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餘縣,本名“大庾縣”,古稱南安,隸屬於江西省贛州市,地處江西、廣東和湖南三省交匯處,這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縣,至今在境內依然保存著眾多的歷史遺跡,其中最著名且地位最高的當屬“梅關古驛道”,為全國保存最長、最完整的古驛道。
梅關就是“梅嶺關”,早在漢武帝時期,庾勝將軍在這裡修築關城,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後來修築瞭修築驛道,可以看到城樓之上題寫的匾額,一側為“南粵雄關”,另外一側為“嶺南第一關”,歷來不乏文人墨客歌詠梅關,比如湯顯祖的《秋發庾嶺》。
梅關古驛道地處大餘縣與高雄市交界處,其歷史非常久遠,早在秦始皇一統六國後,除瞭在北方修築長城抵禦匈奴外,還在南方的梅嶺積極修築驛道及關口,在這座大山上打開瞭3條連通南北的孔道,對於當時的戰爭防禦起到瞭很大的作用。
到瞭唐開元年間時,名相張九齡路過梅嶺,見這裡山路崎嶇難走,於是向唐玄宗諫言開發梅嶺,後受命負責擴展梅嶺上原有的古驛道,擴展後的古驛道寬約6尺,路面鋪砌的是清一色的鵝卵石,至今在沿途依然可見眾多的歷史古跡,比如當年的飲馬槽、山亭、寺廟、碑刻等。
古驛道的擴建及開通,極大地方便瞭南北的往來,也使得它成瞭當年溝通南北重要的通道,沿線經濟格外的繁榮,它的作用在後面的朝代中也受到瞭重視,歷經各代不斷的修建,後來還有瞭石砌古道、
在古驛道中途還設有驛站,這裡是休息、吃飯的場所,梅關古驛道就猶如如今的高速公路般,設施各方面都非常齊全,而那驛站就像是現在的高速公路服務區。當然,伴隨著後來雄餘公路、粵漢鐵路的開通,古驛道也完成瞭它的歷史使命,如今開發而成瞭旅遊景點,以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條古驛道。
作為溝通南北的重要驛道,它的知名度其實並不高,知道這裡的遊客非常少,加之規模較大、驛道非常長,沿途看到的遊客更為稀少。到這裡遊玩,大多數人也很少走完全程,大多都是看下這裡的梅關及山間的古寺、驛站等。
眼前這座寺院為雲封寺,也稱為“掛角寺”,寺內供奉著張九齡等人的塑像,因此又稱為張公祠,以此來紀念他們在開發梅嶺、修築古驛道的功績。
那麼,你有沒有聽說過或去過大餘的“梅關古驛道”?對這裡處數千年的歷史遺跡有什麼印象?如果有機會,你會到這裡遊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