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相繼傳來5G的消息,華為的堅持有結果瞭!
“就算華為停止研發5G,歐美也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才能趕上!”這是任正非在相關限制實施之後所說的話,如今看來還是保守瞭,他並沒有再吹牛!
華為目前是擁有技術專利最多的5G廠商,同樣也是唯一有能力實現端到端服務的設備廠商,而這一切都得益於華為十年來,超過萬億的研發經費投入,即便是在最艱難的2021年,華為的研發經費投入依然達到瞭1200億元。
華為5G一經發佈,就受到瞭全世界的青睞,美自知在技術上無法趕超瞭,隻好利用一系列的手段,試圖阻止華為5G的繼續發展,通訊領域最嚴的相關限制也隨之到來,在迫於壓力之下,很多歐洲國傢多做出瞭錯誤的選擇。
即便知道華為5G才是最好的,但歐洲國傢別無選擇,隻能退而求其次和諾基亞以及愛立信合作,兩傢企業在技術上的不完善,導致瞭歐洲各國在5G網絡建設上一塌糊塗,至今都沒能佈局出好用的5G覆蓋網。
英、美相繼傳來瞭5G消息
英國的電信運營商沃達豐,對放棄和華為的合作表達瞭強烈的不滿,更是直言:“以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至少要十年才能趕上想階段中國的進程!”
在這句話當中,帶有著滿滿的諷刺感,而英國自然也能感受的到,雖然暫時還不敢恢復和華為的5G合作,但在態度上已經發生瞭很大的轉變,似乎是想要保留繼續合作的可能性。
相關負責人已經承認,中斷合作的原因並非出於主觀意願,是迫於美的壓力做出的決定,華為5G設備和技術並不存在什麼問題。隨後還宣稱延期半年拆除華為設備,或許是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尋找不用拆除的機會。
美不斷拿出補貼,試圖穩住那些中斷和華為合作的企業,但實際的支出已經達到瞭50億美元,但拿出的那19億美元,根本就填補不瞭這個窟窿,所以拆除行動也進一步推遲。
而目前他們佈局5G所采用的是Open RAN技術,但這樣半吊子的水平,已經遭受到瞭運營商的質疑,英電信集團表態Open RAN被過度炒作,難以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同樣沒本土的Cellcom運營商,也已經停止而來Open RAN的運營,原因就在於成本太高,一直以來都是虧本運營。
有瞭英國的正名,外加上此前的專業機構的全面剖析,華為已經向全世界證明瞭自己的設備和技術是安全的,隻是美還不願意承認落後的事實而已,想要拉著歐洲國傢一起下水。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佈局,也很好的說明瞭Open RAN 並不適合現階段佈局5G,同時想要繞過華為的技術專利,實現完善的5G網絡佈局,也基本上不存在什麼可能性。
華為的努力沒有白費
進入到2022年道路一下子順暢瞭,2021年超1200億的研發經費投入沒有白費,在度過瞭最難的一年之後,華為即將迎來“王者歸來”!
即便相關限制沒有任何的緩解,華為也依然得到瞭大量的5G訂單,其中巴西、土耳其以及沙特相繼獻上瞭百億訂單,除瞭佈局5G網絡建設之外,還將為這些國傢帶來更多的配套建設。
雖然失去瞭歐洲市場,但華為在5G份額當中依然蟬聯世界第一的位置,在2021設備市場份額當中,華為以30%的數據位列第一,大大領先於愛立信以及諾基亞等等一眾廠商。
憑借著在5G方面的優勢,華為目前在ToB業務領域內,已經獲得瞭上千份的市場訂單,成為瞭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可以說沒有任何的競爭對手,顯然華為已經在市場上站穩瞭腳跟,相關限制已經無法影響到它瞭。
在當前的特殊形式之下,諾基亞和愛立信相繼斷供瞭俄市場的合作,這也讓華為直接躍升為該市場的第一設備供應商,可以說在其中受益頗豐,目前華為很好的兌現瞭承諾,已經交付完成瞭超1500萬的設備。
目前俄市場也把華為當成瞭唯一信任的5G供應商,這或許會成為重新進入歐洲市場的一個轉機,在這股風波的掀動之下,越來越多的產生開始佈局“去美化”進程,足跡已經涉及瞭整個半導體領域。
正如此前各位院士所說的那樣,相關限制不僅達不到任何目的,反而還會讓自以為先進的技術被淘汰,加速被限制企業的發展,而華為的確做到瞭這一點,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