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張傢口的平原土地上,有一座屹立不倒的小樓,很多人都見過,卻不知其從何而來,這麼長時間也沒有任何變化,被稱之為“草原怪樓”。
為什麼說其是“草原怪樓”呢?
位置怪
首先是位置怪,其周圍沒有任何建築,隻有它單單地坐落在草原上,顯得格外突兀,誰會在一座空地上單獨建造一棟樓呢?或是周圍的房子都沒瞭,為什麼隻有它一直存在?而且當地人知道,這座樓並沒有任何作用,不管是放在古代還是現代,好像都顯得有些多餘。對於它的記載更是少之又少,不由得就引發瞭人們的好奇。
建築風格怪
這座古樓坐北朝南,是非常標準的中國建築方位,可以看到牌匾上寫瞭大大的“梳妝樓”三個字,占地面積大約100平方米,樓高15米,以邊長9.3米的正方形打地基。梳妝樓從遠方看去,其實更像一個蒙古包,上方呈圓形拱頂,但是走進看,你就會發現其墻壁上的壁畫裝飾是歐洲古建築的風格。
在這個地方,這樣一座古樓,怎麼會同時蘊含瞭兩個國傢的文化呢?
記載
第一個傳說——蕭太後的梳妝樓
在當地人心裡,他們一直堅信這就是蕭太後在出行時,用來梳妝打扮、歇息的地方。在史書上確實也有類似的記載,蕭太後經常來到張傢口進行避暑,為瞭方便生活,就命下人造瞭這棟樓,另外曾經有人在張傢口的《口北三廳志》中發現有一句“畫樓金粉已成塵”,就使當地老百姓更加堅持這就是蕭太後曾經的住所瞭。
這位蕭太後可是個大人物,其生平的精彩程度和武則天不相上下,就連她和皇帝的合葬墓都與武則天的乾陵撞瞭名字。她的丈夫自幼身體就不好,而蕭太後聰明伶俐,對政事都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其在位期間,很多大小事都是與蕭太後商量決策,但年僅35歲就去世瞭,去世時還留下遺言“軍國大事聽皇後命”。
而這時,蕭太後便推瞭自己與皇帝的長子(年僅11歲)走上皇位,自此開始,其就走上瞭長達17年的“垂簾聽政”的道路,被封“承天皇太後”,在位期間不僅穩定住瞭宋遼對峙局面,還讓北宋人民聞風喪膽。
第二個傳說——忽必烈的秘密基地
但是不少人對另外一個傳說更感興趣,說這座樓其實是忽必烈留下掩藏自己的暗道入口,大門上的“梳妝樓”僅僅是一個幌子而已,可以從這裡的秘密通道到達忽必烈的行宮,而擺放在密道裡的,也都是其帶領戰士征戰掠奪的珍寶。
聽起來好像還沒第一個傳說靠譜,但是隻要你來到這裡,肯定會認真思考這個傳說的真實性。為什麼呢?走進這棟樓,雖然裡面早就已經沒有任何物品,但是下面很空,好像樓的底部還有個秘密基地一樣。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不少對其好奇的學者更願意相信第二個傳說,但是傳說依舊隻能是傳說,要想知道怪樓的來源和作用,還是要展開調查。
為瞭找到最真實的答案,河北文物研究所組織瞭一支考古隊來到這裡,展開正規調查。
不是孤獨的怪樓,還有幾座建築遺址
在專傢剛到達此地展開調查時就發現,其四面還有一個古建築遺址,隻不過已經被摧毀,但是也不禁讓人懷疑,難道這裡是一片建築群嗎?隻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隻剩下瞭我們所看到的怪樓而已。
果然,接下來的調查更加讓專傢們相信這裡曾經就是一大片的古建築,在半個月的時間內,專傢們陸陸續續發現瞭更多的古建築遺址,其建築風格和材料都是一模一樣。
但是最後發現的遺址數量也並不多,僅僅幾座小樓而已,也就證明專傢們的猜測是錯誤的。這也讓考古小隊陷入瞭沉思,這幾座小樓為什麼要單獨建造在這座土地上?這裡有什麼特殊之處嗎?小樓又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原來是墓陵
考古隊抱著疑惑卻也隻能硬著頭皮接著進行調查,完全沒有頭緒。但在休息時聽到村民說在山上耕地時有時候會碰到堅硬的石頭,導致耕地工作很難進行,本著不放過任何一個線索的原則,專傢們便前往進行調查,不調查還好,這一看可真是大吃一驚,那裡竟然有著墓葬!
