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動”代工廠將產能轉移至印度,產生的連鎖反應庫克壓不住瞭!
一直以來都存在著這麼一個爭論,“究竟是蘋果離不開中國市場,還是中國市場離不開蘋果”,雙方各執一詞、始終沒有一個很好的定論,如今關於這個問題,似乎我們已經找到瞭相應的答案。
近年來中國工業制造發展迅猛,蘋果似乎有點掌控不住國內產業鏈瞭,不斷上漲的人工成本,也導致瞭代工零部件的成本上漲,蘋果的CEO庫克是一個“精明”的商人,自然不願意讓這樣的情況持續發酵下去。
在多年之前庫克就有瞭轉移產能的計劃,作為蘋果訂單的最大受益者,富士康也成為瞭其指定的執行者,經過瞭一系列的考察之後,把印度、越南市場定為瞭最佳選擇,仿佛在它們身上看到瞭20多年中國的影子。
同樣是經濟欠發達的地區、且人口眾多,滿足瞭擁有足夠勞動力、價格低廉的特征,然而富士康在奔赴印度、越南建廠的過程中,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順利,忽略瞭供應鏈之間的關系,剩下的人工成本,還不夠這些地方去找補。
蘋果“鐵”瞭心要轉移產能
在這兩年的時間裡,庫克接連中斷瞭和很多中企的合作,不斷地將生產線從中國市場遷走,最多的時候一個月被轉移瞭六條生產線,更換的供應商更是遠超這個數,但受限於全球公共衛生事件的影響,海外代工廠根本無法開工。
庫克這才想起瞭中國人的愛崗、敬業精神,最終還是將iPhone 13的生產線放在瞭國內,這也就有瞭此前看到的那一幕,富士康不斷的加價招聘員工,去趕工蘋果的iPhone 13訂單,利用極短的時間就完成瞭訂單。
然而庫克始終不願承認蘋果離不開中國市場,“鐵”瞭心要把產能進行轉移,這是誰都沒有辦法攔得住的,根據相關消息透露,在公共衛生事件已得到緩解,富士康位於印度的工廠,又開始招聘新員工瞭。
顯然這是為後續到來的iPhone 14產能做準備瞭,今後蘋果公司所發售的iPhone,就有可能是印度產的瞭,不少網友也開始擔心起印度的工藝是否能夠達標,但這一次庫克似乎是認真的瞭,也該引起國內產業鏈的重視瞭。
根據5月22號傳來的最新消息,庫克已經告訴合作的代工廠,希望他們能夠擴大中國以外的代工廠建設,印度和越南再次成為首選。不過在求證消息是否屬實的時候,蘋果方面並沒有給予明確的答案。
該引起重視瞭
國內很多廠商為瞭能夠獲取到蘋果訂單,答應瞭很多苛刻的要求,有的甚至還為其專門定制瞭生產線,完全按照蘋果的標準來執行,這也導致瞭對蘋果訂單產生瞭依賴,一旦蘋果訂單撤走瞭,整條生產線就沒用瞭,企業將直接面臨破產。
而這就是為什麼央視一直呼籲“減輕蘋果依賴癥”的原因,包括富士康、立訊精密等等廠商,隻不過是蘋果供應鏈的一顆“棋子”,當初的歐菲光已經夠風光瞭,如今卻變成瞭這般田地,也應該引起國內供應商的重視。
當然也不能說拒絕和蘋果合作,畢竟其工藝是全球最先進的,和其合作在技術層面還是能夠得到一定提升的,但不能說專門為蘋果訂單服務,要適當的拓展其它客戶,目前國內的手機廠商也是非常不錯的。
連鎖反應庫克壓不住瞭
富士康是最積極響應蘋果號召的代工廠,也是最早奔赴印度、越南建廠的代工廠,然而在實際效果上卻甚微,建設的代工廠並不能實現很好的盈利,反而耗費瞭大量資金用於供應鏈的建設,整體而言是一筆失敗的投資。
而蘋果並非是自己去建設生產線,而是打算把自己的供應商也給帶走,要是中企為瞭這部分的利益,中瞭這個圈套的話,那麼對於國內制造業來說肯定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而庫克以“全球化佈局”為借口,肯定是說不過去的。
如果強行把產能轉移到中國市場之外,將會產生很多的連鎖反應,比如蘋果在國內市場的銷量肯定會被打壓,畢竟中國市場放任蘋果的種種任性行為,原因就在於為國內的制造業帶來瞭發展機遇,同時還提供瞭大量的工作崗位。
如果蘋果執意要打破相互依賴的局面,那麼其在中國市場的佈局也將大受影響,一直以來都屬於相互成就的狀態,庫克如果首先破壞瞭規矩,給蘋果帶來的麻煩他是根本壓不住的,對此你們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