上,而按照今年這樣的趨勢來看,每個月的增速不足500萬臺,單純從數據上分析,確實有點不盡人意。
但在餘承東的表態當中,有幾個字眼容易被人忽略,那就是“自有設備搭載量”,意味著這個數據統計的數值,是不包含第三方合作夥伴的產品,顯然第三方合作夥伴實際保有量要大於華為自身設備的。
大傢都知道目前華為受到芯片供應的影響,在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上大幅度縮減,特別是在榮耀品牌獨立出去以後,華為手機業務隻剩下高端市場瞭,外加上芯片供應不足的影響,實際出貨量可以說是逐年遞增。
沒有新用戶的持續加入,華為隻能把對鴻蒙系統的升級,放在瞭舊設備上,但老設備畢竟是有限的,所以才出現瞭增速放緩的現象,能夠成功帶動2.4億的老用戶激活鴻蒙系統,這已經是一個非常瞭不起的成績瞭。
半年時間就突破瞭2.2億用戶,這樣的成績就連安卓、IOS之前都做不到,可見華為操作系統的技術實力上,已經足以比肩谷歌和蘋果的存在,但鴻蒙要想成為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統,依然有一條很長的路要走。
在以往的案例當中,在谷歌和蘋果的市場壟斷之下,能夠自主研發操作系統的企業有不少,但沒有一傢企業能夠建立起完整的生態系統,而鴻蒙能夠在安卓中斷GMS服務之後,即時替換上HMS服務,也早就證實瞭華為的實力。
鴻蒙的強勁如何
成功搭載2.4億臺設備,可以說已經成功跨過瞭生死線,而鴻蒙系統的優勢也經常被提及,這是基於萬物互聯時代打造的系統,采用的都是最新研發的技術,和安卓、IOS老舊的架構相比,在未來幾年優勢將逐步體現。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華為還很慷慨地把鴻蒙底層架構捐給瞭國傢,從而真正實現瞭開源,消除瞭國內眾多企業合作的顧慮,成功實現瞭生態系統的共建共享,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瞭這個生態當中。
鑒於鴻蒙系統的優異表現,此前俄市場的BQ公司,還主動申請搭載鴻蒙系統發佈手機,隻可惜華為並不想這麼快入局海外市場,合作計劃也被暫時擱淺瞭,不過有瞭這樣的案例,很好的證實瞭華為的實力。
鴻蒙系統終將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的一把鑰匙,在全球產業鏈逐步完善之後,鴻蒙系統才能夠真正發揮自己的作用,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成為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統基本沒有問題瞭,這一次將會是全面的超越,而不局限於趕超的基礎上,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