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大好河山中,廬山以絕對的優勢成為瞭許多遊客心中的最佳旅遊勝地。一方面是因為廬山1474米高度,符合大部分遊客對高山的需求。另外一方面是因為廬山是我國最重要的5A級風景區之一,還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部的自然環境比較優越,更能讓人們感受到廬山的美景。
除瞭廬山的美景令人倍感享受之外,考古學傢在廬山太平宮遺址中發現的璇璣玉衡引起瞭網友的熱議。然而,學者卻表示:該文物的修復意義並不大,卻可以體現文物的價值。
太平宮的來歷
唐朝時期,道教和佛教得到瞭進一步的發展,多數居民信仰佛教和道教。除瞭普通老百姓信仰道教和佛教之外,大臣也開始對道教和佛教進行研究。當時,李淵成為唐朝的開國皇帝,並逐步改善居民的生活狀況。李淵的兒子名為李世民,特別善於管理國傢,這才有瞭後世的貞觀之治。李淵和李世民特別支持道教,並認為自己是太上老君的後人,這也逐步提高道教在世人心中的地位。
有一天,李世民夢到瞭九天使者,他乘著雲彩,從天上降落在人間。九天使者的主要任務是巡邏人間的事物,並且需要在廬山完成修煉過程。對於自認為是太上老君後裔的李世民來說,他對夢中的場景和九天使者的五官和穿衣留有很深的印象。
夢醒之後,為瞭進一步體現道教信徒的影響力,李世民命人在廬山修建道觀,這才有瞭後世的太平宮遺址。太平宮遺址建造過程中,花費瞭大量的人力和金錢。據資料顯示:每座樓宇的資金花費可達三萬錢,由此,我們可以想象出太平宮的宏偉和精美。隨著時間的流逝,太平宮被毀於一旦,而太平宮中造型奇怪的璇璣玉衡卻被人們發現瞭。
璇璣玉衡的修復意義並不大
由於廬山是道教聖地,山上存在著眾多的道觀。考古學傢為瞭進一步研究廬山道觀的真面目,特意花費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完成遺址的挖掘工作,其中包括太平宮遺址。盡管整個挖掘工作十分漫長,但是考古學傢卻在努力探索太平宮遺址的原貌。可是該道觀的破損性特別大,有用的歷史文物並不多,巧合的是考古學傢卻發現瞭一塊特殊的鐵制品。
該鐵制品的造型十分奇特,與普通的傢用鐵器並不相同。考古學傢對該鐵制品的形狀和直徑進行瞭準確的測量,大約可以得出36厘米的直徑。除此之外,鐵制品的周圍還擁有著五個凸起的鐵柱,每個凸起的長度可以達到18厘米。這顯然不符合唐朝人傢用鐵器的各項數據,甚至考古學傢無法立刻得出五個凸起的具體用途,不過後來經測量它的總重量高達360公斤。
自從廬山太平宮遺址中出現瞭一個特殊的鐵制品,這使得眾多好奇的旅客紛紛前往蘆山一探究竟。雖然考古學傢暫時還無法得知該鐵制品的具體用途,但是考古學傢還是對該文物進行瞭反復多次的研究。他們發現鐵制品上銹跡斑斑,也加大研究的難度。
為瞭進一步探明該鐵制品的來源,考古學傢開始搜索大量的信息,最終有所收獲。原來,該鐵制品並不是普普通通的鐵疙瘩,而是古人建造的璇璣玉衡。
根據公佈的具體信息,璇璣玉衡是一種特殊的器具,跟道教有關,但至今沒人知道它的工作原理。雖然許多網友都在期待著規模盛大的璇璣玉衡被一一還原,但是學者卻表示:還原的意義並不大。
首先,人們搜索到的資料十分有限,考古學傢很難根據現有的資料完成器具的還原。如果一味地追求還原效果,很有可能導致璇璣玉衡的工作原理發生改變,況且考古學傢還沒有從各大資料中找到該物品的工作原理。其次,科學技術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與其花費大量的心血完成璇璣玉衡文物的修復,倒不如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到科學創造中。
總的來說,古人的創造精神十分值得敬佩,他們通過一個又一個令後人無法獲知工作原理的創作物品,獲得瞭大量的天文知識。雖然考古學傢並沒有修復璇璣玉衡,但是我們卻可以在廬山看到重達360公斤的文物。其實,文物保持神秘感,還能吸引眾多遊客的關註,從而促進當地旅遊業的發展。
廬山造型奇怪的鐵物件,上面有很多鐵柱,學者:復原意義不大
廬山奇怪的“鐵疙瘩”,上面銹跡斑斑,至今沒人知道工作原理