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4月25日,中國足協公佈瞭三級聯賽大名單、相關政策要求,其中U23政策再一次進行瞭升級,這波操作也引發球迷吐槽,從2017年開始落實U23政策,到今年第6年,幾乎是一年一變,搞得天翻地覆、一地雞毛,而結果瞭?U23政策並沒有讓中國足球有什麼好的成績。
2022賽季的U23政策,中超及中甲賽場,90分鐘比賽必須保持一個U23球員在場上。而為瞭杭州亞運會U23國足有好的表現,同時也給予瞭減免政策:如果有U23球員入選國傢隊集訓,那麼比賽期間可以不執行U23政策,如果有U23國腳出去留洋,那麼也可以享受不執行U23政策。
有U23國腳出去留洋,那麼可以獲得減免政策,目前隻有山東泰山可以享受這個政策。但新賽季不知道這個要求會讓多少俱樂部想入非非瞭?不排除有俱樂部鉆漏洞,安排U23國腳出去留洋,至於留洋效果如何,就是一個懸念瞭。
這樣的擔憂並不是沒可能,當然,有球迷會說,足協肯定想到瞭這種漏洞,畢竟需要足協認定瞭,才能享受減免政策,但以足協工作人員的智商,要跟中超俱樂部鬥智鬥勇,那完全不夠用!
從2017年U23政策開始到現在,我們在聯賽見到瞭太多奇葩的“糊弄U23政策”的行為,事實上U23政策一直被吐槽揠苗助長,足協也沒有真正的去為年輕人搭建比賽舞臺,強制U23球員出場,最終是讓聯賽觀賞性下降。
當然,U23政策飽受批評的關鍵還有一點,那就在已經執行的這5年時間裡,中國足球並沒有看到這個政策帶來的效果,奧運會、亞運會、U23亞洲杯……相關跟青少年有關的賽事,國傢隊沒有任何表現,這也證明瞭一點:揠苗助長是沒用的。
如果年輕球員在國際賽場真的有表現,那麼U23政策絕對是值得的,但就當下來看,除瞭讓年輕球員荷包漲瞭,根本沒任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