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域遼闊,但有一個村莊最為特別,它被邊境線一分為二,是中國和緬甸的交界處,中方名為銀井,緬方名為芒秀,村民可以在一天內出國數次,但是遊客卻不行,如果沒簽證越界會被罰款。而這裡就是被稱為出國“最方便”的村莊——銀井寨。
中緬分界線
銀井寨位於我國雲南瑞麗市,屬於姐相鄉順哈村,距瑞麗市約11公裡,本來,這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村莊,卻因中緬邊境線而變得極為特別。
在村子裡,所有人說著同樣的語言,走過同一條路,有著同樣的習俗。雖然在地理位置上,它們屬於兩個不同的國傢,但是村裡的人們,並沒有因此而產生隔閡。所以,在銀井寨中,你能夠看到他們與芒秀寨的人互打招呼,坐在一起閑聊,又或者,兩個寨子的人相互串門,一起到村外的河邊洗衣服。就連寨裡的孩子們也是聚在一起玩鬧。
因此,雖然銀井寨內確實有一條中緬邊界線,但是,作為共同生活在同一個村莊內的人,心裡依舊不分彼此。
再比如說婚配問題上,銀井和芒秀之間也是十分開放的,或許在今天,銀井的小夥子娶瞭芒秀的姑娘,而明天變成芒秀的小夥子追求銀井的姑娘。而且,根據銀井的統計,那裡有三分之一的新娘是來自芒秀的,而芒秀的姑娘們也願意嫁到銀井來。
除此之外,芒秀的孩子們在上學時,也可以選擇銀井寨的學校,不少芒秀的傢長也很願意把孩子送到這裡來讀書,而來到這裡讀書的學生們,會持有優先候檢入境卡,因此,這些學生可以隨意跨國中緬邊境線,與銀井的學生在同一所學校念書。
所以,在銀井寨的早上,你會看到一群從芒秀來到銀井的學生,他們背著書包,拿著與銀井的學生們同樣的課本,身邊還有邊境士兵護送,可以說,他們與銀井的學生沒有什麼兩樣。而他們也成瞭每天需要跨國讀書的學生,不知道這樣算不算是“小留學生”呢?
在銀井寨與芒秀寨的一條路上,有人在那裡搭上一個秋千,這個秋千正處於邊界線上,而坐上秋千的人,會在兩國之間來回蕩漾,上一秒還在中國銀井寨,下一秒就到瞭緬甸芒秀寨,不少人都覺得這個秋千比較神奇,前來體驗的人也有很多。而對於銀井的居民來說,出省還沒有出國快呢。
銀井寨
雖然銀井寨以中緬分界線而出名,但是可不要以為銀井寨僅僅是這樣,它本身的景色就足夠吸引人。
銀井寨有著典型的傣族風情,每戶人傢的院子裡,幾乎都會種上鮮花和各種植物,在村子的外面,也是綠蔭成群,空氣中有著像是花草一樣清甜的氣息,當然,這裡的村民不僅僅是有傣族的民族氣息,也會帶有一些緬甸國傢的風土人情,這裡還有許多不同的民俗節日,比如潑水節、關門節等等。
而銀井寨所在的瑞麗市,是中國西部最大的口岸,這裡每天都會有很多商人在這裡匯聚,同時,它也是我國重要的珠寶集散中心,在這裡也能見識到更多帶有異域風情的人。
除瞭這些之外,銀井寨中還有一個最為神奇的地方,村內有戶人傢的房屋就是建在中緬分界線上,因此,在自傢院子裡就能夠實現“出國。”
這個院子裡種著一棵芒果樹,在芒果樹下,立有一塊界碑,而這個界碑就是中緬著名的84界碑,在界碑的另一面,上面用中文寫著“中國1960”,界碑的另一面則是用緬甸文字所寫的緬甸語,這塊界碑存在的意義,就是表明這個院子裡分別有著銀井寨和芒秀寨。
因此,這傢院子的主人可以實現在白天在銀井寨吃飯,晚上在芒秀寨睡覺,這種獨特的現象,或許也隻有在這個“神奇”的銀井寨中,才能夠遇上瞭。
如今,隨著銀井寨的逐漸開發,這裡已經成為當地有名的旅遊景點,很多人都想要親自體驗一下這種“一村兩國”的感覺,不知道大傢對此有沒有興趣?
一村兩國!當地人能出國數次,但遊客沒簽證越界會被罰款
出國“方便”的村莊,村民一天能出國數次,遊客不守規則會受懲罰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