考古隊員隨即就想到,既然這麼近的距離,那會不會“梳妝樓”也是一個墓陵呢?他們回到瞭研究最開始的梳妝樓,其實都是用青磚建造的,進入內部後,專傢們打開下部的青磚,檢查泥土,竟然是新填進去的!有不少經驗豐富的考古學傢更加堅信瞭這裡就是墓陵。
是元代王級大墓
很明顯,這裡已經被盜墓賊提前“光顧”過瞭,而這裡也確確實實是一個墓陵,沒有地基,梳妝樓是在墓陵建造好後直接搭在上方的。
經過考古隊長達半年的研究調查,發現其是一座合葬墓,葬有一男兩女,根據其建築風格推斷應該是元代王朝的大墓。考古隊員十分激動,因為中國境內到那時從來沒有發現過元代墓陵,像最著名的成吉思汗,那更是全世界都在尋找的地方,不僅考古學傢好奇,那摸金校尉更是對其虎視眈眈。
考古隊發現瞭很多陪葬的物件,其中一個金光閃閃的,上面還有二龍戲珠的圖案,圖案被寶石圍繞,就說明瞭這一定是皇親國戚或者大貴族的墓陵,在那個時候,龍的圖案可不是誰都能使用的。
考古隊在檢查棺體的時候又發現其底部竟然有七個呈北鬥七星位置排列的孔洞,也就是傳說中的“七星棺”,經常看盜墓小說的朋友一定不會陌生吧。
果然這墓主人一直深受西方文化的影響,不僅梳妝樓的外部建築很有中西結合的風格,連下葬的棺材都是如此。
墓主人是誰?
合葬墓裡的一男兩女是誰呢?考古隊員在調查時,真的非常激動,畢竟四公裡外就是元代行宮,要是真的是成吉思汗的墓陵,那就是中國考古史上不可磨滅的一筆!
但其實在打開主棺室的時候,就已經不可能瞭,其打開方式非常簡單,如果真的是成吉思汗的墓陵,不會這麼容易。而內部的大部分珍寶也已經被古代的”摸金校尉“摸幹凈瞭。雖然比較失望,但是墓陵內的這個男人下葬的方式是樹棺葬,要知道,成吉思汗也是這種葬法,也就證明這個墓陵的主人級別一定不會低。
經過鑒定發現,中間墓室的男性死亡是大約30歲,是與東墓室的女性一同下葬的,是連體墓穴,而這位女性死亡時隻有20歲,西墓室的女性死亡時大約60歲,其墓室是三座中保留的最完整的,還是歐式風格。專傢們認為,這兩位女性可能都是中間墓室男性的妻子,但是為什麼年齡差這麼大呢?這三位究竟是誰呢?
而隨著調查更加深入和一些碑文的出土後,一切就都恍然大悟瞭。
墓主人是闊裡吉思,是忽必烈的外孫女
這座墓就是忽必烈的外孫——闊裡吉思的,這位在歷史上也是赫赫有名,不僅身份十分尊貴,還為元朝立下瞭眾多戰功,打下瞭不少江山,值得一提的是,他對儒學還有很深的研究,毋庸置疑的文武全才。
在其30歲的時候,新疆出現叛亂,闊裡吉思帶兵平亂,雖然十分勇猛善戰,但是由於大部隊沒有及時增援被敵人活捉瞭,但是他寧死不屈,最終在異國死亡,不過遺體最終被討回瞭,也算是榮歸故裡。
而與他合葬的兩位女性則都是它的妻子——忽必烈太子真金的女兒忽答迭迷公主和元成宗的女兒愛牙失裡公主。因為第二位妻子為他守寡,一直到60歲自然死亡才與其合葬,當時元朝十分興盛歐洲的風格,所以也就剛好對應上西墓室的棺體有著歐洲風格的發現瞭。
但是我們都知道蒙古族,尤其是貴族,是非常講究“密葬”的,甚至會把護送下陵的人都殺死,也要保住墓陵的具體位置,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到現在都沒有找到成吉思汗墓陵的原因。
那為什麼闊裡吉思的墓陵如此容易發現和進入,甚至還在其上方建造瞭一棟“梳妝樓”,不是更加顯眼瞭嗎?為什麼又叫梳妝樓呢?
原因
其實當時的考古隊也是帶著疑惑離開的,很久之後專傢們查閱古書才知道瞭原因。
雖然蒙古族講究“密葬”,但是闊裡吉思所在的蒙古部落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其軍事實力無比強大,他們覺得根本就不會有人盜墓,不僅如此,他們在建築水平上也非常有實力,就光看這幾座樓隻有梳妝樓屹立不倒就能看出。就算有摸金校尉到達這裡,也要用建築實力來彰顯傢族的綜合實力。
而梳妝樓這個名字,大傢還是沒有得知其中的故事,也許是因為樹葬的方式,也許也真的是因為蕭太後來此避暑。
結尾
不管其中的故事是什麼,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梳妝樓”給我們帶來瞭強大的震撼。
文中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